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文章列表
洪水过后及时防疫消毒 绵阳城市用水恢复正常[06-13]本报绵阳6月12日电 (记者刘裕国)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洪水顺利通过绵阳市境内后,绵阳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收效明显。记者在绵阳城区、江油市及该市青莲镇看到,目前,洪水经过的路面已经基本清理干净,绵阳城市供水停止……
潘岳:灾后重建莫超越环境承载力 环评是基础依据[06-12] 地震灾害引发了哪些环境问题,灾后重建要遵循什么原则,如何科学应对?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认为,重建离不开规划环评这一国际公认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手段—— &nb……
[图文]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06-12]月16日,胡锦涛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是胡锦涛在设在北川中学的野战医疗所里,叮嘱医护人员照看好在地震中失去母亲的3岁女童罗梦夕。新华社发 汶川大地震一月之际,谨以此文献……
[组图]唐家山堰塞湖威胁解除 滚滚浊浪安全过绵阳[06-11] 6月10日,北川县通口河电站闸门全部打开泄洪。通口镇是距离唐家山堰塞湖最近的一个镇。当日,唐家山堰塞湖成功实现泄洪,绵阳百万群众的“悬湖”威胁终于解除。新华社记者肖春飞摄 &nbs……
成都市第一批受灾乡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出炉[06-11]重建规划街子镇将“长大” 成都市第一批受灾乡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出炉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周时间的紧张工作,崇州市街子镇、三郎镇的规划方案出炉,这是成都市启动受灾乡镇灾后重建工作以来,首批出炉的乡镇规划方案。同……
百名专家实地勘察 计划以旅游为拉力重建都江堰[06-11] 昨天(10日),在市规划局的组织下,10家参与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编制单位的近100名专家,来到都江堰市,对城区受灾情况及古堰景区、聚源镇区、青城山镇进行实地勘察。勘察后,不少专家颇有信……
四川在废墟中重建美好新家园(下)[06-11]“我们对灾后重建,发展中国西部经济充满了极大的信心!” 日前,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仅20来天,被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一个“创百亿”工业项目——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项目,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了,它是地震后成都恢复投资信心,发展经……
自强自救 重建家园[06-11]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支援下正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最近,党中央发出号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灾区企业要自力更生、奋起自救,农村要组织抢收、抢种,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将灾后……
国产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显身手[06-11]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今天上午9时37分,正在四川绵阳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济南军区某陆航团03号直升机尾梁部位加装了一个迷彩色小金属盒———国产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至此,全军陆航部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上百架直升机已全部加装该型卫星导航定……
四川建立首个抗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06-11]本报讯 目的在于为高耐震性再建工程提供关键技术,为大型生命线结构设施的抗震评价和建设提供成套技术,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于6月6日在西南交通大学通过专家论证并投入建设。据悉,这是我国首个抗震工程技术重……
[图文]四川在废墟中重建美好新家园[06-10]图片说明:6月5日,一位战士在为“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花墙浇水。日前,从贵州和云南调运来的200万朵鲜花被布置在四川绵竹体育中心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地,为灾区群众送上祝福,带来鼓舞。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面对未来,我们都要坚强些才能走出困境” ……
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升库容增加 排险工程顺利[06-08]中新社绵阳六月八日电(霍潺)记者从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水情测报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八日二十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超过七百四十二米,库容已超过二点四亿立方米。泄流明渠下段冲刷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天,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程仍在抓紧实施。在解放……
9项减灾救灾标准将于年内完成[06-08] 包括灾后重建服务、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等在内的9项减灾救灾标准,将于年内完成。 民政部国家救灾中心副主任、全国……
[图文]“悬湖”泄流之后:危险尚未解除[06-08]6月7日,唐家山堰塞湖自然泄流,推土机、挖掘机在紧张施工。(刘应华 摄) 6月7日7时08分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过水。悬在数百万群众头上的“悬湖”,终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逐步缓解险情…… 没有预期泄流 缘于拆除临时围堰……
专家建议我国加强应急救灾能力建设[06-08]“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的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但回过头看,我们在应急救灾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我国应急救灾能力还有待提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加强相关数据……
科技观察家:志愿者,留得博爱满人间[06-08]“我先走了,你们随后跟上。”这是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晚,河北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心急火燎赶赴灾区前,给他的12位同村伙伴发出的短信。这位几乎是靠坐出租车辗转入川的唐山“十三义士”领头人大概没有想到,短信中的“你们”,竟迅速……
陕西灾区重建将严把“环保关”[06-07] 新华网西安6月6日电(记者毛海峰、耿凌楠)汶川地震使陕西很多房屋、厂房遭到毁坏,陕西将在地震灾区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工作。陕西省环保局6月5日透露,为保持山川秀美的良好环境,在灾区的重建过程中,环……
都江堰修复月内启动 灾后文物重建需60多亿[06-07] 昨天(6日),国家文物局通报5·12地震文物受损情况及修复计划。文物重建大约需要5年时间,初步预算需60多亿资金。都江堰是首个启动的修复项目,将在二王庙和伏龙观中选择其一作为第一组建筑,在一个月之内开工……
举全国之力 助灾区重建[06-06]海南“心灵呵护”灾区儿童 本报海口6月5日电(记者王晓樱、魏月蘅)日前,一场特殊的“汶水入海”接力活动,在三亚湾举行,香港艺人刘德华等奥运火炬手与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一起,将从汶川采集的河水注入浩瀚的南海。 6月2日下午,89名……
汶川,走向新生[06-06]今天,记者一行从成都出发赶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摇晃,地震时滚落在路上的山石不时刮划汽车底盘发出阵阵响声。透过弥漫的尘土眺望,原本植被茂密的山体,在泥石流的冲刷下形成道道“伤疤”,让人心悸。 在汶川县漩口……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