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模拟地球应对灾害

    [内容预览]

    | 2008/5/19 9:43:51
    应对灾害连锁反应和制定应急预案,迫切需要地球系统科学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7.8级(已更正为8.0级,编辑注)特大地震。截至5月14日,四川地震重灾区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涉及到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严重受灾的县区达到44个,受灾乡镇1061个,人口大约2000万人,根据有关方面介绍,直接受灾人数1000多万。此次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除了东北少数地区外,全国

    [阅读全文]

  • 中巴卫星02B星首次获取地震灾害监测数据

    [内容预览]

    | 2008/5/15 22:59:35
      图1震前安县CCD数据  图2震后安县CCD数据(2008年5月14日)  图3震前北川县CCD数据  图4震后北川县CCD数据  图 5震前北川县通口河漩坪乡段CCD数据  图 6震后北川县通口河漩坪乡段堰塞湖CCD数据     四

    [阅读全文]

  • 科技部公布首批科技抗震救灾实用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5/15 10:24:33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陈磊)  今天,科技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布了包括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在内的第一批科技抗震救灾实用技术,针对49个震后防治疫病常见问题编写的《震后防病知识问答》也同时公布。   首批公布的实用技术清单中,公共卫生部分主要是针对地震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该部分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

    [阅读全文]

  • 哈工大任南琪小组: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

    [内容预览]

    | 2008/5/12 15:08:50
    作为新能源,氢气的优点显而易见。有人将氢气誉为“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因为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氢气的燃烧热值高,相同质量的氢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更为重要的是,氢气是一种可储存的能源载体。有科学家认为,21世纪氢能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制氢的技术有很多种,然而利用废水制氢无疑具有别样的吸引力,因为它同时兼具了废水处理的

    [阅读全文]

  • 东方科技论坛:应加强能源植物培育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研究

    [内容预览]

    | 2008/5/12 15:07:42
    在近日举行的以“能源植物培育与生物质高效利用”为主题的第108期上海东方科技论坛上,来自美国、德国和我国有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础是高效可持续的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应通过培育速生、高生物量的能源植物,最大效率利用边缘性土地资源来发展生物质能。他们呼吁有关方面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加大对这方面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国内外生物能源的研究发展现状,沟通国家生物能

    [阅读全文]

  • 银河水务破题污水处理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5/12 11:01:35
    日前从青岛市环保局市南分局了解到,作为青岛市专门从事城市大型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社会化运作模式的大型企业——青岛银河集团旗下的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在实现从承建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到规范运作水务大项目,覆盖水源地开发、自来水制售、污水处理至中水回用的整个水务产业链的同时,不断自主开发创新,引领水处理领域新潮流,最近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生物处理池组

    [阅读全文]

  • 科技部 863资环领域“城市生物质垃圾”课题申请

    [内容预览]

    | 2008/5/10 0:37:54
    日前,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发布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生物质垃圾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根据“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总体战略部署,结合当前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现发布本领域重点项目“城市生物质垃圾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研究”申请指南,本重点项目国拨经费控制额为2500万元。 一、申请资格与要求&

    [阅读全文]

  • 高端技术助力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8/5/8 10:02:33
    任沁新:中信重工总经理   200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中信重工,对公司的发展提出要求,殷切希望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把国有企业办好,为国家循环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深刻认识到作为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以高端技术为支撑,在为建材、矿山、冶金、有色等行业提供高效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

    [阅读全文]

  • 自主创新脱硫技术可解企业污染难题

    [内容预览]

    | 2008/5/8 10:01:13
    本报讯 脱硫后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至每立方米226毫克,远低于国标规定的850毫克的限值。这一数字让石家庄鹿泉东方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到兴奋,这意味着二氧化硫污染这一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今年初,鹿泉东方热电有限公司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对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的控制要求,对厂里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问题进行达标治理,几经考察,最终采用了已在石家庄脱硫工程中取得成功案例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阅读全文]

  • 余热发电:创收环保“一箭双雕”

    [内容预览]

    | 2008/5/8 9:53:27
    记者:杨朝晖  课题描述: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双压余热发电技术  点评专家:孔祥忠(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彭岩(矿山机械研究院工程成套院副院长)   窘境:水泥行业面临高能耗   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水泥的50%,2007年的水泥产量已达13.8亿吨。   众所周知,由于水泥煅烧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的限制,即使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仍然会产生大量余热(约占总热量的35%

    [阅读全文]

  • 亿万年前的鸟语花香能否再现?

    [内容预览]

    | 2008/5/8 9:45:05
    上亿年前的花和鸟,如果活着是什么样?看惯了硬邦邦冷冰冰的化石,谁不想看看它们生机勃勃的形象?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曾先后成功复原过长沙马王堆女尸、《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楼兰美女、清代香妃等古人的相貌。最近,他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远古的动物和植物,预计将在今年6月1日前后发布最终复原图。目前,复原工作进行得如何?此次复原与以往的人像复原又有什么不同呢?怎样才能准确复原?   从冰冷化石到鲜活

    [阅读全文]

  • 国合会启动能源效率和环境经济政策项目

    [内容预览]

    | 2008/5/7 9:15:0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将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在日前召开的国合会能源效率和环境经济政策项目启动会上,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合会秘书长祝光耀表示,能源效率和环境经济政策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吸取国际先进经验,设计具体的经济政策,提出能源效率和环境的政策建议,以提高资源和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据中方首席科学家叶汝求介绍,能源效率和环境经济政策项目将分成3个工作小组,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家已成功分离出:控制水稻产量的单基因

    [内容预览]

    | 2008/5/7 9:00:47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个同时控制水稻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基因,命名为Ghd7。5日该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科研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    研究人员能够确认一个单基因Ghd7可以决定水稻的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三个特征。之前的研究确定了可

    [阅读全文]

  • 程晓:遥感极地“通天路”

    [内容预览]

    | 2008/5/7 8:35:41
    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回国的第一天,队员所乘坐的“雪龙”号遭遇了大片冰区: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老冰”和“新冰”交织在一起,使“雪龙”号步履维艰,行驶非常缓慢。关键时候,有一个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设计出了一条冰情最好的路径,最终“雪龙”号驶出浮冰区,进入开阔水域。   这一天是2008年3月12日。   这个人叫程晓,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现年32岁的他,已去过南

    [阅读全文]

  • 挽救濒危树种研制环保材料 "南林元素"扮靓奥运

    [内容预览]

    | 2008/5/5 2:33:42
        时值初夏,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附近的中心花园,一排排挺拔秀美的树木在艳阳下摇曳生姿。    谁可曾想,幸运地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树种而被广为种植的这种树木,一度处于濒危状态?    鹅掌楸,就是这种“奥运树”的学名。由于其叶状如老北京人的马褂,人们又称它“马

    [阅读全文]

  • 重大课题:构建沿江化工污染防范体系

    [内容预览]

    | 2008/5/5 2:32:33
        2005年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因处置不当引发了松花江严重水污染。一旦今后沿江化工区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该怎样处置?眼下在南京,有7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倾力研究这样的课题。课题组组长、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徐炎华博士说:“这个课题对保护我国江海湖泊水资源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

    [阅读全文]

  • 科技世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内容预览]

    | 2008/5/3 9:21:14
       上海世博园全景图   “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原子球、大阪的太阳塔、西雅图的太空针,甚至已经消失的伦敦水晶宫……”这一系列世界地标性的建筑会让你联想到世博会。2010年的世博会是中国的盛会,是上海的狂欢节,而距离两年后“五一”的开幕日,我们还有两年。   5月1日上午9点,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卢湾区合作设立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在淮海路商业街正式亮相

    [阅读全文]

  • 清华大学成立废弃物资源化与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内容预览]

    | 2008/4/30 10:57:02
    4月26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健坤伟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废弃物资源化与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挂牌仪式在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举行。 环境与能源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我国目前各类废弃物处理率普遍较低,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发生源。同时,各类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潜在的资源,尤其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要特征的生物质废物中蕴藏的生物质数

    [阅读全文]

  • 中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正式启动 覆盖14省市

    [内容预览]

    | 2008/4/29 22:07:10
    今天(4月29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南方暴雨野外试验副总指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会上正式宣布,“2008—2009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将在包括江淮流域在内的南方地区正式启动。 宇如聪介绍,包括江淮流域在内的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位置——西部是最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是最大的海洋,南部是最复杂的海路影响,也是同纬度降水最大、洪涝灾

    [阅读全文]

  • 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开钻

    [内容预览]

    | 2008/4/28 23:05:25
    人民网西宁4月28日电  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日前在青海格尔木市达布逊湖区开钻,这是青藏高原以资源和环境科学为目标的历史第一钻。此工程的开钻,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变化、揭示盐湖地区的矿产资源及成因、保护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的发展都将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还将给全世界科学界提供合作研究的全球化最新地学、气候变迁等搭建又一科学平台。

    [阅读全文]

20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