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综合新华社消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这份近4万字的《报告》指出,20……

本报讯 记者张永 郭起豪报道 1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

美国航天局的最新研究显示,过去25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主要大湖的水温在逐渐升高。

由中国科学院(C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发起和主办的气候论坛(CTWF)第9届国际研讨会“气候与环境变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近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会议的协办单位包括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

坎昆会议前夕,丹麦选择优先启动国家行动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不是等待国际气候谈判的结果再做行动。

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城市坎昆召开。届时,《第一财经日报》将作为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的战略合作媒体,参与组织在坎昆的“中国日”活动。 上周末,在“中国日”预热活动上,本报记者主持了气候专家圆桌论坛……

根据预计,未来40年非洲城市人口将是目前的3倍,而非洲国家各个城市也将有可能不同程度遭受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现象。

新华网莫斯科11月22日电(记者童师群)俄罗斯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全球气候环境研究所所长尤里·伊兹拉埃尔院士22日指出,要遏制全球变暖,除减排温室气体以外,还需采取某些战术性措施,为地球遮挡阳……

中国政府23日发布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年度报告,决心在未来五年内“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概括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报告指出,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谈……

墨西哥坎昆会议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举行,此次会议将是自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推进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的又一重要国际会议,旨在推进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

欧盟与美国20日在里斯本举行首脑会议,双方领导人一致强调通过深化跨大西洋合作来巩固欧美传统盟友关系。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江国成、袁军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0年度报告》指出,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我国将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但反对以任何未经缔约方充分讨论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称,中国绝对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当中无约束的排放,我们现在尽可能作出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速度,争取尽早达到排放峰值。 1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中国网11月22日讯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10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坎昆的挑战与中……

11月19日,中德合作北方框架项目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已经把沙化土地治理和沙产业开发利用的迫切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荒漠化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利用相结合发展沙产业。

编者按:2009年,国际社会聚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问题成了各个国家的重大课题,而承担着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发挥承上启下关键作用的中国企业,首次迈上国际舞台,为世人展现中国企业的精彩。 今年,2010年……

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今日在2010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论坛上表示,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万里征途上,坎昆会议必然是必要的一步。 苏伟表……

出席世界气候变化市长峰会的代表21日签署了《全球城市气候协议》,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承诺,并希望能在即将于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递交此协议。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代表黄惠康22日说,全球气候变化要求中国企业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但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