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内容预览]
| 2016/6/6 9:29:28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余池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增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笔者认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三大机制。 建立环保约束的倒逼机制。对于传统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要强化环保约束,倒逼企业向绿色转型。严格落实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如按日连续处罚、责令[阅读全文]
-
让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发挥更大效能
[内容预览]
| 2016/6/2 9:38:58森林生态补偿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度,对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实现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着深远意义。作为一种绿色发展的新型管理制度以及生态扶贫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自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一步推进这项制度的实施,使之发挥更大效能,应重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确立多种补偿方式。生态保护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根据“[阅读全文]
-
美丽环境也是生产力
[内容预览]
| 2016/6/2 9:33:20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最终还要走市场化的路子。美丽环境也是生产力,人流就是资金流,让群众和市场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推动更多的偏远地区走出一条新路来5月末的新疆,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博尔塔拉州赛里木湖畔的环湖自行车赛引来数千游客,附近温泉县的宾馆更是一床难求。靠近边境的小城,发展相对缓慢。可由于没有重工业污染,这里也保存下了秀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族风情。不过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让农民仅能糊口,离富裕[阅读全文]
-
透视“土十条”八大关键词
[内容预览]
| 2016/6/1 15:59:03◆本报记者史小静 岳跃国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揭开了神秘面纱。至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均有了路线图。综观10条35项措施,一些关键词颇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 1 强基固本 与“大气十条”“水十条”注重谈措施不同,“土十条”更加注重谈建设,强化部署基础性工作的特点尤为突出。 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阅读全文]
-
专家解读土十条:我国土壤环境管理基础十分薄弱
[内容预览]
| 2016/5/31 23:27:24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蒋琪)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筑牢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3个“十条”的编制工作。其中,《大气十条》、《水十条》分别于201[阅读全文]
-
“土十条”有哪四大看点?
[内容预览]
| 2016/5/31 23:22:43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 邓琦)历时3年,继“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土十条”正式出台。5月31日下午,国务院正式向社会公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全文。“土十条”提出10条35款,共231项具体措施。针对当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土十条”提出以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坚决守住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看点1: 2020[阅读全文]
-
环保考核需引入第三方
[内容预览]
| 2016/5/19 11:24:36广东省清远市日前公布了2015年度环保考核结果。实施这次环保考核的是没有隶属关系、拥有权威专业技术的第三方。考核结果不仅要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报告,也要向媒体和市民公开。清远市政府指出,今后要强化第三方考核问责奖惩机制,以此促进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提升。 无独有偶,去年环境保护部对安阳摘牌解限进行开放式验收,专家、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一起参与,验收公开,结果公开,还对安阳下一阶段环[阅读全文]
-
发挥环保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容预览]
| 2016/5/17 9:10:57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资源环境政策、绿色低碳经济、改革转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三农”问题等。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怎样体现满足生态环境需要这一[阅读全文]
-
重点领域明确 职责任务清晰
[内容预览]
| 2016/5/17 9:04:36◆本报记者赵娜 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总体来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七大领域的重点任务。针对《意见》的出[阅读全文]
-
森林城市建设关系国计民生
[内容预览]
| 2016/5/10 9:11:23本报记者 彭科峰“目前,我国的森林城市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经过三五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推进和建设,一定会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近日,中国林科院党组书记叶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作为国内森林城市建设专家,叶智也是森林城市最早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叶智说,最早提出森林城市时,国内有一些专家对此不太理解,并认为和园林城市有重复,“但事实上两[阅读全文]
-
生态转型往哪儿转
[内容预览]
| 2016/5/10 9:10:06■本报记者 王卉“当原有的经济模式运行接近极限或进入拐点,各类经济主体原有的惯性依赖亦需逐步放弃。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其产品服务,需要整体转往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技术路径。”日前,由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在京主办的2016世界地球日生态论坛上,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韩孟如是表示。以“生态转型与绿色创新”为主题的此次公益论坛上,很多专家提出了建议。生态农业是世界大势社科院数量经[阅读全文]
-
环境时评:农村环保多用乡村智慧
[内容预览]
| 2016/5/9 10:43:22让村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要尊重农民的生活经验,用他们可以理解、能够接受、便于实施的方式去推进 “会烂”和“不会烂”,这样接地气儿的分类方式,让垃圾分类工作在浙江4500个村庄得到扎实推进——“会烂”的发酵堆肥,“不会烂”的再看能不能换钱。如此,运往垃圾处理厂的垃圾越来越少,村子却越来越干净,“乡村智慧”的效果立现。 相比于城市而言,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设施基础较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阅读全文]
-
常纪文:督察具有高度政治严肃性和权威性
[内容预览]
| 2016/5/4 9:31:52本报记者谢佳沥5月3日北京报道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今日向河北省反馈督察情况。如何看待此次督察反馈?反馈情况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 “从总体情况来看,此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开展环保督察,既肯定了其近年来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的成绩,也尖锐精准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辜负中央和各方的期望。”常纪文说,[阅读全文]
-
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6/4/28 9:25:44本报评论员 第十八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4月27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中日韩三国就各自环保领域的最新政策与进展,以及全球和区域环境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通过了联合公报,并积极落实第六次三国领导人会议精神,签署了《中日韩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合作网络谅解备忘录》。作为承载三国环境合作的主要机制,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的召开,促进了交流,达成了共识,为深化三国环保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是东北亚地区重[阅读全文]
-
推动点源环境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内容预览]
| 2016/4/26 9:39:18宋晓晖 蒋春来 雷宇 我国正处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初期阶段,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部署要求,2016年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的火电行业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火电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工业污染源领域防治的重点。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火电行业纳入到总量控制管理体系,目标单列,实施全口径管理,为全面开展规范化、定量化、精细化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打下[阅读全文]
-
精心设计健康流域环保路线图
[内容预览]
| 2016/4/22 16:48:20张修玉 流域环境质量与生态安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要紧紧围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改善流域环境质量,推动人类活动与健康流域相互平衡适应的良好实践。 一是设计健康流域的导向图,制定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系统规划流域环境保护方案,实施流域污染全过程控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推进河长制,制定以流域经济产量与产值为基础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与入河量控制规划。制定“水十条”提出的以水环境质量达标为[阅读全文]
-
陈能场: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内容预览]
| 2016/4/20 17:30:52■陈能场在今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透露,“土十条”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土壤污染修复的时代或许将很快到来。但随着农田污染修复的开展,一些现实问题慢慢浮出水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解决,这里仅列举几例。农田污染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问题污染农田要治理,治理效果的评估方法急需解决。不同治理技术的效果评价标准固然不同。但是,目前很多治理项目的效果标准设置乱象丛生。以降低土壤重金属[阅读全文]
-
夏光:长缨在手缚苍龙
[内容预览]
| 2016/4/20 11:41:25夏光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人们更加关切如何补齐生态环境这个短板?4月19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作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示了“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承上启下,鼓舞人心。“十三五”是环境保护决战之期和转折之期,任务艰巨,前景可待。 日益增强的环境保护国家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阅读全文]
-
从承诺到行动
[内容预览]
| 2016/4/14 10:23:47▲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 ▲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创绿中心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白韫雯 ◆本报记者郭婧 编者按 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参加核安全峰会期间,中美发布《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中美两国继2014年11月和2015年9月之后发布的第三个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声明》中的相[阅读全文]
-
植树不仅是技术活儿
[内容预览]
| 2016/4/13 10:30:56◆夏莉 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单位组织一批人,或者是和几个好朋友,带上树苗,扛上铁锹,找个山坡,挖个坑把树栽好,培好土浇好水,然后就可以坐等绿树成荫了。 如果您这么想,那么未免把植树看得太简单了。实际上,植树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科学。 植树讲究因时因地,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气候条件,要求的树种也不一样。以前北京植树,经常是从山西、河北选苗。山地的苗拉到平原来栽,阴坡到阳坡,高海拔到了低海拔,[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