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矿物加工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
[内容预览]
| 2008/9/25 11:36:54为期5天的第二十四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9月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工程院院长、大会中国组委会名誉主席徐匡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际矿物加工理事会主席赛瑞尔·奥康纳博士致辞,来自50个国家的1000多名矿物加工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参加会议。 国际矿物加工大会是国际矿物加工领域规格最高、最权威的学术会议,每2至3年举办一次,被誉为矿物加工领域的“奥林匹克”大会,这是国际矿物[阅读全文]
-
中南大学创新硫化矿生物浸出法
[内容预览]
| 2008/9/23 8:18:12本报讯 “没有想到世界的生物冶金研究已经达到了基因层次,群落基因与功能基因的定量化已付诸工业应用。”9月20日,在听取中南大学邱冠周教授及其团队所作的报告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副主席GeorgeWeinstock教授大为感慨。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工程院、欧盟生物矿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8国际微生物冶金的基础和应用学术会议在中南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阅读全文]
-
特殊微磁金属丝制成超滤网
[内容预览]
| 2008/9/22 14:58:38本报讯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来临,一家又一家的餐厅、酒楼、饮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是给大家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很多饭店低空油烟扰民、烟道积油、防火安全等问题,却束缚了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安装油烟净化器成为了饭店的必然选择。日前,记者在北京昆泰国际商业街宏状元粥店看到,北京国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新型油烟净化器不但解决了餐饮业烟道积油的难题,而[阅读全文]
-
我国对替代能源可燃冰展开重大基础研究
[内容预览]
| 2008/9/19 9:20:21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重大科技专项——“南海可燃冰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日前通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组织的审查,这标志着我国对替代能源可燃冰的重大基础研究全面展开。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公认的21世纪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阅读全文]
-
南海可燃冰研究列入973计划 2009年1月启动
[内容预览]
| 2008/9/17 13:48:12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态笼状化合物,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图为来自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实物在2007年首次亮相。新华社发 昨日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重大科技专项———“南海天然[阅读全文]
-
山西开发煤层气:“煤矿杀手”成了洁净能源
[内容预览]
| 2008/9/16 10:43:41不久前,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和利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截至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抽采煤层气11.65亿立方米,利用3.32亿立方米,利用率达28.5%。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引起国内、国际的多方关注。 煤层气俗称瓦斯。山西省储量约为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阅读全文]
-
国土资源部:地震断裂带本月开始将进行科学钻探
[内容预览]
| 2008/9/14 0:41:04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昨天发布消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实施的,旨在通过系列科钻工程研究地震机制、捕捉余震直接信息以提高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将于本月在四川启动。 国土资源部表示,科学家们通过在地震灾区数月的野外调查,并基于选择揭示地震断裂带及研究地震机制最有利的部位且适[阅读全文]
-
“水文医生”将全程监测三峡175米蓄水
[内容预览]
| 2008/9/12 8:50:33新华网宜昌9月11日电(记者魏梦佳、黎昌政)三峡工程即将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记者11日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获悉,“水文医生”将对蓄水期间的水位、水温、流量、含沙量等变化情况全程监测,为以后三峡工程正常蓄水提供依据。长江委三峡水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三峡工程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监测人员将在上至重庆小南海,下至宜昌水文站704公里的江段上,通过9个水文站、47个水位站,全程监测这次蓄水[阅读全文]
-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传回数据
[内容预览]
| 2008/9/9 8:26:36本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吕贤如今天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了解到,今天17时,两颗我国首次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CCD相机已经成功传回遥感数据,处理后图像清晰,表明它们可以开始工作了。这两颗卫星,即今年9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后续几天这两颗卫星将进行其他星载遥感器成像测试工作。[阅读全文]
-
科技奥运报道:从垃圾中拯救城市
[内容预览]
| 2008/9/5 16:30:24无论鸟巢看上去有多么绚烂辉煌,她依然是产出垃圾的大户。城市垃圾处理是“绿色奥运”绕不开的话题之一。 在奥运会运行的16天里,北京市环卫集团在鸟巢附近出动了电瓶车、垃圾压缩车和各类垃圾清运车辆上万车次,用掉各式垃圾袋超过15万个,卫生纸近3万卷,清理垃圾1050吨。 北京的一隅鸟巢尚且如此,放眼偌大的北京城,这个容纳了近16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又如何与垃圾周旋呢? 这从[阅读全文]
-
国防科工局: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将发射
[内容预览]
| 2008/9/4 16:44:50国防科工局昨天宣布,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和长征二号丙火箭已转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和火箭已完成总检查,各项测试正常,满足技术条件要求,计划于9月5日—6日择机发射。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对灾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对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A[阅读全文]
-
汶川地震之后 震中位移2.38米珠峰变化2至3厘米
[内容预览]
| 2008/9/4 10:12:389月3日,蓝色的“5·12”地震纪念雕塑矗立在彭州小鱼洞大桥遗址。这个高2米,宽12米,厚1米的地震纪念雕塑在一个月前完工后,每天都吸引不少路人到此来参观拍照留念。这里将作为规划中的龙门山地震遗址公园的中心进行打造。 昨日,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中国政府网[阅读全文]
-
16万公里示范科技和绿色新理念
[内容预览]
| 2008/8/30 9:14:048月24日,奥运会闭幕日。早晨8点,北京城还沉浸在一派寂静之中。一辆长11米的紫色低地板电动公交车正安静地行驶在西二环金融街奥运专线上。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车上多了四位特殊乘客。他们仔细观察着车内的仪表与部件,细心倾听着发动机运转的声音。虽然这辆车看上去与普通公交车没什么两样,但车身标着的“国家‘863’项目北京科技奥运项目纯电动公交车”字样告诉人们:这是“最新、最时髦”的高科技。 这四位特殊[阅读全文]
-
秸杆直接液化为生物原油技术在皖研制成功
[内容预览]
| 2008/8/5 15:03:23记者日前从安徽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开发的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生产生物原油的生产技术目前已完成中试,淮北中润公司也成为全球首家掌握秸杆固体直接液化成生物原油技术的企业。 据淮北中润公司技术总监朱作霖介绍,利用秸杆固体直接液化成生物原油属第三代生物能源发展技术,克[阅读全文]
-
奥运垃圾处理引入近红外分选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8/5 10:53:3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管理委员会获悉,北京环卫工程集团一清分公司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转运站日前已投入使用,这是我国首座小区分类垃圾精分选车间,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条针对分类垃圾进行精细分类的分选线,采用最先进的近红外分选技术。目前,此项目已开始接收处理奥运中心区垃圾。 据悉,北京环卫工程集团一清分公司小武基垃圾精分选线项目投资1300万元,日处理能力150吨,主要采用了滚筒分选、磁选、分选以及引进[阅读全文]
-
国土资源部实施国家重大土地科技项目
[内容预览]
| 2008/8/4 17:41:467月29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区域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正式启动。项目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 该项目下设6个课题,分别是:“精准土地”调查技术系统;区域土地综合承载能力技术开发;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节地关键技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协同耦合与规划关键技术;区域耕地保护[阅读全文]
-
“自洁式透水砖”问世
[内容预览]
| 2008/8/4 10:37:557月15日 ,西安突降暴雨,降雨量达到40多毫米,十多个路段积水,交通受阻。一辆人力三轮车在西安市北关正街积水中为行人“摆渡”。 为什么城市越大人口越密集的城市,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堵塞的情况越是容易发生呢?我们的城市需要怎样的排水系统,才能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据相关专家介绍,因为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了,破坏了自然排水系统。为了不阻碍城[阅读全文]
-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即将从南极边缘向内陆扩展
[内容预览]
| 2008/8/4 10:07:32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2日表示,第25次南极内陆考察将建立我国首个内陆考察站,这也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即将从南极边缘地区扩展到南极内陆。 2日,国家海洋局一行到达拉萨观看了南极内陆考察预选队的训练情况,并与自治区领导进行了会见。 陈连增说,第25次南极内[阅读全文]
-
污泥减量遇难题 超声破解来帮忙
[内容预览]
| 2008/8/4 9:08:20编者按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如何处置和处理?如何使污泥减量化?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办,中国水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上,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季民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技术-污泥超声破解技术。本文根据季民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问题已经成为污水厂的老大难。专家们说污泥问题本身不是一个世界难题,但是它[阅读全文]
-
可循环造纸废液新技术研发成功
[内容预览]
| 2008/8/4 9:06:43近日鞍山市研发出造纸废液合成水煤浆燃料技术。该技术既可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消除造纸废液排放和燃料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 造纸行业是当前水污染的原凶之一。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利用造纸废液中的废物资源,鞍山金山物业供暖公司经过反复实验,成功研发出用造纸废液合成水煤浆燃料的技术,并已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据介绍,每吨草类造纸废液配制水煤浆后,可节省114公斤标准煤,价值人民币45.6元。这项技术[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