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金融危机下如何保证环境安全?

    [内容预览]

    | 2009/7/30 7:30:40
    有不少人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新上马的建设项目少了,企业生产下滑,环境安全状况会相对乐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相反,金融危机条件下,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金融危机对环境安全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地方为了保证经济增长,放松环境安全监管。一些地方可能为加快建设进度而降低环保要求,甚至建设一些“两高一资”项目。  二是一些企业环保投入减少。由于企业效益下滑,一些单位可能不再增加

    [阅读全文]

  • 撕掉“碳关税”外衣

    [内容预览]

    | 2009/7/29 8:14:00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此番妙语连珠可谓用心良苦。而正是在这样的其乐融融下,中美S&ED正式开启。     不可否认,面对经济危机,中美两国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对方。但不容忽视,当一切既存的经济模式被改变或摧毁,当经济复苏已处在结构调整、分寸必争的紧要

    [阅读全文]

  • 环境监测工作问题重重 如何与发展同步?

    [内容预览]

    | 2009/7/29 7:25:01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已进入新的转型期,即“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历史性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比较滞后,与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影响了环保部门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权威性。  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体制不顺。环境监测系统缺乏统一监督管

    [阅读全文]

  • 能源浪费严重 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关键何在?

    [内容预览]

    | 2009/7/29 7:23:48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节能减排采取了大量措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问题与潜力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治理空间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等。  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农村节能减

    [阅读全文]

  • 农业环保技术将成为减排重要力量

    [内容预览]

    | 2009/7/25 18:32:02
        新华网内罗毕7月25日电(记者赵卓昀)据联合国统计,农业生产、森林退化以及其他形式的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一些环保组织因此指出,在气候变化威胁日益严峻的今天,必须改变原有农业生产方式,采用包括农林复合系统在内的绿色生产技术,以达到减排增效的目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4

    [阅读全文]

  • 林业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等生

    [内容预览]

    | 2009/7/24 9:38:00
           最近有报道指出,为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约束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和加拿大等部分发达国家正在考虑对中国等国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事实上,《京都议定书》豁免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于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责

    [阅读全文]

  • 减排要明确义务分担 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

    [内容预览]

    | 2009/7/24 7:17:16
    在7月召开的八国集团拉奎拉峰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在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或近期年份的基础上至少减排80%。此次八国集团峰会能在关键议题上迈出关键一步,很大程度上与奥巴马执政后对美国气候政策做出调整有关。  发展中国家原本期望,在本次八国峰会上发达国家领导人能够就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拿出诚意,发达国家却试图让发展中国家承诺具体的减排目标,自然让发展中国家难以接受。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今

    [阅读全文]

  • 气候谈判:以别人的名义?

    [内容预览]

    | 2009/7/23 9:30:11
    19日,带着一脸微笑在印度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那里碰了钉子。   美国希望印度在年底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为发展中国家做出表率,接受碳排放约束性限额。印度不仅没有理会这一建议,同时还对美国的碳关税政策予以指责。  其实,美国最想说动的是中国。上周,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联袂访华,在中美新能源战略合作主旨下,清晰可见美国试图影响中国气候谈判立场的动机。  而

    [阅读全文]

  • 水资源税要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内容预览]

    | 2009/7/23 9:18:19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开征水资源税的时机已经成熟。专家建议实行“阶梯式税率”,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应该体现不同的税率。  笔者认为征收水资源税要避免在征收其他资源税时出现的问题,避免弊端重蹈覆辙。  征收水资源税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收税来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但水资源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在使用上的浪费而是水资源被污染。采掘行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很大风险,但对于污

    [阅读全文]

  • 怎样做到“气候公正”

    [内容预览]

    | 2009/7/23 8:42:49
    刚刚结束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八国领导人向世人发出一份温室气体减排声明,称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该声明较前有一定进步,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标准依然模糊,而且责任和义务不清。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说,发达国家应制定清晰和强有力的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

    [阅读全文]

  • 节水:减污比涨价更重要

    [内容预览]

    | 2009/7/22 7:11:0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目前从政策环境、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看,开征水资源税的时机已成熟(7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  看来,水价高升已箭在弦上。尽管此前有专家忽悠老百姓说,低水价便宜了富人,为穷人计,水价得飙上去。但大家心里都敞亮得很,水价涨不涨,不是为了穷人富人间没影子的恩怨,公共政策不是玩CS,找个假想敌就开火。对水资源征税,主要还是为了节水。  谈到水,有两个现状需要我们正视

    [阅读全文]

  • 发达国家环境税可资借鉴

    [内容预览]

    | 2009/7/21 12:03:13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税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发达国家实施的环境税对环境改善效果显著。硫税使瑞典的硫排放量降低了6000吨;碳税让挪威部分经济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20%以上。环境税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应,提高了部分资源、能源和燃料的价格,促使企业改进工艺和加强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如美国对破坏臭氧层的碳

    [阅读全文]

  • 当心要了河流的命

    [内容预览]

    | 2009/7/21 12:02:27
    近年来,一些山丘地区引河水发电的现象逐年增多,特别在西南地区,凡水量较为丰沛的河流,几乎每条河都建起了引水式电站。按说,只要引水有度,符合环保要求,引河水发电是一件好事。可现实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引水式电站的引水是过度的。所谓过度,是指无视河流的生态和环境用水,将河水全部截引于人工隧道或引水渠发电。这样一来,除汛期外,河流变成了标准的干河。  当河流变成干河的时候,以下两种后果可能就会随之出现。 

    [阅读全文]

  • 中国应建立“低碳经济特区”

    [内容预览]

    | 2009/7/19 10:04:09
    在能源领域,中国已经实施了创新的政策,鼓励通过知识产权授权把国外公司商业化的低碳技术转移到中国公司。   促成更大力度投资的关键之一是建立低碳技术授权的新模式,使之既能广泛应用,又可保护商业利益。尽管使某些重要药品价格在发展中国家更可接受的强制授权模式对商业市场上的能源技术不一定适用(尤其是其削弱了对进一步创新的激励),但还可以采取其他授权形式来保护技术转让方的利益。比如为保护技术转让公司在国内的

    [阅读全文]

  • 大兴安岭林区要惜木如金保生态

    [内容预览]

    | 2009/7/17 11:07:10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资源是大兴安岭林区本身的经济命脉,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源,而且我们更要从维护东三省乃至全国、全球生态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最近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林业赋予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更加突出的历史使命。森林资源是实现林业重要作用的基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完成林业肩负

    [阅读全文]

  • G8峰会:哥本哈根风向标

    [内容预览]

    | 2009/7/16 6:46:04
        2°C,50%——两个看似简单的数字正在凸显非常意义。    八国集团(G8)在此度峰会期间达成的减排声明称,各国将确保,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并以工业化前的水平为基准,将全球温度的升幅控制在2°C以内。    作为哥本哈根大会的重要前奏,G8的上述表态引发广泛反响。&nbs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 中国如何应对

    [内容预览]

    | 2009/7/16 6:44:32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日渐深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该如何应对?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认为,从哥本哈根大会的谈判前景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非常重要。他说,中国正在力倡低碳经济,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有一些政策相继出台,但还是需要更多可操作性强、能扎实推进的政策细则。对

    [阅读全文]

  • 流域水电开发必须进行规划环评

    [内容预览]

    | 2009/7/15 14:58:20
    编者按  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的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不久前被环境保护部叫停。针对水电开发如何体现又好又快发展战略,流域规划环评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本文在介绍有关战略环评概念和意义的背景下,对流域规划和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对金沙江中游环评问题做一些讨论。  战略环评的提出及发展  战略环评可以弥补单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可以对区域开发中多个发展项目的累积影响

    [阅读全文]

  • 换个角度看“荒”字

    [内容预览]

    | 2009/7/14 10:53:53
    庄稼人有一句俗语,叫做“农田荒了不打粮”。是说田地里长满了杂草,就会影响庄稼生长,轻则减产,重则绝产。也许是受“农田荒了不打粮”的影响,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对“荒”字没有好感,人们通常视“荒”为祸、为敌,见“荒”思开、思灭,以至“开发”这个开荒的代名词成为国人书面和口头语言中的强势关键词,于是便有了荒山、荒丘、荒坡造田,荒滩、荒水、荒沟造田,等等。  其实,“荒”字并非生来邪恶,它本是个中性词,既无

    [阅读全文]

  • 中国走低碳化道路是战略选择

    [内容预览]

    | 2009/7/14 10:26:08
    近些年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的讨论,主要是在两大背景下展开的。一是中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能源安全引起关注;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压力。中国政府强调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并促进从粗放型、资源消费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节约能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低碳经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走入学术、决策和公众的视野。  2008年暴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危机暴发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