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我国首创煤矿瓦斯利用新技术 浓度低于1%也能发电

    [内容预览]

    | 2010/5/21 10:48:29
    曾身背“煤矿第一杀手”罪名的瓦斯,摇身一变成了清洁能源。5月11日,由胜利油田胜动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通风瓦斯氧化技术及60000m3/时煤矿乏风氧化装置通过国家能源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将瓦斯吃干榨净,为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开辟了新空间,应用和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据成果鉴定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介绍,该技术能将浓度低于1%的煤矿瓦斯收集起来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热

    [阅读全文]

  • 摇身一变 秸秆成了节能砖

    [内容预览]

    | 2010/5/16 13:53:23
    随着油菜、小麦收割季节来临,秸秆焚烧问题又成为近期焦点。而蒲江西来镇敦厚社区和寿安镇元觉村传出好消息,当地建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处置万吨秸秆生产保温砖,实现秸秆的环保处置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日前,记者在该项目现场了解到,去年,成都市环绿秸秆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当地建设利用秸秆粉末制砖的环保项目,目前项目实现部分投产,自保温节能砖产品已推向市场销售。据了解,该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可实现年处置秸秆8.3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开发全球首架采用生物燃料的直升机

    [内容预览]

    | 2010/5/12 21:53:29
     三角洲直升飞机公司称开发出全球首架采用生物燃料的直升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的三角洲直升飞机公司近日宣布,开发出全球首架生物燃料的内燃机直升飞机。    据悉,三角洲直升飞机公司将其命名为D2,D2能用更少的燃料却比普通直升飞机多飞行30%到40%以上的里程。公司估计,在同等飞行距离下,D2直升

    [阅读全文]

  • 新型石头纸低碳环保

    [内容预览]

    | 2010/5/11 9:48:07
    据新华社电(记者钞文)由地球卫士(大连)石头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石头纸生产基地,8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启动投产。这标志着低碳环保的石头造纸新工艺在中国内地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   据了解,石头纸新技术是以地壳内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具有现代技术特点的新型造纸技术。该技术的诞生,既可解决传统造纸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又解决了大

    [阅读全文]

  • 发电供热“一肩挑”

    [内容预览]

    | 2010/5/10 9:30:23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C2馆外,有一个长2.6米、宽1.3米、高1.68米的绿色铁箱。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笨重的大家伙,它能单独为C2馆输送每小时50千瓦的电力,同时还能利用发电余热为C2馆提供每小时1.5吨的热水。这就是由中船重工七一一所研制的50千瓦燃气热气机发电机组。在世博会期间,该装置在服务C2馆的同时,还展现了环保利用能源的理念。   在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中,即使是发电效率很高的机组也

    [阅读全文]

  • 世博园馆内80%为绿色光源

    [内容预览]

    | 2010/5/8 15:08:45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上海世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园区内共有10.3亿颗LED芯片使用;世博场馆室内照明光源中约有80%采用了LED绿色光源,相较于普通白炽灯省电达90%左右。  据介绍,在中国馆、世博轴、演艺中心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等场馆区域使用了半导体照明LED,这是LED照明首次在中国城市街区大规模集中使用。在一公里长的世博轴上用了200多万颗LED,9万多套各种不同类型的全彩灯具和灯带,充分体现低

    [阅读全文]

  • “绿色印刷术”:未来印刷不耗水

    [内容预览]

    | 2010/5/5 9:25:01
    “衣服脏了用水洗,水脏了用什么洗呢?”——有过摄影经验的人都知道,传统的胶片冲洗需要经过显影的步骤,现代的印刷制版过程也是同样的原理,同样需要用显影液来进行显影。显影过程中,不仅污染水资源,而且造成了大量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物质排放,给水环境带来极大负担,印刷行业也被称为高污染行业。   以印前为例,经过制版显影所产生的废液主要为碱性物质,有轻蚀性。废液成分包括有二甲苯、溴化银等有害、有毒化学物质,如

    [阅读全文]

  • 中国准备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内容预览]

    | 2010/4/26 18:10:28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卫宁):中国气象局26日发布消息说,近期将联合中外科研机构,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专家曾指出,目前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灾区”,持续升温带来的冰川退缩、冻土退化将在数十年后严重威胁亚洲地区水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此前,中国分别在1979年、1998年对青藏高原进行过两次大

    [阅读全文]

  • 建筑节能CDM零通过率 行业看好PCDM

    [内容预览]

    | 2010/4/19 11:37:30
    核心提示:张小玲称,“在中国要做建筑节能的CDM项目,就只能选择PCDM模式。”这既缘于建筑节能特点,也缘于PCDM的政府参与特性。  作为清洁发展机制(以下简称CDM)注册项目数量第一的大国,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却仍处于料峭的春寒。  “目前为止我们一分钱都没卖掉。”日前,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合作处处长张小玲称,国家给建

    [阅读全文]

  • 本土技术性价比优势明显

    [内容预览]

    | 2010/4/19 9:24:45
    环境保护部3月份针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超标排放的执法问题做出了解释:建设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渗滤液等污水经处理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后可直接排放。否则将依法进行处罚。  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

    [阅读全文]

  • 零排放:绿色建筑的关键词

    [内容预览]

    | 2010/4/19 8:38:09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群策群力,探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各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   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议会国务秘书穆克认为,在绿色建筑领域,德国采用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提高能效;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政府把经济与生态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建筑产业方面采取更大的举措。

    [阅读全文]

  • "鲁棉研21号"成转基因抗虫棉标 可增效63亿元

    [内容预览]

    | 2010/4/14 11:05:27
    本报讯 (记者魏东 通讯员王祥峰)当前正值棉花备播时节,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培育的“鲁棉研21号”再次被农业部确定为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该品种自2005年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以来,已累计推广4246万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3亿元,已成为国产转基因常规抗虫棉的标志性品种,为实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国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在我国黄淮流域棉区持续特大暴

    [阅读全文]

  • 上海世博会展示绿色科技

    [内容预览]

    | 2010/4/12 9:23:48
     上海世博会劲刮绿色科技风。     在昨天进行的“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主题报告会上,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它众多的绿色科技。    比如英国馆,是一座名为“创意之馆”的建筑,看上去“就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而且所有建筑材料都可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的碳排放量将为零;   &nbs

    [阅读全文]

  • 我国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新添利器

    [内容预览]

    | 2010/4/9 9:56:19
       我国海洋地质野战军技术装备新添利器。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新引进的ROSON-40千牛海底静力触探系统(CPT)通过海上试验验收。     今年3月,这套ROSON-40千牛海底静力触探系统(CPT)搭载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进行海上试验。技术人员分别用10平方厘米和5平方厘米的探头在南海北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7个孔位的

    [阅读全文]

  • 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 呼唤电解槽更新换代

    [内容预览]

    | 2010/4/9 9:51:19
    最近一段时间,重金属污染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引起各方重视。  传统电解槽已成为污染源头  在有色冶炼行业中,冶炼是治污的关键领域。在冶炼生产环节中,电解精炼是重中之重,而电解槽正是电解精炼的核心设备。从有色金属电解精炼过程看,电解槽耐腐蚀性和抗变形性,是决定其是否泄漏,从而造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指标。然而,行业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电解槽无法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传统电解槽及电解液容器

    [阅读全文]

  • 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内容预览]

    | 2010/4/9 8:52:31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吴晶晶)中国科协8日在京发布了我国学科发展年度报告。其中大气科学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气候变化规律、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我国实施了“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

    [阅读全文]

  • 国内首个资源循环科技城落户沈阳

    [内容预览]

    | 2010/4/7 11:50:14
    本报沈阳4月6日电 (记者潘少军)“沈阳近海东北亚资源循环科技城”日前落户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科技城占地2000亩,投资17.5亿元,是国内首个废旧产品拆解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推广平台,将汇集中、日、法等国的资源循环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为沈阳市有效利用每年产生的300万吨废旧金属、90万吨废塑料和废橡胶、110万吨废纸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持,为东北亚地区资源循环产业合作提供相关服务。

    [阅读全文]

  • 分层次控制地面交通噪声

    [内容预览]

    | 2010/4/7 10:16:07
                    2005年北京市噪声分布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薇  环境保护部于近日发布了《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日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就这一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及如何理解、贯彻这一技术政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环

    [阅读全文]

  • 浙商大一科研项目让农村生物质垃圾变废为宝

    [内容预览]

    | 2010/4/6 23:56:30
    中新浙江网4月6日电 (记者江耘 通讯员陈国利)目前,我国农村的生物质垃圾约2亿吨、甲壳类废物产生量1000多万吨、养殖业沼液15亿吨,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没有可能充分发挥这些垃圾产生余热?浙江工商大学沈东升教授真的带领他的团队研究了起来。  经过近5年的潜心钻研,沈教授他们开发了针对浙江省三类主要农业生物质垃圾——农村栽培植株残体、鱼虾蟹壳和畜禽类便生物质垃圾的处理技术,使无论是

    [阅读全文]

  • 我国抗旱技术在旱区发挥作用

    [内容预览]

    | 2010/4/6 11:57:11
    珠江断流、河床干涸、农作物绝收……自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罕见特大旱灾的肆虐。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3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作物受旱7097万亩;有1805万人、1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旱灾严重的地区考察。他明确指出,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   “我国抗旱技术主要分为生物抗旱技术、

    [阅读全文]

20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