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为越冬候鸟种出“口粮”

    [内容预览]

    | 2021/3/26 8:05:18
    本报见习记者邹祖铭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经过近年来的生态修复和治理,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水草丰美、鱼翔浅底,成群结队的候鸟也把这座“驿站”当成了“家园”。 生机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新的烦恼也随之出现。就在去年的迁徙季,比往年多上几倍的东方白鹳来到七里海湿地,与当地的养殖户们上演了一场“鱼虾争夺战”。为了让这场争夺战尽早和解,当地政府迅速行动:通过一系列水位调节,营造出近两万亩的浅滩供不同鸟类生存

    [阅读全文]

  • 丽江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扩大

    [内容预览]

    | 2021/3/10 22:34:12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丽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十三五”时期,丽江市切实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丽江市专门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建立系统管理体系、实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15个方面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效。 目前,丽江市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 3 个

    [阅读全文]

  • 为了长江重现江豚嬉戏

    [内容预览]

    | 2021/3/10 22:32:52
    本报见习记者肖琪 长江,难觅白鲟的身影,母亲河牵动无数人的心。 3月1日,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也全面启动,修复长江生态已进入新 纪元。 近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话长江大保护,为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言献策。 “十年禁渔”助推生态系统功能恢复 长江是世界上水

    [阅读全文]

  • 徐旭东委员:长江物种濒危灭绝主因并非水质

    [内容预览]

    | 2021/3/8 16:44:10
    “导致长江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主要原因并非水质,仅仅通过污染防治不足以挽救长江生态。”今年1月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这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看来,是个挽救长江生态的重大契机。 3月8日,徐旭东将一份题为《以长江“十年禁渔”为契机加快升级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书面发言转发给《中国科学报》,希望“进一步宣传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以促进保护水生态环境在理

    [阅读全文]

  • 野生动物入“保”提级后的因应之策

    [内容预览]

    | 2021/3/5 10:32:38
    王争亚 李长看 今年2月5日,国家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这是32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首次系统性更新。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我国召开之际,公布实施新版《名录》,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与1989年首次发布的《名录》相比,新《名录》明显扩大了保护范围,共有517种(类)野生动物被新列为国

    [阅读全文]

  • 神奇动植物在哪里——写在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临之际

    [内容预览]

    | 2021/3/3 10:08: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雅惠 在洞庭湖越冬的候鸟。省林业局提供资料图片。 春天的阳光和雨露,赋予大自然格外生机。不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梅樱杏李海棠已开得眼花缭乱,千百种雄鸟争奇斗艳只为“抱得美人”,睡了一冬的山鼠、松鼠、刺猬等野物纷纷苏醒、活跃在山林间,青蛙很快也要鼓噪鸣叫,宣告最“野”的湖南,来了。 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近日,我省各地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纷纷走

    [阅读全文]

  • 福建省举办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内容预览]

    | 2021/3/3 10:05:22
      今年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上午,福建省林业局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州专员办、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单位在福州森林公园举办现场宣传活动。   在现场,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宜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州专员办副专员宋师兰和志愿者一起向公众派发宣传材料和宣传品。活动现场还布置了内容丰富的保护野

    [阅读全文]

  • 来看野保工作者镜头里的美丽“精灵”

    [内容预览]

    | 2021/3/3 9:57:09
    2021年3月3日是第8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从今天起,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全国2021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帷幕。 2021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全球主题是“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与地球(Forests and livelihoods: sustaining people and planet)”,呼吁关注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森林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生计。

    [阅读全文]

  • 短视频展示“萌宠” 暗藏野生动物交易隐患

    [内容预览]

    | 2021/3/3 9:55:25
    本报见习记者肖琪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特别策划◀ 拿出手机,点开视频平台软件,一只非洲灰鹦鹉在笼子里唱歌的视频被推送到首页。很多网友在视频下方留言:“太聪明了。真萌啊。”继续往下滑动,小视频中又出现一只体型宛如小型猎豹的薮猫,霸气又可爱,这条视频点击量过百万,评论数过4000。 如今,在各类视频软件中,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个人展示炫耀自己的“萌宠”,也有

    [阅读全文]

  • 保护江豚,从未止步

    [内容预览]

    | 2021/3/2 10:10:18
    本报记者王珊 时隔30余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自发布以来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后的《名录》将长江江豚等65种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这一消息让众多野生动物保护研究者和行动者感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其中,也包括多年来为此奔走呼吁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 物种保护机制弊端亟待消除 早在2015年全国两会,徐旭东

    [阅读全文]

  • 绝迹多年的珍稀鱼群重现江湖

    [内容预览]

    | 2021/1/16 21:56:01
    本报记者朱智翔 晏利扬 通讯员郑璇真 杜羽丰 郑玲玲 漫步在冬日的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兰江边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天蓝水清。在岸边的小渔船上,新捕的大鱼在红色的鱼盆里活蹦乱跳。 几十年来,兰江水像坐过山车一样:从清莹秀澈、鱼翔浅底到水质浑浊、死鱼成群,再到如今的水产丰饶,绝迹二三十年的珍稀鱼群“重现江湖”,几经改变。兰江的“新生”是兰溪治水取得实效的缩影,也折射着当地发展理念的转变。 清污除垢水清清

    [阅读全文]

  • 云南发现舞花姜属植物新种

    [内容预览]

    | 2021/1/11 10:36:20
    新华社昆明1月6日电 据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消息,科研人员在该保护区开展极小种群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舞花姜属植物新种,将其命名为瑞丽舞花姜。相关科研成果1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杂志Taiwania上。 据介绍,2019年,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在保护区开展极小种群植物调查过程中,在瑞丽弄岛和莫里片区发现一种舞花姜属植物,该物种与之前

    [阅读全文]

  • 云南发现中国新记录植物大叶可爱花

    [内容预览]

    | 2021/1/11 10:33:43
    最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华南植物园与云南德宏州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合作开展极小种群植物调查,过程中,科研人员在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新亚种紫花黄药和一中国新记录种大叶可爱花。日前,这一成果相继在著名学术期刊《Taiwania》和国内核心期刊《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上发表,证明了紫花黄药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亚种,同时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大叶可爱花。 据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

    [阅读全文]

  • 为野生动物设置迁徙通道

    [内容预览]

    | 2021/1/11 9:59:40
    本报讯 全长148公里的阿勒泰—富蕴—准东铁路(以下简称“阿富准铁路”)阿勒泰至富蕴段近日正式开通运营。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为方便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减少铁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铁路部门在通过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时设置了34处野生动物通道。 阿富准铁路是北疆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95亿元。这段铁路中约有130公里穿越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

    [阅读全文]

  • 养护生态林 注重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20/12/3 14:50:12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管护管理工作会上获悉,经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4.85%提高到2019年底的29.6%。目前,北京市正在对151.4万亩共7000多万株林木开展精细化养护与管理。 据了解,北京目前已建成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市级、区级示范区共53处。通过修建小微湿地、悬挂人工鸟巢、补植食源植物等一系列措施,营建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同时,还

    [阅读全文]

  • 守一山碧绿 护万物生机

    [内容预览]

    | 2020/6/5 15:57:02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分布着大量大熊猫、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图为朱鹮。 付国栋摄   曹磊 肖颖 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孕育了众多的生物物种,是我国生物物种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的重要省份之一。 秦岭是世界上分布纬度最北的亚热带生物宝库

    [阅读全文]

  • 帕劳禁用威胁海洋生物的防晒霜

    [内容预览]

    | 2020/1/10 21:55:06
    本报综合报道 太平洋岛国帕劳(Palau)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使用含有对珊瑚和海洋生物有害成分防晒霜的国家。根据规定,从1月1日起,含有常见成份如氧苯酮的防晒用品不得在其国内使用或销售,违者将被处以1000美元,约合7000元人民币的罚款。 帕劳被称为潜水员的“原始天堂”,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防晒霜的消耗量在当地颇为壮观。帕劳总统汤米·雷蒙杰索(Tommy Remengesau

    [阅读全文]

  • 不被“看见”的草原围栏:对野生动物产生负面效应

    [内容预览]

    | 2018/11/16 18:28:42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如果去到青藏高原、内蒙古的草原,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到由铁丝制成的呈网格化的围栏,这是现代畜牧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在欧洲、北美等地,围栏同样是一种几乎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可正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和通用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人们反而不关心它的实际效应,仿佛这就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修建围栏真的是一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任何气候条件下都适用的畜牧业管理手段吗

    [阅读全文]

  • 麋鹿健康与栖息地生态监测指标公布

    [内容预览]

    | 2018/8/21 10:18:19
    20日召开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发布了麋鹿健康与栖息地生态监测指标,这是全国范围内的首次,为构建麋鹿种群健康数据库打下基础。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距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命历史,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麋鹿在我国曾广泛分布,上个世纪初在永定河畔灭绝。后在1985年8月24日回归中国并复育成功。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

    [阅读全文]

  • 中国黄牛哪里来?有3个血统来源

    [内容预览]

    | 2018/7/17 16:59:43
    新华社西安6月26日电(记者陈晨、姜辰蓉)中国的黄牛是从哪里来的?记者26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来自我国多家科研单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中国黄牛有3个血统来源,即东亚普通牛、欧亚普通牛及中国南方瘤牛。这一研究将为我国肉牛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该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团队与雷初朝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6月14日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合作单位包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阅读全文]

208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