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规范餐厨垃圾回收 处理率已达到80%
[内容预览]
| 2012/5/7 11:05:16根治地沟油,规范餐厨垃圾回收是关键一步。然而,因为是无偿收油,多地官方回收队遭到餐馆冷遇。 记者了解到,在青海省西宁市,餐厨垃圾回收率却达到80%。同样是免费回收,为何这里能收得上来?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回收处理还面临哪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5月3日,青海省西宁市一家饭店,一辆专用的餐厨垃圾收运车停在门口。饭店工作人员把一桶桶餐厨垃圾推到车前,车上的全自动设施自动将其倒入车载储罐里。收运工[阅读全文]
-
青海将在黄河上游建风光水互补发电新能源基地
[内容预览]
| 2012/5/2 14:45:28新华社西宁5月2日电(记者 陈国洲)记者从青海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按照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要求,青海省将利用本省优势的水能、光热和风力资源,“十二五”期间率先在黄河上游建立风能、光能、水能互补发电的新能源基地。 据介绍,这一风光水互补新能源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上游干流。据了解,这一地区黄河干流的水能蕴藏量达994万千瓦,可规划开发16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同时,[阅读全文]
-
光伏:青海的战略选择
[内容预览]
| 2012/4/30 11:19:46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现象也日益严重,人类不得不开始思考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行性。由此,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始进入人类的视线并迅速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而作为其中的代表——光伏产业近年来更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开始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光伏产业同时具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型的产业特点;因此,要发展好光伏产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前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阅读全文]
-
探索生态恢复和畜牧业发展的共赢
[内容预览]
| 2012/4/30 10:47:49“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把牛羊圈养起来,把庄稼秸秆和收割的牧草贮存起来,再添加适量的加工饲料,随时喂养茁壮成长的牛羊,让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三江源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由于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加之广大牧民观念的转变,以舍饲圈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如星星之火,逐步兴起在千里草原,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游牧方式正在[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连续7年递增
[内容预览]
| 2012/4/30 6:15:13中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杨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已经完全解冻,解冻后的青海湖面积达到了4351.50平方公里,青海湖的面积已连续7年递增。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卫星遥感监测表明,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日前完全解冻,解冻后的青海湖面积为4351.50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06平方公里。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体面积下连续第七[阅读全文]
-
格尔木市草原生态奖补资金达5000余万元
[内容预览]
| 2012/4/28 9:10:49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格尔木市农牧局了解到,该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达5199.57万元,成为该市民生补助规模最大的一项专项资金。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主要针对承包草原并履行禁牧或草畜平衡义务的牧民,他们必须按照已承包到户的禁牧或草畜平衡草原面积,先后通过逐级逐户统计核实、公示,最终才能享受该项补助。截至目前,格尔木市的草原已承包到户1216户,承包可利用草原面积4130.83万亩,[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监测让“数字说话”
[内容预览]
| 2012/4/28 9:09:33青海新闻网讯 三江源从2005年起启动生态监测,目前生态监测数据库全面建立,为三江源生态监测提供了可靠有力的科学依据。 据了解,三江源实施生态监测以来,建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六个分中心,搭建了三江源生态监测数据库框架。数据库还将完成生态系统本底综合评估,结合遥感监测、历史数据整编、野外实地验证和地面监测工作。 据省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搭建三江源生态监测数据库平台,人们首次获得了三江源区域比较[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近50亿元
[内容预览]
| 2012/4/26 21:46:19新华网西宁4月26日电 (记者何伟)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近50亿元,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获国家批准,规划投资75亿元。实施7年来,国家已累计下达建设投资51.7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49.6亿元。特别是近两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年均实际完成投资保持在10亿元,使工程建设进入[阅读全文]
-
“三江源的新希望:走向绿色经济与治理”研讨会举行
[内容预览]
| 2012/4/21 10:41:54青海新闻网讯 为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全省绿色经济发展,4月20日,由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办公室、省行政学院、省林业厅、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协办的“三江源的新希望:走向绿色经济与治理”研讨会在省行政学院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二十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应邀出席,共话三江源的新希望。 副省长[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监测 更精确更科学
[内容预览]
| 2012/4/19 5:10:43青海新闻网讯 为了保证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更科学、更精确,我省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了地面监测、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全方位监测。 据了解,三江源生态监测项目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类项目,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多专业融合、站点互补、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结合、驻测与巡测相结合的“点、线、面”一体的监测站网体系,包括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评[阅读全文]
-
让黑土滩再现生命之绿
[内容预览]
| 2012/4/18 2:25:28“这里4年前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你看现在牧草长势多好,个头小一点的羊钻进去你都找不到它。牧民现在踊跃出工出力,通过灭鼠、种草治理黑土滩的积极性非常高。”去年夏天的一天,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作毛村牧民扎西尖措指着眼前近万亩的草场高兴地对记者说。 河南县的灭鼠和牧草补种工作起步早、力度大,因而这里的草原黑土滩成灾面积少,尽管如此,近年来河南县始终没有放松对黑土滩的防治工作,每年都要组织人力[阅读全文]
-
生态畜牧业绿了草原富了牧民
[内容预览]
| 2012/4/16 11:53:42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按:2007年起,我州在共和、同德、贵南三县三村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2009年,我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升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在共和县元者村、贵南县麻什干村、贵德县吾隆村、同德县黄河村、兴海县上游村5个村实施;2011年,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力打造5个亮点示范区;2012年,全面启动五大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 近年来,作[阅读全文]
-
青海湖生态保护仍须多学科攻坚
[内容预览]
| 2012/4/13 9:13:20鸬鹚在岛上营巢。吴晓民摄影本报记者 张行勇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似翡翠玉盘般的青海湖镶嵌其中。湖四周,从山下到湖畔,是广袤平坦的千里草原。这里是阻挡西部沙漠向东延伸的重要屏障,是众多亚洲特有珍稀鸟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也是极度濒危的普氏原羚唯一的栖息地。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实施项目提供科技支撑,带动了流域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危机状况逐渐改善2007年,中科院组织实[阅读全文]
-
保护三江源推动藏区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4/11 8:05:16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严重危害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我省三江源地区同样也面临着冰山积雪融化,山脊袒露干枯,湖泊、草地和湿地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试想,假如生态恶化得不到控制,草场退化,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群众以何为生?生态恶化是三江源之痛,是青海之痛。 痛定思痛,全省上下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保护的措施越来越得力,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生态修复和功能保障成效[阅读全文]
-
春天里为“大美青海”植下一片绿
[内容预览]
| 2012/4/9 5:48:43本报讯(记者小言)4月7日,全省全民义务植树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省长邓本太做了动员讲话,他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当中,扎实推动生态立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为“大美青海”植下一片绿色! 据了解,我省林地、湿地、荒(沙)漠化土地和自然保护区四大资源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7%,这些地区既是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又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基础保障[阅读全文]
-
科研人员发现普氏原羚目前仅存于青海湖畔
[内容预览]
| 2012/4/9 5:18:02近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自然保护处科研人员在环湖巡查时,共监测到普氏原羚588只。据悉,由于受人类活动及栖息地环境恶化影响,原本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及青海等地的普氏原羚种群,目前仅存于青海湖畔。 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日,科研人员在环湖巡查时,发现普氏原羚588只,其中雄性158只、雌性420只、亚成体雄性10只。根据以往巡查记录,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数量不止[阅读全文]
-
西宁市环保精细化管理 实行“五个机制”
[内容预览]
| 2012/4/8 15:00:26日前,西宁市环保局就环保工作精细化管理出台了实施方案,提出了“五个机制”,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物,重点排查化工、重金属等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 这五个机制是: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机制,严把项目审批、验收关,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物。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集中整治和坚决纠正未批先建、未验投产以及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项目内容的违法行为;建立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阅读全文]
-
青海省已建成2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产值达27亿元
[内容预览]
| 2012/4/7 17:12:37目前,青海省已建成2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园区,分布于19个县(区),累计实施各类推广及产业化项目242项,引进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57个,开发新产品135个,新品种示范面积达到一百万亩以上,园区产值达到27.45亿元,有效推动了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为全省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阅读全文]
-
克鲁克湖获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支持资金5000万元
[内容预览]
| 2012/4/3 11:41:05青海新闻网讯 经省财政厅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决定将我省克鲁克湖列入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范围,并于近日下达专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消除湖泊现有及潜在污染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 克鲁克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德令哈盆地内,是海西地区的重要湿地,2000年5月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近年来由于湖泊上游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活污染问题,加之渔业养殖、鱼饵等饲料投放等原因,克鲁克湖水质[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步入强势推进的快车道
[内容预览]
| 2012/4/2 22:27:27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4月02日电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步入强势推进的快车道,继连续两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之后,今年三江源生态工程将再投10亿元。4月1日,2012年度三江源暨青海湖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副省长邓本太在会议上表示,2011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