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正文

城市治污:“打捆”治理能否破解民生大事?

Eedu.org.cn 作者:呼涛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5

2007年11月3日,游人在松花江畔游览。近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持续上升,前段时间露出的大片浅滩已被江水覆盖,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江赏景。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流域治污:政府与企业的合力双赢

  有专业人士指出,流域性治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难题,在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与专业化企业参与建设可以成为共赢的治污新路。政府应当大力引导国内外市场化资源参与,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力量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助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研究员提出,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既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为专业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企业参与的市场化治污能够更彰显效率与成效。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原有建设的污水处理企业因水费低或者收缴率低等问题而闲置,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投资的大型项目久置不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中城市、小城镇污水处理管网不配套也为治污造成障碍。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的进程中,政府引入专业化水务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投资新建、部分资产并购以及原有资产委托经营等模式参与城市污水处理企业的建设。

  水务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环保型企业,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参与污染治理的水务企业应当最大限度地承担起环保责任,与政府通力合作。企业应当以区域性、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处理经济与长远发展的协调关系,”朴庸健说,企业只有成为政府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服务平台和资金、技术支持,才能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效关系国家节能减排进展,更涉及百姓饮水安全。在松花江治污的同时,我国的其他江河治污也已被政府纳入日程。在城市治污中,“百姓水费最低、政府可支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无疑将取得实效。

  水污染过后三年间,因污染松花江而疲惫的松花江正逐渐重获“休养生息”。在治污中重获新生的江河,也将为百姓带来更为放心的生命之源!( 记者 呼涛 )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