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金融互为支撑
[内容预览]
| 2010/1/4 13:12:09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金融业作为强大的后盾,否则,没有经济作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支持低碳经济,实施低碳金融,金融业也将“有利可图”。 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去我们将更多的金融信贷集中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对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很多行业重复建设,搞低标准扩能,低水平增长,给环境、能源等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经济结构失衡,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阅读全文]
-
送贺卡“低碳”祝福更温馨
[内容预览]
| 2009/12/28 23:23:15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了,又到了贺卡赠送高峰期。记者发现,随着网络时代和“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逢年过节送贺卡的习惯已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流行的电子贺卡由于环保节约、方便快捷且不花费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传统的纸质贺卡渐渐受“冷落”。 电子贺卡越来越受青睐 喜欢给朋友送去节日问候的大学生肖晓颖,往年都要到书店或是精品店淘一些好看的贺卡,今年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到各个网站淘电子贺[阅读全文]
-
人与环境:植物垃圾也是宝
[内容预览]
| 2009/12/28 22:57:30京城植物垃圾每年达百万吨 绿色植物一直以来都在美化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的不断加强,植物垃圾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垃圾,主要是指在修剪树木过程中产生的树木枝干、落叶、草屑等。仅北京市8个城区每年产生的植物垃圾达到100多万吨。 农业废弃物处理一般采用堆肥的方法,但园林绿化废弃物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过高,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在北京,主要的植物垃圾是杨树[阅读全文]
-
成思危:可持续发展是积极的环保概念
[内容预览]
| 2009/12/26 22:29:16新华网哈尔滨12月26日电(记者高增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积极的环保概念,因为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必须要发展,发展不可能不对自然界有影响。我们不是消极的环保主义,退回到原始状态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那样做。”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26日在哈尔滨如是说。 成思危是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说这番话的[阅读全文]
-
如何能度过一个绿色圣诞
[内容预览]
| 2009/12/23 13:52:47有时圣诞节由于下雪的原因而成为白色的,但是它却永远不会是绿色环保的。在圣诞假期使用的一次性包装纸袋,假期旅行所消耗的燃料以及点亮圣诞树和修饰屋子所需要的能量都表明了一件事情:圣诞节期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甚于平日。 事实上,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统计,每年在各个节日期间美国人要“创造”出多于平时一百万吨的垃圾,[阅读全文]
-
加快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内容预览]
| 2009/12/20 20:18:30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2月19日落下帷幕。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也是摆在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大会期间,中国政府坚定而鲜明地提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都应当责无旁[阅读全文]
-
面对气候变化 最不应该的就是推卸责任
[内容预览]
| 2009/12/17 17:21:27根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日程表,到12月18日下午,这次关系地球人未来的一场世纪大会就将闭幕了,最后能否达成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认可的协议,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给出结论来。 从12月7日会议开幕时起,发达国家明里暗里地为中国套上了个“中国责任”的帽子,意在通过舆论压力,逼迫中国就范西方发达国家勾画的所谓“丹麦文本”。而“中国责任”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就是,知道中国人[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内容预览]
| 2009/12/17 9:33:17哥本哈根应对气候变化的盛会,既是一场自然气候的争论,更是一场政治气候的博弈。我们拥有同一个蓝色星球,也拥有同样的责任,大家一起呵护共同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提前化解难题,首先当讲“共同”二字,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应有责任。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要达成共识,就要分析问题的缘由和实质——“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据科学测算,主要温[阅读全文]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彰显负责任发展中大国形象
[内容预览]
| 2009/12/16 18:18:45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会不会是最后一次拯救地球的机会?这个问题不得而知。但世界各国应当深切认识到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真诚、务实的合作态度和举措是关键时刻唯一的选择。 相比于部分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上含糊其辞、规避责任的态度,中国长期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多方认可。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已是不容辩[阅读全文]
-
休养生息必须推行生态优先
[内容预览]
| 2009/12/16 18:12:14大河流在丧失其自然功能后,生态系统短时期难以恢复,而且单纯依靠工程技术措施也难以奏效,代价异常高昂。目前,国家明确提出,要对不堪重负的重要生态系统特别是江河湖泊实行休养生息,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这是任何流域管理的中心法则。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增长和江河湖泊的健康自然功能的双赢目标[阅读全文]
-
解振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有进展
[内容预览]
| 2009/12/16 10:51:49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4日指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第一周尽管争论焦点不少,但大会仍有进展。 解振华在12月14日举行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会议开始时,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以什么样的案文作为讨论基础,当时有不少传言及非正式版本。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及《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按照联合国大会的要求以及“巴厘路线图”的授[阅读全文]
-
沙祖康:哥本哈根大会能达成什么协议
[内容预览]
| 2009/12/14 11:57:2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日,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沙祖康在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接受了CBN专访。 CBN:你怎样看待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问题上的争论,例如巴厘路线图授权问题、发达国家深度减排问题、资金与技术问题等? 沙祖康:当前的谈判面临着很多困难。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政治意愿。发展中国家呼吁发达国家拿出政治意愿,[阅读全文]
-
关注"气候危机" 未来——世界将命悬于"碳"?
[内容预览]
| 2009/12/14 8:52:20在一些国家的城市要点,赫然竖立着气候变暖的警示牌。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碳政治”下的中国战略抉择》作者。 在哥本哈根的贝拉会议中心,各国正在为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几天以来,这个“碳舞台”容纳了太多关于“碳”的政治博弈和利益纠葛,更多国家不会轻易舍弃“碳排放权”的再分配。 &nbs[阅读全文]
-
何亚非:中国自主减排行动无附加条件也不容谈判
[内容预览]
| 2009/12/13 10:37:1012月11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贝拉会议中心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主张及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中国自主确立的减排行动不容谈判何亚非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哥本哈根会议。温家宝总理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这是继胡锦涛主席今年9月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之后,中国领导人再次与各国领导人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大计的一次重要活动,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气候[阅读全文]
-
中国专家说气候变化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内容预览]
| 2009/12/12 23:16:20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12日电(记者杨骏 郇公弟)中国专家12日在哥本哈根说,全球各种气象灾害大多已在中国出现过,并呈现发生频率逐步增加趋势,21世纪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可能更为频繁,从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在由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组织的情况介绍会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说,近百年中国平均气温升高了1.1摄氏度,比全球平均升温(0.74摄氏度)要高;我国年均[阅读全文]
-
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京都议定书不能被取代
[内容预览]
| 2009/12/12 11:32:46新华网联合国12月11日电(记者 顾震球)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11日说,《京都议定书》不能被取代,哥本哈根会议应该是一种后续行动,是京都进程的继续。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当天在代表团驻地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刘振民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他说,中国不赞成有关哥本哈根会议将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观点。《京都议定书》附属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对发达[阅读全文]
-
发达国家履行历史责任是气候变化谈判成功关键
[内容预览]
| 2009/12/12 11:31:12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1日电(记者尚军 徐力宇)正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11日说,发达国家正视并履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责任是当前气候变化谈判取得成功的关键。 何亚非当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发达国家应为全球气候变暖承担历史责任,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已经被国际公约认定的义务,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阅读全文]
-
中国须加强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
[内容预览]
| 2009/12/11 19:04:51全球在过去十几年的气候变化,主要谈的是减缓、减少排放的问题,而没有对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关注太多,但这两年大家意识到了,现在开始关注,其实挑战蛮严峻的。日前,气候组织大中国区总裁吴昌华做客凤凰网,与主持人刘海林共同就正在召开的哥本哈根峰会进行热点分析,以下是原文实录: 刘海林:其实关于气候变化,我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我们也注意到,这两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实际上我们自己感觉,不是[阅读全文]
-
碳交易市场要“砸”多少钱
[内容预览]
| 2009/12/10 11:28:16如果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能够达成一些协议,这些协议将会对能源生产、人们的居住地点和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会改变农业和林业结构,并且创造出一个复杂的碳交易市场。那么,完成这些协议需要多少钱呢? 美国《纽约时报》12月8日报道说,简单计算一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我们可能需要数万亿美元。国际能源署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0年到2030年间,仅仅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就需要额外投资1[阅读全文]
-
哥本哈根变数重重 应对低碳挑战中国胜算几何
[内容预览]
| 2009/12/8 22:29:11广受关注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的最后一轮气候变化谈判于11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幕。尽管人们对于此次国际气候谈判寄予厚望,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分歧,此次会议的谈判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种种迹象表明:哥本哈根会议将取得何种结果依然变数重重。但是现在重要的不是猜测,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是否达成协议,减缓气候变化都必须从行动开始。 一、会议前[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