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控制盯紧印染行业
■相关报道
深化减排靠什么支撑?
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需要推出先进和实用技术
本报记者崔煜晨报道在全国大范围实施节能减排以后,印染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仅凭末端治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从“十一五”开始,行业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艺中推广清洁生产,包括节能、节水等各方面,分别通过工艺改进、装备改造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等各种措施实行。
行业协会在这期间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7~2010年,行业协会共推出了4批119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帮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深化节能减排。
陈志华介绍,推出先进技术的做法将延续下去,印染行业被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后,“十二五”期间,他们将推出更多先进且实用的技术。今年11月3日,在第五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协会又推出了第5批先进技术,其中包括25项节能减排技术。
“这些节能减排技术涵盖了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个过程,许多先进实用的技术在行业得到了很好的推广。”陈志华说。他们更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甚至是改革开放前曾使用、实用性强的老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比如,印染厂的烘干等工艺中会产生冷凝水,在国营企业的时代,冷凝水曾经得到回用。但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为了抓产量放弃了这项技术。现在,随着治污压力的加大,为了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行业协会在2006年第一届行业环保年会上推出冷凝水回用技术。这项技术在开始推广的两三年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行业内进行冷凝水回用的企业已经达到80%以上了。
通过技术推广和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平均每百米布标煤消耗从59公斤下降到50公斤,下降了15%;水耗从4吨下降到2.5吨,用水量减少了37.5%;企业平均中水回用比例从7%提高到15%。
记者了解到,在每年举行的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行业企业之间不仅会交流新技术,还可以与专家就现有技术或新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咨询。本届年会还专门设置了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讨论组,主要围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废水回用以及工艺技术等进行讨论,对企业在技术使用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为更多企业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思路。
■新闻链接
佛山市发生倾倒印染污泥案
科学评估后将提出处理方案
今年4月起,有黑色物体陆续运到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的一个工业区内,直到10月,高明区环保部门才获知,并立案调查这些黑色物体的来源及成分。
经初步判断,黑色物体为印染污泥,堆放面积约12~15亩,深度约在1~3.5米,体积约有两万多立方米,约两万吨。由于污泥倾倒量大,这起事件成为高明史上规模最大的倾倒污泥案。
印染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已被收入广东省严控废物目录,从收集、贮存到处理、处置均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如此露天倾倒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其中含有未处理的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超标,将对周边环境乃至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相关部门获悉后立即成立了专案小组,高明区环运局工作人员说,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污泥中未发现污染物超标。由于污泥数量、体积巨大,是否含有害物质,尚需进行科学取样分析方可下定论;且由于倾倒时间较长,污泥污水已有下渗迹象,具体危害还要全面评估。
目前,高明区已邀请广东省环境研究部门专家制定评估方案。通过评估发现,仅对两万多立方米的污泥进行科学检测就需耗资96万元。高明区环运局有关人士表示,希望经科学全面检测后,倾倒污泥污染物未超标,否则其治理费用可能达上亿元。单是清理这片污泥的费用,按一吨100元的最低标准计算,至少也要两百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