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浅海珊瑚礁遭到的破坏将比人们此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部分海域将在未来30年内进入破坏的高峰期。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潜入大堡礁(自路透社)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的研究者……

美国堪萨斯州哈奇森的基维拉野生动物保护地,一个干涸湖泊边的允许钓鱼标志。 (图片来源:路透社)美国审计总署最近披露,美国政府现在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财政高风险。二月末,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Government Accountabil……

上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了两份报告,在综合诸多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文献基础上,对美国农业和森林业应该采取的调整战略进行了分析。这两份报告在分析了美联邦各机构、大学、非政府组织、工业领域、民族以及私营部门的逾1000份研究成果之后称,气候变化问……

象海豹帮助科学家绘制深层洋流地图。图片来源:Martin Biuw通过追踪象海豹离开南极洲的航线,以及借助卫星图像和海底传感器的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了深海冷水洋流的一个缺失已久的来源。而这种洋流能够帮助调节地球气候。南极底层水(AABW)是冰……

瑞士阿莱奇冰川(资料图) 瑞士壮美的冰川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瑞士冰川不断消融,速度之快令人忧心。为应对这一状况,瑞士各地奇招迭出,试图最大限度地“留住”冰川。 瑞士境内共有大小冰川1800多条,目前正以每年3%的……

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理查德-艾丽(Richard Alley)近日表示,冰川变动和气候变化并不仅仅相关联,而且互为因果。 我们一直都认为,温室气候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也就是说,海平面的上升与气温高低有着直接关联。据悉,他近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通讯员李威报道 2月19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听取了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春季气候的预测后强调,要做好滚动气候预测,开展有针对性的气候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气候服务系统。 近年来,气候业务一线的工作人员解放思想、扎实工作……

据《科学》杂志网络版近日报道,美国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中的许多植物利用树叶吸食雾水以此获取水分,然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云雾层上升,使得依靠雾汲取水分的树木变得岌岌可危,森林恐怕比人们想象的更脆弱。相关研究刊登在近日出版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5日文章】题:应优先考虑气候变化(作者一世界银行行长金墉) 当经济领导人本周齐聚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大部分的谈话涉及财政和金融。但是,气候变化也应该是我们议程上的首要问题,因为全球变暖危及我们取得的所有……

北极脊椎动物与气候的联系 研究显示,极端天气事件可影响许多物种的种群动态,使得彼此独立的群体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得相互同步。但是,人们一直不清楚,气候是否还能够使一个群落中不同的物种间的这些种群动态同步化。为了搞清楚这种情况,Brage ……

近日,湖南首个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报告出炉,成为国内省级层面完成的第一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报告。 本报告分析了湖南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现状和趋势,评估了湖南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与需求并探讨了湖南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农……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全球有望在本世纪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这项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相对于将2100年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的减排效果,这是首个与此话题相关的……

美国太空总署NASA本周警告称,亚马逊雨林很可能呈现出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大规模的退化迹象。 该机构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面积为加利福尼亚州两倍大小的雨林区域自八年前开始持续遭受从特大旱灾。 这项新的研究显示,2005年的严重干旱……

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就职演说。 当日,第57届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西侧举行。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新华网华盛顿1月21日电(记者……

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11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公报》显示,据全国7个大气本底站的观测数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2011年又有攀升,且高于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全球平均值,但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浓度大体相当……

澳大利亚政府气候委员会12日发布一份报告,警告气候变化将使高温天气更加频繁,加剧山林火灾发生几率。 气候委员会在这份名为《破纪录:澳大利亚夏季极端炎热》的报告中说,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状况和林火发生频率。 报告强调:“眼下炎热持续时间……

【法新社华盛顿1月11日电】11日公布的一份政府报告警告说,未来几十年,随着气温上升远超预期,美国可能面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情况,包括热浪和风暴。 第三次美国国家气候评……

当北半球多国正遭受寒潮侵袭之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破纪录的持续高温却导致山火频发。据当地媒体报道,塔斯马尼亚州目前有包括旅游者在内的数千人被困,还有约100人失踪,警方不排除其中已有人遇难。 过去一周,热浪席卷澳大利亚全境,多地出现有历史……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项目办公室日前发布权威报告称,在最坏的情景下,美国海岸线附近的海平面将在本世纪上升2米以上。无论未来100年里全球气温升高多少,预计海平面上升都不会在2100年之前停止。 据环境信息网报道,美国有8……

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频遭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或冻害。很多人感叹:这个冬天真冷! 今冬为何格外寒冷?全球气候还在变暖吗?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大气环流调整等导致降雪和低温……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