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44天12头江豚死亡
[内容预览]
| 2012/4/17 12:44:14从3月3日开始,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经有12头江豚死亡,其中有9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被发现。不仅是洞庭湖,鄱阳湖近期也发现江豚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这些死亡的江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系统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 尽管死因尚未明确,但解剖专家分析,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感染传染性疾病、中毒、饿死。“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我们希望江豚不要步白鳍豚的后尘”,世界自然基金会[阅读全文]
-
西藏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的储量全国第一
[内容预览]
| 2012/4/16 5:01:274月13日,记者从我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第二届换届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区共建立各级林业自然保护区61处,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藏羚羊增至17万只 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雷桂龙告诉记者:“1991年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时,我区共建林业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459万公顷,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建立各级林业自然保护区61处,面积达4129万公顷;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湿地公园6处[阅读全文]
-
成都监测记录野生鸟类440种 拍下黑喉歌鸲珍贵影像
[内容预览]
| 2012/4/12 12:24:51新发现鸟类――红颈瓣蹼鹬全世界首次有黑喉歌鸲的图像资料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1日讯(记者 李杨)今天,记者从成都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市持续开展鸟类调查与监测,观察记录到大量野生鸟类,对掌握野鸟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变化,防控禽流感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已记录野生鸟类440种,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已救护鸟类38种111只,繁殖成活鸟类17种103只。成都市[阅读全文]
-
扭角羚母子冰河脱险 羚牛小宝宝喝上鲜牛奶
[内容预览]
| 2012/4/10 20:16:31工作人员给小牛羚喂奶。马文虎摄 3月13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由于冰雪刚刚融化,一对扭角羚羚牛母子被困河滩4天,情况万分危急。省林业厅派出的专家团紧急驰援,17日,这对羚牛母子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羚牛母子困河滩 4天后脱险 3月13日,广元唐家河摩天岭自然保护站一条溪流突然涨水,当时正在河滩玩耍的一对羚牛母子被困。小羚牛看上去不足两个月,无力渡河。随着河水不断上[阅读全文]
-
印尼亚奇森林猩猩面临灭顶之灾
[内容预览]
| 2012/4/9 23:29:16近日,一个环保组织发表声明:由于森林火灾频发以及棕榈树的大规模种植,印尼西部森林里的200只猩猩有可能在数周后全部死亡。 目前,苏门答腊岛上大约有6,600只猩猩。它们曾经生活在印尼拉齐省海岸边茂密湿润的森林里和沼泽地里,但是现在这一区域的三分之二已经被棕榈树占据。 格雷厄姆? 阿瑟(Graham Usher)是当地湿地保护专员,他表示,从卫星云图来看,这一带森林自上周开始出现了森林大火,如果[阅读全文]
-
野生东北虎、东北豹频现吉林珲春
[内容预览]
| 2012/4/7 11:27:24本报讯(记者易蓉蓉)3月26日至4月3日期间,吉林省珲春国家级保护区通过远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及梅花鹿照片。 据珲春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中心主任郎建民介绍,保护区科研人员和吉林省野生动物专家通过对照片中虎、豹的大小和步距、花纹、尾巴等细部特征,并综合对比、分析拍摄的地点、时间等因素,确定此次拍到2只东北虎、2只东北豹。 这些红外相机照片,为最近一次由[阅读全文]
-
动物保护组织:非洲掀起新一波犀牛偷猎潮
[内容预览]
| 2012/4/7 4:52:24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海伦·基科伊日前表示,上世纪70至80年代,非洲曾出现偷猎犀牛的风潮,自3年前开始,这片大陆上再掀同样的偷猎潮,且这一次偷猎活动来势更凶猛。 基科伊日前在以应对犀牛偷猎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1970年起,非洲犀牛数量已减少90%。过去3年里,非洲失去了900多头犀牛。2011年,南非被偷猎的犀牛数量为448头,比2010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南非大型哺乳动物[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保护区半数未获保护
[内容预览]
| 2012/4/5 22:48:25国际鸟盟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世界上最重要的野生生物保护区只有半数处于被保护状态。 保护区是被单独划出来的区域,以进行长期的自然保护。这些区域可能是政府划定出来的,也可能是民众划定的区域。目前全球有15万个保护区,覆盖了除南极以外的12.9%的陆地面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西蒙·斯图尔特(Simon Stuart)博士表示,保护区域是我们环保努力的结果,约覆[阅读全文]
-
放归野生受伤白鹤
[内容预览]
| 2012/4/1 22:08:16沈阳,2012年4月1日 放归野生受伤白鹤 4月1日,辽宁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左二)和当地的志愿者一起送别白鹤。 当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獾子洞湿地,辽宁省环保志愿者和当地志愿护鸟的村民一道,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放归自然。这只白鹤一周前在獾子洞湿地附近受伤,不能和鹤群一起外出觅食,当地护鸟小组志愿者发现之后,立即收养了这只白鹤并联系[阅读全文]
-
全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渔政执法行动启动
[内容预览]
| 2012/3/31 5:09:51农业部30日启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渔政执法检查行动,以遏制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项目等危害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 这是农业部继去年组织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渔政执法行动后,今年扩大执法检查范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开展渔政执法行动。这次行动将清查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项目,努力推动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审批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好珍稀濒[阅读全文]
-
首批“鸟中大熊猫”飞抵若尔盖花湖湿地
[内容预览]
| 2012/3/29 6:40:49水草中的黑颈鹤相依相偎 四川新闻网 3月28日讯(记者 李杨)今天,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厅了解到,阿坝州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今年首批飞抵若尔盖地区栖息和繁殖的黑颈鹤。动物专家们用卫星跟踪技术发现,这批黑颈鹤的迁徙路线是从云南大山包经过大凉山、邛崃山最后到达若尔盖湿地,今年它们回到若尔盖的时间比去推迟了8天。 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厅了解到,当时若尔盖的巡护人员正在花湖湿地巡护监测,突然发现[阅读全文]
-
世界首例人工养活"龙凤胎"北极熊定居武汉
[内容预览]
| 2012/3/28 12:25:15乐乐试图打捞水中的苹果。记者 李少文 通讯员 易兰静 摄 昨日,世界首例人工养活的“龙凤胎”北极熊,将永久落户武汉极地海洋世界。 这对“龙凤胎”哥哥叫乐乐、妹妹叫静静,昨日从成都空运来汉。一住进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宽敞的北极熊馆,兄妹俩就吃起了苹果,不过,因为环境陌生,它们迟迟不敢下水。半小时后,哥哥带头跳进水中畅游,妹妹受到鼓舞,随后也下了水。 去年6月18日,记者赴大连老虎滩极地馆曾见过这对[阅读全文]
-
中国致力于保护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
[内容预览]
| 2012/3/26 23:22:06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记者25日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采访时了解到,为保护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中国把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全球的白头叶猴仅分布在中国广西的崇左市境内,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处于灭绝边缘。2005年,广西成立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数量已上升为800多只。升级[阅读全文]
-
陕西汉中大熊猫保护区发现金钱豹
[内容预览]
| 2012/3/24 11:31:45汉中3月22日消息(记者 刘伟锋)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陕西汉中佛坪县境内又拍摄到了金钱豹的照片。发现的地点是在佛坪县境内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是由远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拍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 佛坪是位于秦岭南麓中段,是国家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大熊猫数量130只,此次发现的金钱豹离大熊猫保护区非常近,不到几十公里,主要是长角坝镇东河台村等一带。这个豹子在世界上有2[阅读全文]
-
首批黑颈鹤飞抵若尔盖
[内容预览]
| 2012/3/20 6:43:13若尔盖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重要的繁殖栖息地,被命名为“中国黑颈鹤之乡”。 3月18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在花湖湿地巡护监测时发现7只黑颈鹤,其中1只是亚成体,在保护区的其他区域和周边尚未发现黑颈鹤,以此确定这7只黑颈鹤是首批飞抵若尔盖地区,进行栖息和繁殖。监测巡护人员观察发现,由于时值气候转暖,冰雪开始融化,花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溢流坝处浮冰融化较早,吸引了众多留鸟在此寻食。[阅读全文]
-
昆明动物研究所发现鱼类新物种禄峒爬鳅
[内容预览]
| 2012/3/16 5:46:21禄峒爬鳅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整理标本时,发现了一个新物种——禄峒爬鳅。 据介绍,2008年5月在对广西靖西县进行鱼类资源考察中,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员课题组在左江流域采集到了爬鳅属的标本,后经过鉴定,是爬鳅属中的一个新物种,研究人员给它取名为禄峒爬鳅。 这种禄峒爬鳅喜欢生活在水流比较急的地方,与爬鳅属的其他鱼类相比,明显的特征是:上唇无乳突或者乳突不明显;口角须两对,都[阅读全文]
-
超“萌”小动物:有时我也是会害羞的!
[内容预览]
| 2012/3/16 5:43:233月12日,在德国盖尔森基兴的一家动物园内,一只海狸面对镜头似乎很惊愕。新华社/法新3月12日,在德国盖尔森基兴的一家动物园内,一只猫鼬怯怯地看着游客。新华社/法新3月12日,在德国盖尔森基兴的一家动物园内,几天大的小狒狒躲在妈妈的背后。新华社/法新 3月12日,在德国盖尔森基兴的一家动物园内,几天大的小长颈鹿从围栏内向外“张望”,眼神忧郁。新华社/法新[阅读全文]
-
奥地利灰熊灭绝 欧洲野生动物现况堪忧
[内容预览]
| 2012/3/16 2:46:28日前,奥地利—欧盟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发表声明,奥地利的灰熊已经灭绝,但是邻国斯洛文尼亚的灰熊数量一直稳定在400头左右。 “十分遗憾,灰熊在北莱姆斯通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灭绝。最后一只灰熊,出生于奥地利,名叫圣莫里茨,在2011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北莱姆斯通阿尔卑斯山脉的灰熊来自于1989年和199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奥地利实施的扩增项目,当时工作人员在这一地区共释放了3头灰熊。选择这一[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国宝级"珍禽频现中原
[内容预览]
| 2012/3/14 4:09:37濒危珍禽黑鹳在万宝山保护区“落脚”。佚名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宝级”动物安家。3月8日,记者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获悉,正在进行的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陆续捕捉到了黑鹳、中华秋沙鸭等世界濒危珍禽的“倩影”。 濒危珍禽黑鹳“落脚”万宝山保护区 最近在对太行山区林州市万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漳河湿地进行调查时,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发现了14只世界濒危、国家[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改善 孟津黄河湿地相继发现成群黑鹳、白天鹅
[内容预览]
| 2012/3/9 11:03:35孟津黄河湿地扣马滩东部惊现大群黑鹳 人民网郑州3月9日专电 (记者胡昌运)本网从河南省林业厅获悉,近日,孟津县黄河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黄河滩区扣马滩东部发现一群黑鹳,多达14只,一次集群如此多的黑鹳,在河南省实属罕见。3月6日,工作人员又在黄河滩区孟津铁谢段发现128只大、小天鹅,这是自保护区建立以来黄河湿地孟津段首次发现如此数量的天鹅。 据了解,黑鹳属于鸟纲鹳形目鹳科,为大型涉禽[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