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摄影师制作效果图片展现印尼绚丽海洋生物

    [内容预览]

    | 2011/9/17 9:50:30
    摄影师制作效果图片展现印尼绚丽海洋生物海星 珍珠飞燕鱼海葵斑拟单角鲀环刺棘海胆红色软体珊瑚和海蛇尾海蛞蝓  珊瑚石斑鱼海胆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的布纳肯海洋公园是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那里海洋物种极为丰富,美丽的珊瑚礁群、怪异的小丑鱼、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这种看起来像是X光照片的图像让人们见识了一种更加独特的海洋美景。图为一种鞍背长鼻鱼。

    [阅读全文]

  • 生态悲哀:活在泄漏石油中的动物

    [内容预览]

    | 2011/9/17 8:13:01
    去年,位居全球热词榜冠军的,是“漏油”二字,没错,指的就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两天前,美国政府刚公布了漏油事件调查结果,将事故归罪于英国石油公司和其它公司管理混乱,应对不力等,而距离事故发生,此时已隔17个月之久,漏油带来的影响,也依然在各方各面持续;别的先不谈,且看这场生态灾难,给哪些海洋生物带来深重影响,或许你能有更深感受。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海豚能分辨石油,然后小心翼翼地避开

    [阅读全文]

  • 百万巨型帝王蟹入侵南极大陆架

    [内容预览]

    | 2011/9/13 12:14:08
    帝王蟹入侵南极大陆架 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帝王蟹首次侵入南极大陆架    当前在南极捕鱼还属违法行为,不过也许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用来控制帝王蟹继续入侵的方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遥控潜艇在位于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米处的泥床盆地Palmer Deep,发现超过100万只巨型帝王蟹。这种外来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出现,可能是一场生态浩劫的最初迹象。  比利时根特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加剧喜马拉雅山冰川萎缩

    [内容预览]

    | 2011/9/9 13:19:11
    位于尼泊尔东部地区的AX010冰川。(自名古屋大学)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有三个喜马拉雅冰川在过去40年中不断萎缩,其中位于尼泊尔中部和东部低海拔潮湿地区的两个冰川未来很可能消失。  据《卫报》报道,研究人员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模型模拟发现,位于尼泊尔中部的亚拉(Yala)冰川和东部的AX010冰川在过去10年中的萎缩速度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有所加快。  日本名古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称人类碳排放远胜火山

    [内容预览]

    | 2011/9/9 7:37:20
    二氧化碳溶解在火山深处的岩浆中。随着岩浆喷发,二氧化碳也随之释放。自/法新社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日前一项分析显示,人类平均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实际超出火山喷发的135倍,也就是说,人类在不到3天的碳排放就抵得上全球火山整年的排放水平。  已从美国地质勘探局退休的火山学家特伦斯?格拉赫(Terrence Gerlach)表示:“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是否超过人类活动的排放,这是公众通过电子邮

    [阅读全文]

  • 美研究称北冰洋去年冰量创新低

    [内容预览]

    | 2011/9/7 14:11:12
     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冰洋海域2010年夏季最少冰量创32年以来最低记录。 冰面面积和冰面厚度是判定北极冰量的两个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冰面面积可借助卫星观测,实地测量冰面厚度则相对困难。 一些专家先前预测,北极冰面面积近几年来之所以大幅缩小,原因是在之前的几十年间,冰面不断变薄。 研究人员借助实际观测风、空气和海洋温度,建立模型,以预测北冰洋海

    [阅读全文]

  • 珊瑚可帮助人类抵御紫外线

    [内容预览]

    | 2011/9/6 15:00:41
    潜水员正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采摘珊瑚。(自BBC)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团队日前对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进行了实地勘察,希望以此能够揭示出珊瑚的基因及生物化学机理,从而利用其抵抗太阳光有害紫外线的特性,创制出对人类有益的遮光剂药片。  研究人员对濒危鹿角珊瑚进行了研究,采用合成复制的方法在实验室内找到抗紫外线的主要成分。研究小组计划开发防紫外线药片,人体试验有望不久能够启动。  在此之前,研究小组将先对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利用海豚研究与外星人交流通用语言

    [内容预览]

    | 2011/9/6 13:16:30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地球人类与哺乳动物及太空外星人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家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巴哈马群岛北部的一个大西洋斑点海豚群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交流的行为,希望能够以此为根据研究出一种地球人类与哺乳动物及太空外星人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目前,研究团队

    [阅读全文]

  • 松鼠为找坚果被卡相机镜头罩

    [内容预览]

    | 2011/9/6 13:14:17
    松鼠把头伸进镜头遮光罩里找坚果,结果被卡住了 松鼠费了老大劲儿终于把头拔出来了,可它还不消停,又伸着前爪试图把相机抬起来 松鼠睁大亮晶晶的眼睛、在相机上左看看右瞅瞅,似乎还没放弃找坚果的念头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月4日报道,乌克兰摄影师塔季扬娜·热列布佐娃近日在公园里抓拍到一只调皮松鼠为了寻找坚果差点被卡在相机镜头罩里的精彩照片。这只亮眼睛、长尾巴的松鼠藏好游客给的坚果后,又对塔

    [阅读全文]

  • 深海环境面临气候变化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9/2 13:31:55
    深海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气候变化。  据英国planetearth.nerc.ac.uk网站报道,最近研究发现,深海正遭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而且情况趋于恶化。科学家呼吁对深海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  深海是指200米深处以下的海域,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一半左右,是地球上的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和一块巨大的荒野。深海的平均深度约四公里,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接近11公里。  几百

    [阅读全文]

  • 渤海较大面积海底有油污 生态影响将长期存在

    [内容预览]

    | 2011/9/2 8:18:20
    在8月31日,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情况报告,并声称已完成了“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9月1日,国家海洋局组织现场核查和专家评估审查,并派出中国海监15船加入已在现场的海监船队伍,共同执行核查任务。  现场核查如何进行?核查需要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渤海受污染情况到底如何?本报记者随海监船进行了采访。  9月1日上午,山东省蓬莱市栾家口港海域浪高3到4米,风力7到8级。记

    [阅读全文]

  • 佛罗里达的礁石不能忍受寒流

    [内容预览]

    | 2011/8/31 13:45:39
    佛罗里达的珊瑚礁在2010年的严重冷水事件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死亡。(图片来源:Diego Lirman)  还记得佛罗里达在去年经历破纪录的寒流期间,因为冻僵了而从树上掉下来的的鬣蜥吗?迈阿密大学(UM)罗什斯提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佛罗里达的珊瑚数量也因为寒流而下降。  “它是一场大灾难,”文章第一作者、UM罗什斯提学院副教授Diego Lirman说。“上百年的珊瑚群在数天之

    [阅读全文]

  • 鲑鱼的生态家园

    [内容预览]

    | 2011/8/31 7:23:08
        8月2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南部塔尼郡,儿童在“牧羊人的山丘”繁殖中心喂养鲑鱼。     由于1958年修建泰布尔罗克水坝,使得在水坝之下的塔尼科莫湖水中产卵、繁殖的密苏里州特产棕鲑鱼和彩虹鲑鱼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了使鲑鱼繁殖生长的生态链得以延续,在水坝建设同期兴建了“牧羊人的山丘”鲑鱼人工繁殖中心。现在中心

    [阅读全文]

  • 瑞士科学家发现海豚使用海螺壳捕鱼

    [内容预览]

    | 2011/8/29 15:11:54
    澳大利亚鲨鱼湾,海豚叼着一个海螺壳游来游去  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人们很早就发现海豚是一种极其聪颖的动物,事实上海豚是人类确认的首个会使用工具的哺乳动物案例,而这次澳大利亚鲨鱼湾的宽吻海豚似乎准备再次证明这一点:它们竟然能使用海螺壳来捕鱼,并随后将捕到的鱼倒进嘴里吃掉,就像人们从罐子里倒出沙丁鱼一样。  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这里的海豚会使用海绵来找出隐藏在淤泥中的鱼,不过这次的海螺壳有点特别,因

    [阅读全文]

  • 亚马孙河流域存在大型地下暗河

    [内容预览]

    | 2011/8/28 8:48:36
    据新华社巴西利亚8月25日电(记者刘彤)巴西亚马孙地区实际上存在两条大河:除了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外,还有一条规模与之相当的河流,只不过它流淌于2000米至4000米的地下。    巴西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取得的这项成果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在刚刚闭幕的第12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上公布的。由于它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瓦利娅·哈姆扎所率领的研究团

    [阅读全文]

  • 科学家估算自然界共有870万个物种

    [内容预览]

    | 2011/8/25 15:29:35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3日报道,根据科学家对全球物种的最新推断,自然界一共存在大约870万个物种,他们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估算。 但这些物种中的绝大多数还未被归类,把它们逐一记录将需要1000多年时间。 物种数量的推测基于对“生命系谱”上各种分支间关系的研究。 科学家还在学术杂志上警告说,许多物种在被人类研究前将会灭绝。 虽然地球上的物种数量看

    [阅读全文]

  • 布达佩斯高温,动物避暑有招

    [内容预览]

    | 2011/8/25 11:12:17
    8月24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动物园的一只猩猩用纸箱给自己遮阳。当天,这里的气温达到38摄氏度。 新华社/路透  8月24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动物园的饲养员给大象喷水降温。当天,这里的气温达到38摄氏度。 新华社/路透  8月24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动物园的一只北极熊游泳乘凉。当天,这里的气温达到38摄氏度。 新华社/路透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驱使动植物远离赤道向两极迁移

    [内容预览]

    | 2011/8/25 8:03:33
    科学家在对近1400个物种进行全面调查后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驱使动物和植物远离赤道地区向高地与两极迁移,以躲避气候变化后出现的温度上升。  据英国《独立报》日前报道,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这份研究结果显示,物种向两极地区迁移的平均速度比先前预计的快三倍,而生物向山坡高地迁徙的平均速度则是以往预测的两倍。  参与研究的英国约克大学教授克里斯?托马斯表示,可以毫无疑问地证明,气候变化是导致这种大规模迁

    [阅读全文]

  • 土壤排放的亚硝酸帮助空气自净化

    [内容预览]

    | 2011/8/24 18:08:31
    大气中的亚硝酸来自何处?德国美因茨科学家对这个反应箱中土壤样品及空气间的气体交换进行研究。(图片来源:Su,马普化学所)  富营养化从多个方面破坏环境。出人意料的是,氮肥也可能对环境有益。甚至造成森林死亡的酸性土壤也有其正面影响。德国美因茨马普化学所生物地球化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氮肥间接加强了大气的自清洁能力。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在施过肥的土壤中形成亚硝酸并排放到大气中,土壤酸性越强形成和释放的亚硝

    [阅读全文]

  • 英国今春干燥导致秋叶早黄

    [内容预览]

    | 2011/8/24 7:27:28
    现已发红的秋叶。(自《卫报》)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近日表示,由于今年春季炎热干燥,与往年相比,许多植物提前好几个星期就换上了“秋装”。  据英国《卫报》报道,该学会称,今年土壤从春季开始就一直很干燥,这导致枫树、榛子树、枫香和金链树等早早地就呈现出了秋天的色彩。在萨里郡威斯利的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园,树叶已经开始变黄,有些还透出红色和褐色色调。苹果树和梨树的果实提前数周就开始成熟了,秋季覆盆子和山楂等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