-
时域传输技术可测定土壤含水率
[内容预览]
| 2009/10/17 10:29:45据《农业工程学报》报道,继时域反射技术之后,一种新型的电磁测定技术——时域传输技术(简称TDT)在土壤含水率的测定上得到应用。运用该技术研制的水分测定仪可以准确测定不同类型土壤的含水率。 在农业科学、水文科学和气象科学等领域,土壤水分状况是一个重要参数。测量土壤含水率有很多方法。其中,时域反射(简称 TDR)技术以其快速、准确、对土壤结构影响轻微并可实现定点自动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等特点,一直受[阅读全文]
-
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71% 气象局长吁推动科技创新
[内容预览]
| 2009/10/16 6:50:22中新网杭州10月14日电 “做好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工作,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天,在杭州举行的“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呼吁,要面向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推动气象科技创新。记者从中国气象学会获悉,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威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占中国自然灾害的71%左右。[阅读全文]
-
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技术有创新
[内容预览]
| 2009/10/4 7:51:28生物入侵性传播是危害海洋的四大污染源之一,而船舶压载水排放是造成这一污染的主要途径。大连海事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强电场放电方法,把空气中氧气和压载水加工成羟自由基溶液,对压载水中的海藻进行灭活处理,效果显著,并实现了零污染、零残留药剂。这一经济、高效的方法,是国内外大型远洋船舶压载水治理及赤潮防 治技术的重大创新与突破。 &nb[阅读全文]
-
抢得低碳先机关键在重大技术突破
[内容预览]
| 2009/9/29 11:07:06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近来有些应接不暇,不断有中外媒体联系他要求采访,问题大都围绕一个: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这一说法源自不久前出版的一份姜克隽等人所著研究报告《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 “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只是报告中的3种情景之一,是我们利用能源模型工具预测出来的,在强制低碳政策情景下才有可能出现。这只是我们学术研究成果,并非一些媒体[阅读全文]
-
中国成功自主研发世界第一块车顶用太阳能电池
[内容预览]
| 2009/9/24 16:52:27中新社保定九月二十四日电 (记者 吕子豪) 位于河北保定“中国·电谷”的英利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今日透露,历经五个多月攻关,该院终于研发成功了世界首块车顶用太阳能电池,此为全球第一块用于汽车车顶的商品化光伏组件,电池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据英利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士元介绍,光伏技术与汽车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自今年四月始,该院组织研发此“车顶用双曲面一体化成型异[阅读全文]
-
石膏治沙:青海一教授发明沙漠化治理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9/24 10:32:49面对沙漠化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青海大学一名教授经过几年努力发明了以石膏复合材料来固沙植生的新技术,为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日前,青海大学教授铁生年带领的课题组完成了综合固沙植生结构设计和固沙材料的试验研究和模拟示范,获得了“沙漠地区防沙固沙植生方法”和“一种用石膏复合材料固沙植生的方法”两项[阅读全文]
-
中国成功研发一项利用藻类防治荒漠化的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9/23 23:41:24新华网武汉9月23日电(记者廖君)治理、防治土地荒漠化是各国着力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经过8年探索和实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研究出荒漠藻人工结皮工程化应用技术,成功将中国北方3万亩流沙变成“绿洲”,为防治荒漠化开辟了新路径。 研究表明,中国荒漠地区具有丰富的藻类物种资源,它们适应荒漠地区的干旱、强辐射、大幅温度变化以及高盐碱等恶劣条件,而且还[阅读全文]
-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研发获重要进展
[内容预览]
| 2009/9/22 21:34:04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的国家“863”计划自由探索项目——直接甲酸燃料电池攻关,历经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在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催化剂等基础材料研发上获重要进展,为进一步实现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甲醇燃料电池和甲酸燃料电池均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二者相比,甲酸燃料电池具有无毒、不易燃、储运方便和电化学活性、能量密度、质子导电率更高,对质子交[阅读全文]
-
最低功耗仅80瓦 全球首款低频空调诞生
[内容预览]
| 2009/9/22 7:58:02腾讯科技讯 9月21日消息,腾讯科技从格力空调获悉,格力新一代变频卧室空调“月亮女神”已经面世,该款空调运行频率仅为6赫兹,为全球首创,最低能耗为80瓦。 格力称,格力此次推出的月亮女神G—Matrik直流变频空调采用了格力G—Matrik制冷技术,并在原有的15赫兹频率基础上进行革新,使自身的频率达到了6赫兹,最小制冷量只[阅读全文]
-
宁海海水循环冷却百万千瓦机组运营
[内容预览]
| 2009/9/22 7:51:51本报宁海9月21日电(通讯员 王丽 亢亚臣 记者 张帆) 今天16时18分,我国首台采取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国华宁海发电厂6号机组及其脱硫脱硝系统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考核,同步投入商业运营。至此,国华宁海电厂总装机容量达440万千瓦,其规模位居全国火力发电企业前三强。 沿海火电厂一般采用海水直流冷却,冷却效果好,但排出的高温海水对周边海域环境影响大。今天投产的国华宁[阅读全文]
-
农村生活污水有了“植物疗法”
[内容预览]
| 2009/9/18 7:05:06在桐庐县桐君街道金牛村,耀眼的阳光下,一丛丛盛开着深红色花朵的美人蕉分外茁壮,已经有一人半高,芦苇、伞草、鸢尾草也都长得十分茂盛。“你别以为这些植物只是美化环境,它们可是处理周围130多位村民生活污水的功臣呢!”桐庐县环保局局长吴金富说。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杭州农村,生活污水变浊为清,在农民家门口就能实现,不需要进入污水厂集中处理,不需要高昂的投资,更不需要复杂的治理技术……只要建一个几十平[阅读全文]
-
彭州冰川漂砾科考启动
[内容预览]
| 2009/9/16 18:27:11记者日前从成都市环保局获悉,投资1500万元的彭州市冰川漂砾自然保护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进入科学考察阶段。本次科考工作旨在重新编制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为保护区从植被、自然遗产、生态损毁等多方面进行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受大地震影响,彭州冰川漂砾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5处山体垮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另外生态植被损毁,尤其是葛仙山、白鹿镇损毁严重,威胁两个镇的5个村、3[阅读全文]
-
用细菌把海水“变”成淡水
[内容预览]
| 2009/9/16 14:03:14细菌能让海水变得适合饮用?此说似乎很不“靠谱”。然而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近日报道,一项由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微生物脱盐电池,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标,该技术可使类似海水溶液成功脱盐约90%。 中美科学家合作展开的这项研究利用了电渗析法。电渗析装置是利用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迁移,通过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达到去除海水盐分的目的(海水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氯化钠,其中氯为阴离子[阅读全文]
-
兰州大学组织探险考察队探秘世界沙丘最高沙漠
[内容预览]
| 2009/9/14 21:30:52中新社兰州九月十四日电 (朱世强)十四日,由兰州大学组织的科学探险考察队从兰州启程,他们将穿越世界沙丘最高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这也是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其面积到底有多大,将会在这次穿越中得到最新考证。 记者今天从出征仪式上获悉,这次穿越,主要是采取徒步的形式,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拐子湖,由北向南按每天行程三十公里的速度向沙漠挺进,最后在沙漠地质公园大门结束全程考察。考察队共有[阅读全文]
-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污水及脱盐
[内容预览]
| 2009/9/11 15:53:08日前,美国化学会旗下的《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净化污水、产电和脱盐的技术报告。这一技术是由清华大学和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开发的。这种微生物脱盐池(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为低能耗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文章发表之后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阅读全文]
-
发展海洋高新技术 迈向蓝色经济时代
[内容预览]
| 2009/9/11 15:28:28编者按 海洋是国土,是资源,也是新的经济领域和生产、生活的空间。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高精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正如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所说,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并将其运用于推进发展蓝色经济,对增强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专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 本刊记者 田晓旭 黄金环 海洋事业至关重要 记者: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阅读全文]
-
环保节能:中石油成功开发高效生物除臭法
[内容预览]
| 2009/9/9 22:24:12据悉,近日由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生物法治理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技术,经过20个月的中试试验,日前通过了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标定,臭气浓度平均去除率达到95.4%。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石油石化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高能耗和容易产生污染的产业,目前全行业的节能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炼化企业在生产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对厂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但给员[阅读全文]
-
蓄电池将不再污染环境
[内容预览]
| 2009/9/9 17:03:46本报北京9月6日电(记者周欣宇)一种全新的无酸蓄电池——铅氧蓄电池日前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这意味着有150年历史的蓄电池技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使得铅蓄电池这一传统污染行业转变为零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行业成为可能。 发明铅氧蓄电池的是兄弟俩——张西琮、张西玟,他们所领导的陕西中和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研究之后,终于在蓄电池电解液反应机理[阅读全文]
-
外国专家学者聚兰州学中国沙漠化治理经验与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9/9 8:36:37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 (王进东 殷春永)8日,“沙漠化研究与治理国际培训班”在兰州开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学者20多人将在此接受中国沙漠化治理经验与技术的培训。这次培训班由商务部主办,甘肃省商务厅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参加人员来自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纳米比亚、巴基斯坦、加纳、尼日尔、喀麦隆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说,该所已经与广大发展中国[阅读全文]
-
向废料要资源 中国资源型企业的新课题
[内容预览]
| 2009/9/7 8:40:02向废料要资源,力求资源高效利用,时下已经成为中国资源型企业的新课题。他们纷纷依靠科技手段,探索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并确保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五年内,在不增加资源开采量的前提下,我们盐湖集团的产值仍然可以增长5倍,并且每年可以减少近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小松说,目前,除了依托察尔汗盐湖丰富的资源生产钾肥,他们还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