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据美国《星岛日报》4日报道,气象学家称,美国近几周的天气向人展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景象:炙人的热浪、猛烈的野火、残酷的干旱、汹涌的洪水以及强有力的风暴。 气象学家1988年以来就警告,气候变迁会带来更多热浪、干旱、突如其来的暴雨、更多大范围……

美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也不例外。美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其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技术变革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结果。当下美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如何?又面临哪些新问题?日前本报就这些问题对中国社……

一批来自美国与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于上周日在《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气候变化》上发文称,即使能够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降低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的几百年间,海平面升高仍是难以阻挡的趋势。人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减缓它上升的速率。 图片……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气候专家亚历克斯·霍尔(Alex Hall)领导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导致洛杉矶地区的气温到本世纪中叶平均升高4℃至5℃,市区极热天气的天数将增至三倍,山谷和高海拔地区的极热天气的数量将翻两番。 据环……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上周五发表报告称,到本世纪末为止,海平面上升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影响将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上涨的海平面会给当地带来洪水和暴雨,侵蚀海岸沙丘与湿地。 人们一直将海平面上升视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副产品。这是因为一方面……

在发展中国家,空调已经成为了中产阶级地位的标志。空调比汽车便宜,更容易改变潮湿地区人们的生活。但随着空调在世界各地住户和商店的普及使用,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关注用来运行空调的气体——它们都是全球变暖的强力推动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

本报讯 据每日科学网6月24日报道,最近,一个由德国、荷兰等国家组成的国际小组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未来几个世纪海平面将显著上升。即使气温只升高2℃,到23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将比现在升高1.5米到4米,最乐观的估计是2.7米……

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23日讯(记者沈则瑾) 北京时间22日上午6时,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隆重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南南主题分会上,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新华社电 借助对深层沉积物的探测分析,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北极在过去280万年间曾经经历过“酷热时期”,那时候,北极片冰不存。 这支科研团队由德国科隆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研究报告发表在最……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肖莹莹)有着中国“气候部长”之称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北京表示,当前各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制度,在国际谈判中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2012年5月份的全球天气事件。(自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根据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记录,上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到了1880年以来的第二历史性高温。包括欧洲全境、亚洲、北非以及北美大部分地区和格陵兰南部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高于……

近年来,北极海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融化。虽然目前距离海冰覆盖面积达到年度最低值还有几个月时间,但据趣味科学网报道,今年夏天很可能还会持续这个趋势,带来罕见的大面积无冰水域。北极波弗特海上融化的冰。(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美国国……

巴西的挑战:公共政策有助于减贫,却未能阻止气候变化 巴西的公共政策和公民社会在对抗贫困和极端饥饿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根据乐施会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研究报告,巴西尽管是G20中排名第二的不平等的国家,但却是G20中对抗不平等最成功的国家。“……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由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局承担的“绍兴2500年气候变化研究”项目全面完成,《绍兴两千五百年气候变迁》一书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将绍兴城2500年的气象历史展现在世人眼前。 这是浙江省首部有关历史气候变迁研究的著作。这项古气候研……

本报讯(记者 温如军)上午,记者从全国地方气象立法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全国人大正在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当遇到气象灾害,法律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也正在加紧研究制定……

哈萨克斯坦环境保护部长卡帕罗夫11日在哈议会会议上发言时说,按照目前的气候变暖趋势,哈境内的大部分冰川将在2050年之前消失殆尽。 卡帕罗夫说,哈萨克斯坦气候变暖的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指标。上个世纪末,哈境内的冰川已消失了25%至35%。位处……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北极冰层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大量融化将给成百万计美国人的住家带来影响。这是因为融化的北极冰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将增加北半球中纬度区域暴发严冬天气的几率,如同2010年2月间华盛顿特区遭受的雪灾。 美国康奈尔大学地球和大气科……

墨西哥通过立法设定了可再生能源推广目标。(自路透社) 据英国广播电台报道,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Felipe Calderon)日前已签署一项新法律,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设置了目标。 卡尔德龙表示,该法……

资料图片 科学家警告说,澳大利亚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暖。 澳大利亚经常发生旱灾、丛林大火和水灾,这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尽管拉尼娜现象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给澳大利亚带来最高平均总降雨量,但澳大利亚气象局指出,这没有改变澳大利亚日益……

今年6月,由青海省气候中心主要承担编写的《青海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由气象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最早出版的省级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之一。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对青海省的气候变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报告在描述全球、……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