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议中前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内容预览]
| 2015/9/8 22:53:33●针对现实存在的突出大气污染问题,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体现了立法修订的必要性。 ●立法遗憾在所有的立法中都不可避免。因为平衡利益和观点弥合有难度,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还是存在一些遗憾。 ●立法修订到此程度,已经不易。雾霾污染防治不等人,防治雾霾急需法律手段和工具。基于这一点,应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成果还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它是一部符合实际需要的专项[阅读全文]
-
绿色化不是简单的绿化
[内容预览]
| 2015/8/9 23:19:56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绿色化”概念。人们对绿化很熟悉,对绿色化则还有陌生感。根据中央精神和理论研究,绿色化显然不是简单的绿化,而是要将绿色融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简而言之,绿色化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 如果说传统工业化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棕色化”发展,那么,经济发展新常态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阅读全文]
-
马骏:我国亟须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内容预览]
| 2015/8/4 19:58:58“预计未来我国每年需要两万亿元绿色投资,这将占到GDP的3%,覆盖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等各领域。但财政预算每年只能拿出3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约占总投入的10%~15%,其余85%~90%需要民间出资。”在日前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经济成本后表示,我国亟须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体系来激励和引[阅读全文]
-
专家:全球生态系统恶化未遏制 自然保护区应避免成生态孤岛
[内容预览]
| 2015/7/23 17:45:46中新社青海玉树7月22日电 (张添福)22日,在青海玉树召开的中国五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作会议上,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表示,虽然全球对生态保护投入了大量资金,设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但是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未遏制,未来自然保护区应避免成为“生态孤岛”,应尝试建立协作机制。 雷春光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为保护生态,相继签署了20多项政府间的生态保护公约,“全世界每[阅读全文]
-
人要最方便才是生态城市 专家解读城市“双修”
[内容预览]
| 2015/7/3 0:17:49街心公园的奇花异草、改弯取直的河流、雄伟的拦河大坝……这些我们认为再正常不过的风景,在他眼中,竟然是病态的! 这些对自然的人为改变,在他看来,就如封建时代把妇女的双脚裹起来,是一种戕害。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是一位有名的“大脚”教授,主张解放人为的病态“小脚”,倡导“大脚革命”,还城市以[阅读全文]
-
专家:“国家自主贡献”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
[内容预览]
| 2015/7/2 4:31:33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 2015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以下简称自主贡献),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阅读全文]
-
吴昌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大国担当
[内容预览]
| 2015/6/29 0:24:07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魏博)6月26日至28日,“爽爽的贵阳”迎来年度盛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四千余名嘉宾齐聚“绿色贵州”,共同探讨全球绿色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议程等。论坛召开期间,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国家级绿色新区发展联盟执行秘书长吴昌华女士接受了记者专访,就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彰[阅读全文]
-
良好生态是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
[内容预览]
| 2015/6/29 0:17:4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于6月26日至28日在贵阳召开,再次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面对社会公众的高度关切,国家已经对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了“顶层设计”。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今年5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更是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阅读全文]
-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5/6/22 22:09:39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李裴的题为《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的文章:当前我们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走好经济技术与社会能力双提升的绿色发展之路。 走绿色发展之路,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努[阅读全文]
-
环保制度因有效执行而有公信力
[内容预览]
| 2015/6/21 0:23:49环保执法终于“动真格”了,因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存在突出问题,日前,环保部开出多项罚单,公开处罚4个地级市及27家企业,涉及多家央企。其中,河北秦皇岛、辽宁营口、湖南张家界、山东滨州以及两企业被区域限批,25家企业被挂牌督办。制度因为得到有效执行而拥有公信力。对地级市亮剑,把鞭子抽向央企,并以暂停审批相关建设项目作为重罚手段,如果整改不到位,相关责任人就要被监察部门问责——环保部如此执法“很给力”,[阅读全文]
-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一带一路”可带来经济与绿色双重改善
[内容预览]
| 2015/6/21 0:04:01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周锐)美国环保协会总裁Fred Krupp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为许多人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前景,“我相信它也可以成为环境改善的推进器”。 他表示,中国多年来在环境治理中所得到的经验能够让许多国家获益,而对这些经验有着深刻了解的中国民间组织可以积极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播下环境与发展的种子。 美国环保协会创立于1967年。从上世纪80年[阅读全文]
-
民间环保人士称中国乡村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
[内容预览]
| 2015/6/6 22:39:02新华网洛杉矶6月6日电(记者 张超群)北京地球文化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6日受邀在第10届世界怀特海大会暨第九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她也成为本届大会唯一一位发表主旨演讲的中国参会者。 廖晓义1996年创建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在中国推广环保意识,推行环保行为。2000年,她获得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 会上,廖晓义分享了她的生态文明实践。2008年,54岁的廖晓义和[阅读全文]
-
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专家建言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5/6/5 17:47:33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陈炜伟、赵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在国务院新闻办3日举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吹风会上,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要把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源头转变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 生态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专家分析,经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我国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资[阅读全文]
-
绿色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内容预览]
| 2015/5/24 18:34:17■绿色的不断消失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危机:土地沙化、水荒、生物多样性锐减……树立绿色理念,处处尚绿、时时护绿、人人植绿,才能共享绿色生活 中央最近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为“新五化”。 全面践行绿色化,首要的是要树立绿色理念。由于人们缺乏绿色理念,自然生态中的绿色[阅读全文]
-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内容预览]
| 2015/5/17 0:31:56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只有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尽情享受生态文明生活的愿望才能逐渐成为现实。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从内涵来讲,生态文明理念既吸纳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阅读全文]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内容预览]
| 2015/5/8 18:34:20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观点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人类文明都不可能脱离这条社会发展的普遍定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类环境宣言》中写道[阅读全文]
-
用改革和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添动力
[内容预览]
| 2015/5/8 0:49:06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取向,强调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把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扭住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为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关键性的着力点和动力源。 生态文明[阅读全文]
-
打造生态环境的“生命共同体”
[内容预览]
| 2015/5/6 22:56:32唐 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阅读全文]
-
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与经济双赢的解决方案
[内容预览]
| 2015/5/1 16:53:30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集聚工业生产的作用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然而,工业园区也往往会成为环境污染的高发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0年前后出台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等指导性文件,以此规范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后,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以及丹麦卡伦堡样板的出现,美国、荷兰、英国、日本和韩国等纷纷效仿并制定相关规划,自觉地推动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转型,使生态工业园区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蓬勃之[阅读全文]
-
环境问题必须依法治理
[内容预览]
| 2015/4/20 22:04:52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治理环境污染明确了一系列量化目标,凸显政府切实整治环境问题的决心。围绕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热点,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周建。 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 半月谈记者: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