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普氏野马添新丁小伙名字叫烈火

    [内容预览]

    | 2012/8/7 5:07:04
    这标志着在敦煌的放归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商报讯 (记者 王建辉) 近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普氏野马放归以来首添一匹小野马,它是我国在敦煌放归的普氏野马成功繁育出的首只小马驹。这匹小马驹的诞生,标志着敦煌西湖普氏野马野外放归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敦煌普氏野马悄然添丁  昨日下午,据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管理科科长孙志成介绍。7月29日凌晨6时许,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

    [阅读全文]

  • 华盖木成濒危物种 植物“大熊猫”有待保护

    [内容预览]

    | 2012/8/7 5:01:21
    濒危植物“大熊猫”古有言:“亭亭华盖如君王”。华盖木是分布于滇东南西畴、马关、屏边一带的木兰科单种属植物,是一种被列为“极危物种”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和动物大熊猫一样,有着极为显赫的身份,它在地球上生存已经超过了1.4亿年,30年前找到它时仅存5株。1999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为“极危”。安家西畴繁衍后代进入文山州西畴县,车子

    [阅读全文]

  • 安康建成仿生态大鲵繁育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2/8/4 4:59:19
    本报安康讯 (记者 胡毅) 投资2700万元,引进200尾大鲵幼苗,汉滨区日前在叶坪镇河口村建起该区首个仿生态大鲵繁育、养殖保护区。  汉滨区建起的大鲵繁殖保护区位于叶坪镇河口村,总投资2700多万元。目前,已经建成5300平方米的大鲵繁育车间、自然保护区、栖息产卵索饵区等。繁殖基地采用引用山泉水,人造仿野生洞穴1000个,通过相通水渠和鲜物喂养等方式,为种鱼模仿建成了一个全野生式繁殖场所。通过仿

    [阅读全文]

  • 绿色通道人为野生动物修的路

    [内容预览]

    | 2012/7/30 2:53:15
    加拿大亚伯达省班夫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天桥。在班夫国家公园中,现有41座野生动物穿越通道(包括6座天桥和35个地下通道),方便野生动物安全地通过贯穿加拿大的一条高速公路。自1996年开始监测以来,共有11种哺乳动物包括熊、麋鹿、美洲豹穿越这些通道20万次以上。  横跨在荷兰A50高速公路上面的沃思特·霍夫生态通道。荷兰是世界上第一批在国土上修建野生动物通道网络的国家,境内拥有惊人的600多个野生动物

    [阅读全文]

  • 印度老虎保护区核心区用于旅游 因各邦无力保护

    [内容预览]

    | 2012/7/27 9:53:53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4日报道】题:保护老虎,游客被禁  印度最高法院今天裁定,禁止游客进入该国深受人们喜爱的老虎公园大片区域,因为各邦无力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最高法院两位法官裁定,在法院作出进一步指示前,“老虎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得用于旅游业”,禁令即刻生效。  支持者说,这项裁决将会使印度的旅游业收入减少数百万美元,但此举可能有助于保护印度数量日渐减少的大型猫科

    [阅读全文]

  • 黑龙江野生动物频现 科学管护林区初显生态效应

    [内容预览]

    | 2012/7/24 9:45:53
    东方白鹳猎食归来。东方红林业局监测到野生东北虎踪迹。管理人员在监测野生动物。  核心提示  在我省森工林区1009万公顷施业区内,共分布着包括野猪、狍、兔、环颈雉等在内的野生动物40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东北虎、豹、紫貂、原麝、梅花鹿、马鹿、黑熊、青羊、白鹳、白头鹤、中华秋沙鸭、花尾榛鸡等,有71种。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我省森工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保护效果越来越好。以野生

    [阅读全文]

  • 长江江豚或将15年内功能性灭绝

    [内容预览]

    | 2012/7/24 3:37:02
    “如果再不对长江江豚加以保护,以致其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甚至丧失了维持生存的能力,将必然导致长江江豚在10年至15年内出现功能性灭绝。”日前,在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安徽铜陵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携手同行·合理拯救——呼吁保护长江江豚”活动上,南京师范大学周开亚教授发出了警告。   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被称作长江生

    [阅读全文]

  • 世界第三大东北虎繁育基地压缩口粮养老虎

    [内容预览]

    | 2012/7/24 3:15:16
        新华网沈阳7月23日电(记者 范春生)去年9月,100只东北虎从全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黑龙江东北虎林园迁至辽宁省沈阳怪坡虎园,使沈阳成为世界第三大东北虎繁育基地。记者从沈阳怪坡东北虎园了解到,目前园区职工正在压缩每天的伙食标准,以保证老虎的吃饭问题。    2010年初,沈阳棋盘山虎园曝虎殇: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的三个

    [阅读全文]

  • 金猴岭上瀑布飞 大龙潭上金猴戏

    [内容预览]

    | 2012/7/23 9:22:30
    金丝猴毛发鲜艳,眼睛深邃,性情温和席地而坐的金丝猴人民网湖北神农架7月23日电  7月20日下午,伴随神农架山间凉爽气息,呼吸间感受山水空灵神韵的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成员们,来到神农架金猴岭,探寻原始森林。金猴岭原始森林覆盖面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68000个,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流水潺潺,鸟鸣声声,不时会传来一股奇异的野花香味,山林里的气息,让人着迷,树

    [阅读全文]

  • 七里海麋鹿园首次添丁 3头麋鹿宝宝降生

    [内容预览]

    | 2012/7/22 20:38:40
    三头麋鹿宝宝和其他家族成员在七里海湿地麋鹿园浅滩中小憩。 任丽华 摄

    [阅读全文]

  • 野生动物收容救助激增 动物保护意识提高

    [内容预览]

    | 2012/7/20 3:28:23
    □市民捡到的凤头苍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检查没有受伤后将其放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供图□晨报记者 郁文艳记者昨日从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收容救助野生动物374只(条),涉及67个种类,包括不少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被当场放生,有的经治疗救助后放生,有的饲养在动物园内。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民动物保护意识提高,但非法买卖动物现象有所增加。受此影响,

    [阅读全文]

  • 5只普氏原羚降生青海湖畔

    [内容预览]

    | 2012/7/15 11:28:55
    青海新闻网讯 7月5日至10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氏原羚庇护所成功繁殖普氏原羚幼羚5只。截至目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15只普氏原羚。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2012年庇护所普氏原羚安全繁殖工作,防止出生幼羚受外界伤害,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安排人员在庇护所搭帐篷实施监测和看护。经过16天的连续监测,保证了普氏原羚繁殖期间成年雌性成功繁殖普氏原羚

    [阅读全文]

  • 帝企鹅从南极漂流到新西兰 被运至惠灵顿动物园

    [内容预览]

    | 2012/7/12 7:07:14
    6月24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以北的佩卡佩卡海滩,来自南极的野生帝企鹅站在运送它的车旁。当地居民20日在该海滩发现了这只帝企鹅。由于这只帝企鹅健康状况近日出现恶化,新西兰资源保护部工作人员24日将它运送至惠灵顿动物园,进行健康检查和手术。新华社记者刘洁秋摄

    [阅读全文]

  • 纳米比亚“诺亚方舟”计划遭反对 动物应有自由

    [内容预览]

    | 2012/7/11 22:51:26
    纳米比亚近日举行了“诺亚方舟”计划签署仪式。此项计划为纳米比亚与古巴双方签署,即纳米比亚将在今年年底向古巴赠送148只动物。但计划遭到了动物权益保护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将野生动物带到古巴动物园,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与福利。  据报道,2009年古巴总统保罗·卡斯特罗访问纳米比亚时,两国达成的数项协议中便囊括有这项“诺亚方舟”计划。纳米比亚将通过空运方式把148只动物送往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国家动物园。这

    [阅读全文]

  • 青海湖百万裸鲤回母亲湖 保护裸鲤资源

    [内容预览]

    | 2012/7/11 10:42:05
    为有效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青海省9日在青海湖入湖河流之一的沙柳河畔举行了“观鱼放生暨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00多万尾鱼苗通过人工放流游向青海湖。据悉,近10年来,已有6900万尾裸鲤鱼苗通过人工放流回归母亲湖怀抱。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珍贵鱼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鱼鸟共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等因素,裸鲤资

    [阅读全文]

  • 290种上海原生植物或已消失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12/7/10 10:45:48
    风花菜是2011年被发现于青浦区俞汇塘的农田田埂上,崇明县大兴村农田也有分布。原本分布于我国宁夏、云南、四川、西藏、广东、广西等省。   长戟叶蓼,2011年被科研人员发现于淀山湖边湿地,该植物原本分布于我国河北、内蒙古、河南、湖南、广东、云南、四川、陕西等省。   少花米口袋,2011年被发现于辰山植物园的草坪上,金山区卫九南路路边荒地也有分布。该植物原本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江西、

    [阅读全文]

  • 中美合作研究发现猬科动物多样性或被严重低估

    [内容预览]

    | 2012/7/3 5:04:57
    东北刺猬 (刺猬亚科)鼩猬(毛猬亚科)何锴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蒋学龙课题组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在猬科哺乳动物的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认为,猬科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猬科是胎生哺乳动物中最古老的科之一,其进化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代的白垩纪。除了大家熟知的刺猬亚科之外,毛猬亚科在形态上更为原始。毛猬最

    [阅读全文]

  • 河北省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麋鹿存栏已达14头

    [内容预览]

    | 2012/6/28 4:34:39
    新华网石家庄6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河北省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自2008年保护区管理局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进行麋鹿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实验后,引进的10头麋鹿(其中6头已放归野外)繁衍良好,目前存栏已达14头。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物种。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阅读全文]

  • 携手同行合力拯救 保护长江江豚活动正式启动

    [内容预览]

    | 2012/6/26 12:15:09
    呼吁保护长江江豚活动正式启动  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物种,是长江水生生物中的旗舰物种,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如果再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将会在10-15年内出现功能性灭绝。为提升公众对长江江豚濒临灭绝现状的认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环保意识,由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指导,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的“携手同行· 合力拯救呼

    [阅读全文]

  • 中哈合作救护额河珍稀鱼类

    [内容预览]

    | 2012/6/21 12:08:11
    本报新疆北屯6月20日电  (戴岚、卢友东)至6月20日,由哈萨克斯坦提供的100万粒梭鲈原种发眼卵在额尔齐斯河我国水域成功试验孵化。这标志着中哈两国国际合作项目“梭鲈原种引进及养殖技术试验”进入实质性阶段。  额尔齐斯河生长着30多种源于欧洲种质资源库的特种冷水鱼类,这些原种冷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一直被中亚各国视为鱼类“活化石”和水中“软黄金”。近年,由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自然环境改变,造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