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青海省今年投入19亿元用于草原生态补助

    [内容预览]

    | 2012/4/1 22:14:02
        新华网西宁4月1日电(庞书纬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2012年,青海将安排专项奖励资金19.47亿元,用于在全省牧区实施禁牧补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牧草良种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等草原生态补助项目,鼓励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据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介绍,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拥有5.47亿亩天然草地资源,占全省总

    [阅读全文]

  • 青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有法可依”

    [内容预览]

    | 2012/3/31 12:00:55
    新华网西宁3月31日电(记者 骆晓飞)青海省日前下发《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奖补对象、范围、标准进行界定,并对资金拨付与发放、资金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一办法的出台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一办法明确提出,禁牧和草畜平衡补贴对象是青海省内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义务的牧民,补贴范围是全省实行禁牧

    [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移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

    [内容预览]

    | 2012/3/29 23:59:01
    新华社西宁3月29日电(记者何伟)扎西东珠是青海三江源核心区的一名生态移民,2005年他和全村100户、444名牧民离开马背和羊群,搬迁到如今的泽库县移民村。“我一家9口中有4人都学会了石雕技艺,去年家庭收入达3万多元,这在以前牧场上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扎西东珠说。  由于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三江源地区,像扎西东珠这样的移民不在少数。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统计,2005年至2011年,三

    [阅读全文]

  • 青海湖畔冬日精灵大天鹅开始陆续飞往夏日栖息地

    [内容预览]

    | 2012/3/29 4:01:01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畔冬日精灵大天鹅,已开始陆续飞往夏日栖息地,预计到4月10日至4月15日,青海湖畔的天鹅将陆续飞走。但鸟儿的天堂――青海湖永远不缺精灵的身影。  3月23日至3月25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自然保护处鸟类科研人员完成了又一次环湖鸟类普查,普查发现,现在青海湖畔有大天鹅630余只,分别栖息于泉湾及尕日湾等地。根据记录,今年大天鹅最多的时候为

    [阅读全文]

  • 青海节能新技术积极推动农牧区住房"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3/28 12:41:36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加吾乡吉仓村村民华青加3间砖木结构的新房里,距离地面大约10公分左右高度的“节能炕”,格外引人注意。这种“节能炕”可防止地表吸收热量,提高了取暖温度,节省了大量燃料,同时烟雾通过屋顶的烟囱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免往常使用暖炕容易产生的空气污染。华青加一家享受到农牧区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政策,一家5口住进砖木结构的新房已有两年时间。  自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就瞄准节能

    [阅读全文]

  •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展顺利 严重退化区开始恢复

    [内容预览]

    | 2012/3/26 8:38:28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受各种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源区及中下游水域。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涉及22个子项目,总投资75.07亿元。项目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涉及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代

    [阅读全文]

  • 青海建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内容预览]

    | 2012/3/24 10:40:46
    新华网西宁3月24日电(记者 吕雪莉)记者近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采访获悉,作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未来10年内,试验区各项重点建设投资将达137亿元,到2015年,将建成“国际知名的高原绿色和有机农畜产品基地”,成为三江源乃至西部地区以生态畜牧业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场。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位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总面积14880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畜牧业助牧民人均增收679元

    [内容预览]

    | 2012/3/16 5:18:34
    本报西宁3月15日电(记者卫庶)记者从青海省政府获悉: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4年来,参加合作社的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102元,新增679元,比全省农牧民人均收入高494元。  生态畜牧业成为转变牧区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目前,青海已有一半牧民加入了合作社,已完成600个村合作社的组建工作。仅2011年,新建的300个建设村的牧民入社率、草场整合率和牲畜整合率分别达到58.7%、48%和51.1%。 

    [阅读全文]

  • 青海省整合木里煤田发展循环经济 取得重大进展

    [内容预览]

    | 2012/3/15 5:01:46
    2011年以来,青海省木里矿区推进企业整合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木里煤业开发集团公司进行矿权整合的基础上,以资源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分别由西部矿业集团公司、青海庆华矿冶煤化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以货币资金、矿权、经营性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联合木里矿区列入整合范围开发企业,组建了青海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建后的新公司通过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延伸产业链条

    [阅读全文]

  • 海西州让低碳交通成为可能

    [内容预览]

    | 2012/3/7 0:42:21
    近年来,海西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宣传低碳交通,严把运输市场准人关,推广节能环保车辆,全州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自2010年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人退出制度以来,对未达标的车辆—律严禁准人道路运输市场,切实降低了油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有效减少温室效应和低碳节能环保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州所有营运客车、出租车、公交车已全部通过综合性能检测,尾气排放量均达

    [阅读全文]

  • 尽快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

    [内容预览]

    | 2012/3/4 5:30:29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倪元锦 马勇 吴雨)全国政协委员、原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科学推进其下一步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该区域江河中下游覆盖超过6亿人口,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被誉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  2005年,中国政府投入75亿元启动三江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惠及近14万牧户

    [内容预览]

    | 2012/2/25 4:08:02
    本报讯(记者 郜晋亮)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670个,占牧业村总数的75.88%;入社牧户达到13.79万户,占建设村牧户的53.55%。30个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去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3元,比2010年增加919元;比青海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685元。  据了解,青海省从2008年启动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工程,经过3年的实践,已经探索出

    [阅读全文]

  • 八个促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出台

    [内容预览]

    | 2012/2/13 0:40:13
    青海新闻网讯 2月9日,记者从省质监局了解到,《青海中华羊茅草种子质量分级》、《青海草地早熟禾草种子质量分级》、《救荒野豌豆草种子质量分级》、《梭罗草种子质量分级》等八个地方标准被省质监局、省农牧厅、省环境保护厅等相关单位批准并发布实施。这批标准的实施将对草种子质量的有效控制和草种子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建植和牧草合理使用,缓解“三江源”草地建植品种单一的现象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同时,对促进建立健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将在纯牧业村实现全覆盖

    [内容预览]

    | 2012/2/10 23:26:30
    新华网西宁2月10日电(记者何伟)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了解到,今年青海将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重点抓好283个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实现生态畜牧业模式在纯牧业村的全覆盖。  拥有5.47亿亩天然草原的青海省,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为实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这个省2008年起开始探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2010年提出利用3年时间,将这一机制覆盖全

    [阅读全文]

  • 青海省将安排19.47亿元奖励牧民保护草原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1/30 1:11:30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中国青海省农牧厅表示,今年青海省将安排奖励资金19.47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全省牧区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等,奖励牧民保护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环境。   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省拥有3647万公顷天然草地资源,然而其中1600多万公顷为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威胁着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据了解,目前青海已全面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阅读全文]

  • 青海建成首个生态保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内容预览]

    | 2012/1/29 21:52:34
    新华网西宁1月29日电(记者 何伟) 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三江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日前已基本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生态保护综合类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  2005年,中国投入75亿元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由于工程布局广、建设内容多、资金投入大,三江源项目已形成档案涉及22大项,超过10000余卷。  在国家档案局和青海省

    [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工程深入推进

    [内容预览]

    | 2012/1/28 11:10:07
    新华网西宁1月28日电(记者何伟)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2011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0亿余元,各个项目深入推进,取得了新突破。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05年中国政府投入75亿元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  青海省生态办兼三江源办

    [阅读全文]

  • 青海投19.47亿元奖励牧民保护青藏高原草原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1/27 10:55:24
    新华网西宁1月27日电(记者陈国洲)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2012年,青海省将安排奖励资金19.47亿元,用于在全省牧区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等,奖励牧民保护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环境。  青海省拥有5.47亿亩天然草地资源,然而其中2.5亿亩为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威胁着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据了解,目前青海已全面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全省范

    [阅读全文]

  • 青海启动三江源典型湿地退化研究重大项目

    [内容预览]

    | 2012/1/24 19:36:17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近日在玉树隆宝湿地进行外场仪器架设及安装调试工作,此举标志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三江源典型湿地水平衡模型及生态需水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位于三江源核心地带、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宝湿地,是长江支流益曲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暖干化影响,隆宝湿地水平衡结构发生变化,威胁到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黑颈鹤等珍稀鸟类栖息、繁殖。  

    [阅读全文]

  • 国家批准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内容预览]

    | 2012/1/21 20:35:48
    记者1月20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方案》,标志着国家正式批准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  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将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形成符合三江

    [阅读全文]

6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