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近日,基于GIS的西双版纳水稻农业气候区划编制完成,并正式投入业务应用, 标志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建设迈出新步伐。 西双版纳水稻农业气候区划利用景洪市、勐海县及勐腊县1960 -2010年共50年的气温、降水、光照等资料,……

据英国《卫报》报道,2011年又是生态环境动荡的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至创纪录水平、北极海冰融化加速、气温上升创下有史以来第11个最高的记录、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核灾难事故。 美……

12月10日,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体会议召开前,欧洲气候变化专员康妮●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和她的发言人伊萨克●瓦莱罗(Isaac Valero)进行交谈。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路透……

当气候变化代表还在为最后期限、有约束力的目标和财务问题讨价还价的时候,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正发出警告说,除非全世界同意解决这一全球性危机,否则海平面上升和风暴将把它们夷为平地。 托克劳群岛高级官员福阿●托洛阿 (Foua&nb……

加拿大石油行业一份最新报告说,2009年至2010年间,从加拿大油砂矿中每提炼一桶石油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即排放强度)同比增加了2%。 加拿大油砂行业曾经宣布,1990年至2009年间,该国油砂矿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了29%。但加……

光明日报苏州12月18日电(记者冯永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简称“研促会”)第一届年会17日至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此次年会以“生态文明,绿色转型”为主题,通过了《生态文明苏州宣言》,倡议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作用和优……

为配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政策指导下,2011年12月1日,由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共举办的主题边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中国开展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国……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13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全球第五,人类发展指数(HDI)全球第二,人均排碳量全球第一。11月7日,澳大利亚历史性地通过了碳税征收法案,就全球的气候变化应对进程而言,这是澳大利亚政府,也是国际社会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上所迈出的重要……

在乌干达,为了农业用途而遭清除的森林。图片来源: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发生在肯尼亚的非法采伐行为。图片来源:Connect4Climate埃塞俄比亚等待运往市场的木材。图片来源:发展森林伙伴计划 森林专家表示,整个非洲地区的森林砍伐行为正在加剧……

新华网武汉12月13日电(记者沈翀)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根据第三次长江源考察的结果显示,在整体生态环境恶化水平相对较轻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导致长江源出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

2011年11月23日,象牙海岸东部尼亚贝拉的一处可可种植园。(图片来源:路透社) 西部非洲出产了世界三分之二的可可豆。这里的气温常年徘徊在22到29摄氏度之间,降雨只在四月到六月以及十月至十一月中旬的短暂时间出现,一年里剩余时段都是阳光……

经过14天的马拉松会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和以往的气候大会不一样,本次大会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一是通过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

长江源头的冰川。本版图片由长江委江源科考队提供科考队员在采集水样。 32年间 长江源冰川消失逾一成 长江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长江源面临四大生态挑战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陈立立 刘春华 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素……

当地时间12月11日凌晨3点,德班气候大会(COP17)会场,谈判到了最后的敲锤前夕。 精疲力尽的谈判代表们的眼睛都在盯着一件足以改变德班结局的事情:欧盟气候委员康妮·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与印度环境部长娜塔拉彦(Ja……

原本定于12月9日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经过通宵达旦的磋商,11日清晨5时在南非德班落幕。与会各方同意延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避免了《京都议定书》第……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晨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闭幕。会议批准一揽子决议,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议题。 一些分析师认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取得成果,但还远不够。 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德班气候大会主席、南非国……

经过30多小时的“加时冲刺”,德班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在昨日越过终点线。大会通过4项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然而,这份积极的成绩单并不意味着未来应对气候变化之路将一帆风顺。 有……

11日,德班,因为通宵达旦的谈判,一些工作人员就躺在地上休息。当天,在谈判十余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达成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各国代表经过数十小时最后“加时冲刺”,到11日清晨,4份决议艰难降生。 “马……

新华网南非德班12月11日电(记者邵海军 陈勇 于大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清晨在南非德班落幕,……

新华社南非德班12月11日电(记者邵海军 陈勇 于大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清晨在南非德班落幕,……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