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连日来,与会各方开始围绕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以及长期合作行动构想等展开第一阶段谈判。

中国政府于当地时间12月1日在坎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首场边会(Side Event),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出席边会并讲话,为与会者解疑释惑。 苏伟在边会上通过一连串具体数字介绍中国的减排努力。他重申,到2020年……

全球气候谈判四大核心问题中的资金和技术问题,有望在坎昆会议期间取得进展、达成一系列协议。

联合国下属世界气象组织11月30日说,全球变暖趋势将持续,2003年席卷欧洲的酷夏和今年肆虐俄罗斯的高温天气或许将成为常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季节正常水平”标准的更新周期可能会缩短。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合作中,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始终坚持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

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发布了2009年度《温室气体公报》,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组织定期发布的第六期年度《温室气体公报》。

2010年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谈判11月29日平静地开幕了,也许是濒临战争边缘的朝鲜半岛夺走了大家的注意力,事关全球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坎昆气候谈判反倒没有特别引人注目。 坎昆会议之所以没有产生足够的热度,主要是大家对气候谈判前景悲观。利益面……

今天,人类是否也急需共建“诺亚方舟”,来应对“后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这个马拉松式的谈判,经历了20年的激烈交锋,如此艰难,恐怕连上帝也不会料到。 “诺亚方舟”必须建,这是全球共识。但怎么建却争论不休,1992年的……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王永志)在坎昆国际气候大会召开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振华副主任会见了来访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乐施会、自然之友等十余家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他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坎昆会议难以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尽……

中国网讯 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著名的旅游城市坎昆召开。中国网就气候政治、坎昆会议前景等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全球气候增暖是当前全球变化的突出标志葛全胜在谈到气……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正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各国讨论如何履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义务,发达国家是否率先采取减缓气候变暖的行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份在天津“孕育”的文件,经过两个月的“怀胎”,有望在坎昆“降生”。现在,它已经显了“身形”。 当地时间11月29日,第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开幕。这是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同等规格的气候谈判,虽然东道国墨西哥政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当地时间30日表示,坎昆会议将在技术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1月30日,人们在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村”内的气候变化展示墙前流连。为配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坎昆专门在酒店区附近兴建了“气候变化村”,提醒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新华社记者戴维摄 &……

坎昆会议有没有成功的金钥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要靠什么?中国希望在坎昆会议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参与国际谈判的变与不变是什么?中国这些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跟我一起探寻—— &n……

中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备受全球关注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日前在墨西哥坎昆开幕。从德国伯恩到中国天津,再到墨西哥坎昆,如今已是全球气候谈判官员今年马拉松赛事的第六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僵局仍然没有打破的迹……

全球水资源正在承受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正当坎昆会议召开之际,德国、丹麦、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出现大范围强降雪和降温天气,欧洲极端天气立即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透露,经初步估算,“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 正在墨西哥举行的坎昆会议是一届缺少人气的气候大会。不过,发改委日前发言却截获了媒体关注气候会议的目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第二届中国城市节……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