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绿色经济的新时代

    [内容预览]

    | 2016/2/8 23:51:08
    作者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而放鞭炮则一直是这一节日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活动,没有“之一”。然而,您是否觉得今年所燃放的烟花爆竹比往年要更少些?在城市里的人们,可能感受得会更为明显。在笔者看来,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并非意味着年味儿比过去淡了,而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  燃放烟花爆竹所形成的环境污染

    [阅读全文]

  • 用最严法治观耕好生态田

    [内容预览]

    | 2016/2/6 7:17:50
    张玉胜  日前,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了2015年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个城市和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个城市。  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的健康福祉,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对于7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实施全天候的自动监控和制度性的评价排序,旨在以点带面地展现我国整体空气质量状况,并力求通过好与差的优劣对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以推

    [阅读全文]

  • 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提档升级

    [内容预览]

    | 2016/2/6 2:10:41
    2016年1月28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规程》共七章35条,分别是总则、规划和实施、技术评估、考核验收、监督管理和附则,明确了工作原则、工作对象、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是下一步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重要准则。通过印发《规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十三五”及今后

    [阅读全文]

  • 强化顶层设计 体现提档升级 考虑区域差异

    [内容预览]

    | 2016/2/6 2:09:0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地以市、县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1月28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打造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指标》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分别设置38项(示范县)和35项(示范市)建设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达到国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第20个世界湿地日

    [内容预览]

    | 2016/2/2 6:00:38
    刘效仁  2016年2月2日,是全球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  当此之日,我始终难以释怀的是前几日读到的一张图片,还有那略显悲怆的标题——《鄱阳湖还要防火!——直面中国“水困局”》。由(2016年1月19日)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图片显示,江西省星子县鄱阳湖边, “草原”风光已经取代碧水连天,远处有牛群吃草。近处的湖水则只有浅浅的一线。“冬季到湖区看草原”甚至成了

    [阅读全文]

  • 专家谈农业环境生态问题:化肥残留等问题较严峻

    [内容预览]

    | 2016/2/2 4:52:04
    近日,备受关注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农业环境问题再次被提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公开表示。  这意味着,如果不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明显的

    [阅读全文]

  • 环保执法要硬起来

    [内容预览]

    | 2016/2/1 6:24:47
    在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一年多的今天,居然还有企业拒不执行环保处理决定,匪夷所思。  四川省的这几家违法排污企业胆敢如此肆无忌惮跟当地的环保部门叫板,其中有企业执迷不悟方面的因素,估计也与长期以来环保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及环保执法不严有关。环保部挂牌督办这4起环境违法案件给排污企业“惯性思维”敲响了警钟:环保执法再也没有后门可走,违法必将受罚。  让环保执法严起来、硬起来,环境主管部门严格履职尽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应排除“四种误区”

    [内容预览]

    | 2016/1/27 22:30:36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广为人知。但现在有些观点认为,绿色发展是要放弃经济增长,甚至牺牲一部分群众的权益。这其实陷入了误区!  绿色发展,并非舍弃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要在优化环境的同时释放促进增长的新动能。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物质财富都为人们所需要。虽然当前人们对优良环境的需求愈发强烈,但中国的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尚有数千万人没有脱离贫困,经济还需保持中高速增长。绿色和增长也并

    [阅读全文]

  • 以林业快速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6/1/27 18:19:04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从全球来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森林面积在减少,水土流

    [阅读全文]

  • 常纪文:做大做强环保新格局

    [内容预览]

    | 2016/1/26 18:43:52
    常纪文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为落实中央有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神,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共同但有差别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主体功能区开发,促进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是《意见》

    [阅读全文]

  • 沈国舫院士:生态修复 土地整治不可缺位

    [内容预览]

    | 2016/1/20 22:23:25
    “生态修复”这个词出现在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正式文件上,引起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前用得比较多的是生态保护、生态恢复重建和生态建设,那么生态修复和这些概念有什么关系和差别?生态修复是生态恢复重建中的一个过程,它比生态保护更具积极含义,又比生态重建更具广泛的适用性。生态修复既具有恢复的目的性,又具有修理的行动意愿。那么,是否可以用生态修复来取代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呢?笔者认为并不行,

    [阅读全文]

  • 别让包装垃圾阻挡快递脚步

    [内容预览]

    | 2016/1/18 18:43:37
    熊孟清  “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快速崛起与发展。2015年上半年,广州市日均快递包裹数量高达447万,并以43%的速率递增。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快递包装垃圾迅猛增加,快递包装垃圾成为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因素和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之一。  2015年上半年,广州市中心六区日均混入清运生活垃圾的快递包装垃圾重量高达1600余吨。快递包装垃圾占到清运生活垃圾的15%,增量占到清运生活垃圾增量的93%

    [阅读全文]

  • 红火春节“绿色”过

    [内容预览]

    | 2016/1/18 18:20:28
    就生态环境而言,放鞭炮污染空气、制造垃圾和噪音,还容易埋下火灾隐患。少了放鞭炮这一样,美好的中国年还有更丰富、更绿色的“年味儿”  又是腊八粥飘香的日子,老话儿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新年的脚步近了,回家的心更急切。你盼着回家那一桌团圆饭、转动的擀面杖、圆圆的饺子皮儿……也许还会想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和满地的红纸屑。但是,今年过年咱少放点鞭炮,可以吗?  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放鞭炮的弊端不言自明:污染

    [阅读全文]

  • 绿色低碳不应是现实的无奈之选

    [内容预览]

    | 2016/1/12 20:36:42
    在采访新能源汽车时记者发现,不少购车者是出于不限行、好摇号等现实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主动选择的并不多,甚至有车主表示,觉得新能源汽车开起来有点“low”。这一方面体现出政策引导日见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产品技术的障碍逐渐被跨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成为当务之急。  绿色低碳,不应是无奈的现实权衡,而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当青山绿水不再,当雾霾成为每个人的呼吸之痛,与其抱怨,与其“等风来”,不如

    [阅读全文]

  • 用好环保约谈这把利器

    [内容预览]

    | 2016/1/8 19:50:00
    作者:张 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环保政策元年,也是环保约谈“爆发”年。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环保约谈的节奏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约谈了长春、沧州、临沂、承德、驻马店等15个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与此同时,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对28个市县进行约谈,对19个市县实施区域环评限批,对督查中发现的176个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何为环保约谈?20

    [阅读全文]

  • 该让传统生态智慧和技术显身手

    [内容预览]

    | 2016/1/8 17:35:52
    本报记者 王卉“多年来所进行的生态建设,不完全都是在做好事,有正效应为主的,有正负效应兼具的,有的则是负效应为主的。后者如多年来盛行全国的‘化妆式绿化’,不仅生态服务功能甚微,还须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日前,在京举行的 “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共赢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豫秦如是提醒。宋豫秦表示,我们天天在呼喊创新的时候,其实也在忽略历史遗产的时代价值。比如我国

    [阅读全文]

  • 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值得探索

    [内容预览]

    | 2016/1/7 7:49:57
    为改善空气质量,湖北与山东日前分别打出一记重拳。《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规定,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每立方米超标1微克按照30万元的系数进行补偿;《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则提出,把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从20万元提高为40万元。  2011年起,由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组织、每年安排补偿资金5亿元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各方约定,

    [阅读全文]

  • 加强环境分区管治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内容预览]

    | 2016/1/6 0:03:08
    陈雯 孙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6个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其中之一。建议明确指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实际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就已经由国务院印发实施,规划中明确了推进形

    [阅读全文]

  • 解读2015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合力解决"雾霾恶循环"

    [内容预览]

    | 2016/1/5 23:05:46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5日讯(记者 杨淼) 新年伊始,京津冀新年的打开方式不是蓝天白云,而是“爆表”雾霾,灰黄色的天空让市民心中倍感不悦,昨日(1月4日),久违的风吹散了新年的第一场霾,北京、天津、河北多地迎来了新年后的首个蓝天。  而就在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中强调要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京作为重点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

    [内容预览]

    | 2016/1/5 19:20:02
        中国环境报记者童克难     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规划》的提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意义?京津冀三地在落实目标方面有哪些困难?《规划》对于三地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相关专家就以上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nbs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