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用法律来保障生态葬中纪念亲人的权利

    [内容预览]

    | 2016/4/4 10:22:00
    生态安葬,也称绿色安葬,是指通过树葬、花坛葬、海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实现土地资源合理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观念难转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我省不少地方生态安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4月3日《大众日报》)  生态安葬已经提倡了很多年,目前,多数地方的生态葬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以山东省为例,全省生态安葬率仅为20%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像广东省,“十二

    [阅读全文]

  • 森林采伐:不可“滥”也不应“拦”

    [内容预览]

    | 2016/3/22 21:16:36
    本报记者 王卉过去一些年在东北、西南和秦巴山区一度出现的大规模砍伐天然林的现象,在“十三五”期间将不会重演。日前,《国务院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批复》发布。这是时隔5年国家林业局再次审核确定的全国年森林采伐限额。“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对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进一步降低木材采 伐量,是这一采伐限额最显著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赵士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阅读全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委员:扶贫要“生态保护+产业发展”

    [内容预览]

    | 2016/3/8 20:41:21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在调研中发现,为了避免走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一些地区探索出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方式。这种“生态扶贫”模式值得继续探索和逐步推广,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李蓝委员认为,扶贫不仅要变输血为造血,还要变常见的工业扶贫为绿色扶贫,让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他调研发现,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

    [阅读全文]

  • 秦大河: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煤是造成雾霾主要原因

    [内容预览]

    | 2016/3/7 18:20:37
    3月7日(星期一)15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回答记者提问。  京华时报记者:各位尊敬的委员你们好,我是京华时报记者。提问秦大河委员,大城市污染源有很多模棱两可的说法,请问雾霾成因是什么?汽车

    [阅读全文]

  • 信息化亮点带来哪些启示?

    [内容预览]

    | 2016/3/7 18:17:38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丽莉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多部分都涉及了信息化建设。在报告“十二五”成绩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加深”,在提到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时,指出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这些都为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提出“十三五”必须着力把握好3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强调要“

    [阅读全文]

  • 赋予发展绿色调

    [内容预览]

    | 2016/3/4 20:17:13
    五年规划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因为要为未来发展定调,每次都尤为引人关注。从已有的信息判断,绿色将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两会热词,也将成为整个“十三五”发展的总基调、主色调。  发展,从来都是有“颜色”的。我们之前常听到的,有灰色发展、黑色发展、褐色发展。这些表述,虽各有侧重,却也有共同指向——高污染、高消耗,重发展、轻保护。今天,我们正致力于赋予发展另一种颜色——绿色。  这是一场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

    [阅读全文]

  • 赵其国院士:功能农业扶贫大有可为

    [内容预览]

    | 2016/3/2 16:50:39
    日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2016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趋势分析会”上,赵其国院士应邀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他高兴地指出:“功能农业作为一项新兴农产品增值技术,在扶贫开发上大有可为。”为了实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央政府战略性决定2020年实现全部7000万人的脱贫目标。由于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担负着解决近4000万人脱贫的任务。而贫困地区主要还是发展农业,在过去光伏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

    [阅读全文]

  •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

    [内容预览]

    | 2016/3/1 17:33:34
    ◆刘应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生态环境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准筹划和准确把握城市绿色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

    [阅读全文]

  • 钱易:绿色发展须用好水资源

    [内容预览]

    | 2016/2/29 18:33:2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的自然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是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其次是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约有5.5亿人口生活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不少城市面临缺水甚至严重缺水的困境。黄河、淮河

    [阅读全文]

  • “环保拖累经济”是伪命题

    [内容预览]

    | 2016/2/26 22:41:40
    新华社记者李建国、刘怀丕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背景下,个别地方出现“环保拖累经济”的议论。有些甚至通过降低环评门槛,将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乔装打扮重新上马。这种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要毫不动摇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和底线,经济下行压力再大,也绝不能放松“环保阀门”。  不可否认,当前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确实给一些地区经济造成局部影响,甚至带来阵痛。例如钢铁大省河北,坚持铁腕压减产能,截至2015年

    [阅读全文]

  • 新环保法不仅要“牙尖”还要“齿利”

    [内容预览]

    | 2016/2/23 14:55:07
    贡晓丽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版《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新环保法扬“齿”立威、铁腕治污,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然而新环保法在实施中,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2015年环保部非常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在网上流传一句话“部长喊你谈话”,就是部长约谈地方主要负责人,针对他们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要求他们提出整改方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惠民增利

    [内容预览]

    | 2016/2/20 1:35:31
    浙江铅蓄电池行业自2011年提升环保标准,淘汰了82%的企业,全行业生产总值不降反升,较整治前增长41.3%,利润增长75%。在18日举行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以此为例指出,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回答这一重大

    [阅读全文]

  • 每一个人都该有一个“绿色梦想”

    [内容预览]

    | 2016/2/20 1:29:32
    作者:邓子庆  海南万宁兴隆热带花园是一片生命力旺盛的热带雨林,在这里,人们可以重新欣赏到最原始的森林状态,尽情感受植物的呼吸。这万亩森林是老华侨郑文泰盛放他“绿色梦想”的地方。2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郑文泰变卖亿元家产,抵却市场大潮的一切诱惑,付出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辛劳。现在,大批面临灭绝命运的植物在兴隆得到迁地保护、繁殖并形成群落,有一长串的数据可以证明,琼岛一半以上的原生物种都可以在这里

    [阅读全文]

  • 应科学客观理性认识大气污染治理

    [内容预览]

    | 2016/2/20 0:58:26
    去年入冬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响,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雾霾成因到底是什么?引发雾霾的大气污染物是否得到有效治理?排污企业是否受到有力监管?近期,与雾霾相关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近日所谓的“雾霾真相”的言论,对公众的认识造成了误导。笔者认为,对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的措施与路径、进展与成效,必须有科学、客观、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气污染

    [阅读全文]

  • 环保部门能为化解过剩产能做什么?

    [内容预览]

    | 2016/2/20 0:54:5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期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中,第一项就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明确要求各地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同时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在新的一年,各地环保部门应积极围绕国家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借势造势,为地方党委、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当好参谋助手,主动作为,力争今年在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阅读全文]

  • 改变就是一种养成

    [内容预览]

    | 2016/2/18 18:52:37
    一种习惯的养成,在于点滴的改变。环保意识并非一日养成,“限塑令”的实施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轻言放弃。  “限塑令”效果不明显,反而让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实施七年的“限塑令”,最近备受质疑。  “限塑令”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其落实与否,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限塑令”实施以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据统计,7年来,累计少用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地方,

    [阅读全文]

  • 环保治理不能“厚”城市“薄”农村

    [内容预览]

    | 2016/2/18 17:29:34
    梳理一下清远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各种资源大多数向城市倾斜,环境保护和治理也不例外。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环保投入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治理趋于改善。而农村环境治理却经常受到忽视,环保资金大多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缺乏污染治理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加之近年来一些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工业污水、工业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高,所产生的粉尘、废水、废气、废料,进

    [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主动选择

    [内容预览]

    | 2016/2/17 19:29:16
    本期嘉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当我们面临艰难而重大的抉择时,很多人喜欢引用美国诗人佛罗斯特多年前所作的《林中路》的诗句。  站在气候变化的岔路口,李俊峰承认:“

    [阅读全文]

  • 环保,不妨从循环利用快递纸箱做起

    [内容预览]

    | 2016/2/16 1:32:12
    现在人们喜欢网购,但收到货品后,一堆的包装纸箱却成为了鸡肋。扔掉有点可惜,卖给收废品的又不值几个钱,要是等攒多了一起卖,家里也没地方存放。另外,把快递纸箱一扔了之,方便是方便,但却增加了城市的垃圾量;如果卖到废品回收站,最终这些纸箱只能被打成纸浆,好端端的一个纸箱只使用一次,也不经济环保。   为此,有的电商推出了快递纸箱回收的活动。快递员在送货的同时回收纸盒,并给客户一定的积分优惠,积分则可以用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是时代潮流

    [内容预览]

    | 2016/2/8 23:55:18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也曾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总书记语录,从中学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