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摩梭家园:泸沽湖 怎样保护这盆没被污染的清水
[内容预览]
| 2009/11/8 21:50:18泸沽湖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水质达到Ⅰ类标准的高原深水湖泊。面对每年数十万涌入景区的游客,对于这盆没有被污染的“清水”来说,保护远比治理更重要 守望摩梭家园 日期作者来源位于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四周森林茂密,湖水异常洁净,最大透明度可达12米, 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水质达到Ⅰ类标准的高原深水湖泊。 郑劲松供图 ◆中国环境报 记者郑劲松 这是一个远离喧哗、未被污染的湖泊,宛如一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阅读全文]
-
北京上调水价要算好几笔账
[内容预览]
| 2009/11/8 10:29:57北京水价要上调的消息再次风生水起。媒体报道称,北京近期将就此召开听证会。但此前有关北京一直缺水和自来水处理成本高的舆论,则预示着此次北京水价上调几成定局,听证的关键或不在于是否涨,而在于涨多少。 在此不想议论公众对听证会“逢听必涨”的某种反感,不想过多叙述公众对于中国城市自来水面临全面上涨趋势的担忧,也不想就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导致水价新一轮上调而对北京上调水价进行某种猜测。具体到北京自来水价[阅读全文]
-
孙佑海:应继续坚持公约及议定书确定的基本框架
[内容预览]
| 2009/11/6 10:07:31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我们一再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了法律基础,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普遍性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应当坚持以公约和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和有效框架,其他的多边、双边对话机制应该作为对公约和议定书的一种补充,而不能走另外的一条路。 即将于今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阅读全文]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战略
[内容预览]
| 2009/11/5 11:36:24今天我将就低碳经济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第一个问题我想讲一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胡主席在气侯变化的峰会上提到,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国家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侯变化国家方案》,并且明确提出各项约束性指标。从2006年全球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居前十位的国家的情况来看,中国是排在了第一位,美国排在第二位,俄罗斯排[阅读全文]
-
“空气污染指数”需要增加三项指标
[内容预览]
| 2009/11/3 9:21:07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针对我国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空气污染指数”这一概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今天对记者表示,我国目前的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已无法准确描述空气污染现状,至少需要增加三项新的检测指标。 唐孝炎说,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每天都会公布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各城市检测空气污染数据时,只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作为依据,其他指标则没有包括在内。这个[阅读全文]
-
生态良好才能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09/10/30 12:02:42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县之本,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之路。近日海南日报的一则报道《绿水青山自风流——海南白沙科学发展纪实》读来令人振奋,给人以很多有益的启示。 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与效果。行动的正确,缘于思想的清醒。白沙黎族自治县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实[阅读全文]
-
健全流域管理制度 让湖泊休养生息
[内容预览]
| 2009/10/28 16:40:51和谁对话? 王浩,1953年8月生于北京,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为什么对话? 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淮河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今年11月2日,即将召开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让湖泊休养生[阅读全文]
-
切记"不以善小而不为" "减排"就要从我做起
[内容预览]
| 2009/10/28 13:28:10通过采用一些人们熟知的方法,美国人在未来10年可将温室气体排放削减7%。 开低油耗汽车,为屋顶隔热,以及安装节能灯泡……这些你可能都有所耳闻,但落实到每个人究竟能够为减缓全球变暖做些什么呢?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你能干的事可多着呢。通过分析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并且可以操作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在未来的10年中,美国人可以将他们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阅读全文]
-
过剩的是风电设备,不是风电
[内容预览]
| 2009/10/27 9:54:18高歌猛进的风电设备被列为抑制产能过剩的六大重点行业之一,中国的风电发展下一步该怎么走?“风机”今后将向哪个方向转?200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日前举行,与会的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为中国的“风向”指点迷津。 过剩的是风电设备产能 从这一组数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近几年我国风电的增长速度“超乎寻常”:200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是120万千瓦,2007年是160万千瓦,2008年为60[阅读全文]
-
不合理损耗消耗的只是资源?
[内容预览]
| 2009/10/26 10:18:16所有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和经营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分配资源环境要素及其产品,因而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损耗。这种损耗有的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是不应当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突破传统经济仅以投入产出分析利润效益的旧框子,以经济行为对资源环境的损耗状况来评判生产经营行为,并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环境的不当损耗。 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资源环境不当损耗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生产方式落后形成对资源的浪费。以采煤为例[阅读全文]
-
徐匡迪:发展低碳经济当务之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内容预览]
| 2009/10/23 21:34:56日前,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上作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特邀主题报告。他指出,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当务之急是要先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徐匡迪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中国的气温上升的幅度更加显著。他认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原因也同时有人类活[阅读全文]
-
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
[内容预览]
| 2009/10/22 14:58:52“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从全球金融战略的视角积极参与碳市场构建,充分发挥自己的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杨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上表示。 杨志说,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去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产生的核证减排量成交量占全球的84%,是全球第一大国。然而,这些核证减排量却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包装[阅读全文]
-
绿色经济与低碳时代
[内容预览]
| 2009/10/22 8:53:39与历次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带给各国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日益紧迫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绿色经济”被赋予了担当全球新主导产业的“新使命”。 在全球,“绿色经济”旨在通过技术上的突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最终走一条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绿色经济是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大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和现代[阅读全文]
-
邹骥:中国面对低碳经济热潮需冷静
[内容预览]
| 2009/10/21 21:50:03哥本哈根谈判成功与否,主要矛盾不是中国如何,而是发达国家是否切实有政治诚意采取实质性行动。 从2000年至今年8月,世界自然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教授一直担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谈判代表。邹骥教授近日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中国中长期低碳排放情景研究”方面的成果,并以研究为支撑,表达了自己对即将在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期许。 短期内我国的绝对排放量达[阅读全文]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
[内容预览]
| 2009/10/20 9:55:30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在以下方面给予高度关注。 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改变“西部开发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西部要利用廉价的资源和能源,吸引区内外资金,在严格环境保护基础上,加快发展高载能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阅读全文]
-
建设循环城市 源分离是关键
[内容预览]
| 2009/10/19 8:38:29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能量流与水资源的闭合循环利用?如何有效利用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专家指出—— “我国应建设循环型城市,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水资源的闭合循环利用,其中的关键是源分离,也就是将传统的雨污分流或合流的排水系统,变为生活污水和人居排泄物分别收集的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杰在今天结束的“2009北京国际环境技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 张杰说,目前我国污水处[阅读全文]
-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内容预览]
| 2009/10/17 8:46:04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针对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和消费观的现状,生态文明观教育一定要加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吴斌认为,当前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必须大力强化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要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课堂,带动全社会形成爱护自然、尊重自然[阅读全文]
-
处理好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内容预览]
| 2009/9/29 8:45:4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在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应当科学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而且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也是有条件的。对可再生资源,如果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也会使其遭[阅读全文]
-
“碳减排”应建立责权对等机制
[内容预览]
| 2009/9/22 21:23:12眼下,由发展“低碳经济”引发的“碳减排”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声势浩大地展开。然而,在这场全球运动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绿色战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发展中大国,或是中小国家,都将围绕为全球气候变化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产生新的冲突和博弈。 事实上,发达国家不仅想借发展低碳经济,通过能源产业转型和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再造经济增长,并试图再次争夺全球经济的制高点,更力图利用其在[阅读全文]
-
美专家:中国已在低碳经济探索上取得极大进步
[内容预览]
| 2009/9/17 23:35:00新华网广州9月17日电(记者毛一竹)17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广东论坛上,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认为,低碳经济将是人类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中国已在低碳经济的探索上取得了极大进步。 杜丹德说:“中国已在低碳经济的探索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中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条规来指导新经济发展模式,如智能电网发展、能源消费供应者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是要进行大力研究的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