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已灭绝80年的黑龙虾 惊现太平洋岛礁

    [内容预览]

    | 2012/3/7 4:35:09
    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这座高约1844英尺(约562米)的岛礁上发现了24只名为“tree lobster”(暂译:树龙虾)的生物。它们的体积与人类手掌大小差不多。虽然岛礁的居住环境不佳,且缺乏食物来源,但它们仍在岛上坚强地活了下来。没有人知道这些小生物如何抵达到了这座孤独的岛礁,但科研人员已将4只这样的龙虾带离,目前已孕育出数千只这种龙虾品种,以保护他们的群组继续繁衍下去。  报道指出,为这种龙虾提

    [阅读全文]

  • 孟加拉国新设立三个海豚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2/3/1 9:51:01
    野生生物保护协会日前发布声明:在孟加拉国将新建三个海豚保护区,对于那些数量稀少、生存受到威胁的海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划分野生动物保护区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便是为了保护生存在孙德尔本斯的淡水海豚,孙德尔本斯是全球最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这片新建立的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亚洲仅有的两种淡水海豚:恒河豚和短吻海豚。  虽然目前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对这两种海豚进行数量统计,但是其规模已经萎缩了一大部

    [阅读全文]

  • 夏威夷绿海龟或将从濒危物种中除名

    [内容预览]

    | 2012/3/1 9:49:39
    夏威夷公民俱乐部联合会(AOHCC)主席苏里●斯特劳德(Soulee Stroud)日前代表该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和内政部请愿,希望将夏威夷绿海龟纳入隔离保护物种,并从濒危物种中除名。  据world-wire.com网站报道,绿海龟自1978年以来就被列入美国濒危物种目录。长期以来,该物种被认为在它几乎所有的活动范围内都受到生存威胁,除了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的太平洋海岸——在这些地方,正在繁殖后代的

    [阅读全文]

  • 数百只反嘴鹬栖息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2/2/27 0:52:54
    本报讯(记者 刘 娜 通讯员 关燕雯)昨日,工作人员在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260余只反嘴鹬,它们有的将似勺子一样的喙伸入水中觅食,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相互嬉戏追逐,甚是惬意。  反嘴鹬是一种白色涉水禽,有大块黑色斑块。成鸟有白色羽毛,除了黑色的头部和翅膀以及背部的黑色斑块。它们有长且上翘的嘴和细长蓝色的腿。其长度大约为42~45厘米,腿的长度为7.5~8.5厘米。其翼展大约为76~80厘米,

    [阅读全文]

  • 普氏野马安全过冬

    [内容预览]

    | 2012/2/27 0:51:39
    2月23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职工何宣和彭晓军驱车前往保护区的马圈湾湿地,为那里的普氏野马添食。2010年9月25日,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从其培育的60多匹普氏野马中选出3匹公马和4匹母马,在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进行试验性放归。目前,7匹普氏野马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护下,已安全地度过了两个冬季,基本适应了野外环境。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马种群,目前主要

    [阅读全文]

  • 丹顶鹤盘锦越冬 辽宁也是头一回

    [内容预览]

    | 2012/2/27 0:50:42
    昨日上午10时,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滩海站五千七苇塘冰面上,五只丹顶鹤和两只灰鹤正在悠闲地享用保护区职工撒给它们的玉米。  据滩海站职工讲,这7只鹤在春节前腊月二十七八就在五千七上空飞,春节后时常落在苇塘内吃玉米。 2012年2月24日,是原滩海站职工刘玉奇看到他每天喂食的4只丹顶鹤的最后一天,而时间过去不到一个月再次看到5只丹顶鹤和两只灰鹤,这足以说明最少有10余只丹顶鹤在盘锦市越冬繁殖

    [阅读全文]

  • 黑颈鹤来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内容预览]

    | 2012/2/27 0:49:05
    黑颈鹤正在草海上飞舞(2月21日摄)。近日,15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来到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阅读全文]

  • 印度政府为保护老虎将一座村庄整体迁移

    [内容预览]

    | 2012/2/27 0:47:39
    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资料图)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2月16日报道,为了保护数目急剧减少的老虎,印度政府将位于该国北方某自然保护区中的一座村庄整体迁移。  这个村子名叫乌木里(Umri)村,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萨瑞斯加(Sariska)老虎保护区内。保护区发言人谢卡瓦特(R.S. Shekhawat)说:“迁移过程获得了村民积极配合,此举将为老虎提供更加合适的栖息地,拉贾斯坦邦政府和中央政府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金丝猴研究基地成立

    [内容预览]

    | 2012/2/25 3:27:13
    据新华社电 国家林业局23日在武汉举行仪式,授牌成立“国家林业局(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据悉,这是迄今我国成立的首个国家级金丝猴研究基地。  金丝猴是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国宝”和“名片”。被誉为“华中屋脊”的神农架地区是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  我国对金丝猴保护和研究活动由来已久。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列为首要保护对象;1986年,神农架自然保

    [阅读全文]

  • 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保护区: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样本

    [内容预览]

    | 2012/2/25 3:25:20
    黄河湿地三门峡段   涉及灵宝、陕县、湖滨区、渑池等四个县(市)区,东西长205公里,总面积2.85万公顷,占整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2%。 三门峡湿地鸟类很多  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保护区   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样本   □记者房琳实习生张克瑶文图   和谐共处   翩翩起舞的白天鹅是湿地的精灵   2月22日,紧挨三门峡市区的天鹅湖里,数百只白天鹅或嬉戏于水中,或栖息于滩涂之上

    [阅读全文]

  • 候鸟天堂将保护进行到底

    [内容预览]

    | 2012/2/25 3:23:37
    落日的余晖洒下一片金色,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成群的候鸟在自由地飞翔,远处是暮霭中的山峦。在我省最大的候鸟栖息地升金湖湿地,每到秋冬时节,便迎来一年一度的盛景:大批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在此觅食、度过寒冬——这些精灵的天使,时而在空中翱翔,时而在湖边起舞,在江南的山水间演绎生命的精彩。 “鸿雁之乡”美名传  升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东至县和贵池区交界处的长江之滨,是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地区水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确定今年自然保护10项重点工作

    [内容预览]

    | 2012/2/25 3:22:09
    2月20日—21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强调,国家林业局今年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跟热点,重点在10个方面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为本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贾治邦在批示中指出,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务林人的一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历史重任。过去

    [阅读全文]

  • 黄河湿地保护区发现黑鹳 珍稀程度堪比熊猫

    [内容预览]

    | 2012/2/24 6:06:20
    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的黑鹳 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记者张弢文图 本报讯昨天上午,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王先生来电称,上午在湿地保护区荥阳市西段观测到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这种大鸟太少了,是近几年的首次发现,这只黑鹳常与苍鹭混群觅食。 该中心副主任王威向记者介绍,黑鹳,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种(E),中国约有1000

    [阅读全文]

  • 黑龙江省丹顶鹤数量占全世界四分之一

    [内容预览]

    | 2012/2/19 23:21:50
        新华网哈尔滨2月19日电(记者潘祺、刘景洋)经过多年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黑龙江省的珍稀鸟类种群得以恢复,数量不断上升,其中丹顶鹤数量已占全世界种群数量的四分之一。     黑龙江省自1998年开始抢救性建设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将鸟类繁殖栖息地、迁徙停歇地保护起来,使珍稀鸟类种群得以恢复

    [阅读全文]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冬季产仔

    [内容预览]

    | 2012/2/19 8:56:35
        14日,金丝猴“花花”去年冬天产下的一只小金丝猴满两月。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杨敬元称,目前,猴妈妈和猴宝宝都很健康,唯一遗憾的是猴妈妈整天死死地把猴宝宝抱在怀里,无法称出猴宝宝有多重。     2005年12月28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一只受伤的雌性金丝猴,送到野生动物救护基

    [阅读全文]

  • 海龟“婴儿潮”即将出现

    [内容预览]

    | 2012/2/13 12:33:32
    去年,在菲律宾南部的一个海龟岛屿上,绿海龟共诞生了超过100万枚蛋。自1984年开始对海龟蛋的数量进行统计以来,此次海龟蛋的数量破历史新高。  根据菲律宾相关部门和国际野生动物的统计:2011年,在拔罐(Baguan)岛上共发现了14,220个绿海龟巢,打破了1995年所创下的12,311个巢的记录。  保护国际组织菲律宾执行负责人罗密欧●特纳诺(Romeo Trono)表示:“144万海龟蛋是很

    [阅读全文]

  • 安徽宣城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野生扬子鳄

    [内容预览]

    | 2012/2/7 22:43:41
    新华网合肥2月7日电 (记者 朱青)记者从安徽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了解到,一只野生扬子鳄于1月31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新田村被发现,这是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又一次发现野生扬子鳄的活动痕迹。  据了解,这条被发现的野生扬子鳄体长105厘米,为雌性,现正在安徽省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鳄鱼越冬房里过冬,情况良好。等到3月底、4月初扬子鳄冬眠期过后,保护区管理局再将其放归原栖息地生活。  扬子鳄

    [阅读全文]

  • 荣成天鹅湖大面积冰封 人工投食助天鹅越冬

    [内容预览]

    | 2012/2/7 4:28:57
    2月5日,在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荣成天鹅湖畔,荣成市天鹅湖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在给天鹅投食。  中国山东网2月6日讯  受连日持续降雪降温的影响,渤海湾海冰严重,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天鹅湖湖面也大面积冰封,导致生活在湖中的成千只大天鹅饮水和觅食不便,从1月31日起,当地林业部门人工投食、破冰,帮助天鹅越冬。目前,荣成天鹅湖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每天要给天鹅投食玉米和白菜近500斤,

    [阅读全文]

  • “水中熊猫”白鳍豚多年未现身 或已功能性灭绝

    [内容预览]

    | 2012/2/3 11:22:49
        白鳍豚(资料图片)     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我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已基本完成。这次调查运用了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我省湿地资源最全面、最准确的一次调查,不过,一直备受关注的白鳍豚在调查中依旧没有“露面”。     第二次湿地资

    [阅读全文]

  • 洞庭湖成功放飞3只伤愈“空中精灵”

    [内容预览]

    | 2012/2/3 0:43:40
    2月2日第16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岳阳120多名环保志愿者齐聚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丁字堤管理站,共同见证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鸿雁放飞的过程。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启鸿表示,此次湿地日纪念活动以“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救护后的鸟类放飞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号召人们关注湿地和人类健康。  2日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