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第五届生态文明学术沙龙

Eedu.org.cn 作者:叶晓婷    资讯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24
  本刊讯 (记者叶晓婷)10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五届生态文明学术沙龙”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本届沙龙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坦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绿创环保集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在本届沙龙上,与会专家围绕“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自然基础”两个主题展开讨论,除了主题发言,还有自由辩论和交锋。会议气氛活跃、平等争论,不同领域专家间利用沙龙这个自由宽松的形式,进行了深度交流。
  生态文明学术沙龙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并主办的,自2008起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慧交锋的平台,深受广大专家学者的喜爱与好评。
  《环境与生活》杂志作为重点报道媒体,对此次沙龙的讨论内容进行精选刊登。


  人类中心论无法放弃
  ◎王玉庆 (主持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现在我们搞环保的,或者提倡生态文明,或者讲人和自然和谐,大部分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但是我看到一本书,是社会学家郑也夫的《神似祖先》,书中对人类中心主义提了几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
  大家常说,在人类崛起之前大自然是非常和谐的,只是因为人类崛起,特别是工业化以来破坏了大自然,才破坏了这种和谐。过去大自然是有调节能力的,长久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但郑也夫对此质疑道,地球历史上的5次生物大绝灭恰恰证明自然界是斗争、平衡,再斗争、再平衡的过程,平衡的时间是短暂的,大量的时间是在不断地进行各种生存竞争。作者说和谐和平衡与矛盾和进步是对立的,我们要想进步就必须打破某种和谐,通过竞争才可能有进步。这是一个观点。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大自然中哪一个物种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现在呼吁人类要尊重大自然、尊重其他生物,但这不是进化赋予人的生物本能,而是来自我们人类的理性。这理性不是自然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人类中心论的产物。进而言之,放弃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本身就是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放弃不掉,就像自己抓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拎起来一样,不可能。这是作者的一些观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看法并没有征求郑先生的意见,是我对他观点的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我应负责)。
  就这些观点,我想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跟咱们生活相关的。比如说,有很多所谓“动物保护人士”在公园里喂流浪猫,但他们不知道流浪猫在公园非常有害,会威胁小鸟等其他小生物,至少应该把流浪猫赶出公园。再有,保护珍稀动物的问题也有争论。有人说,从濒危物种保护来讲确实应该保护,但是为了保护,国家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个别濒危物种灭绝了,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吗?如果把这些钱抽出来搞其他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不是更划算,效益更好?如果说,保护珍稀动物完全是一种道德关怀,那么这种道德关怀的支点是什么?正因为在上述方面有一些不同看法,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我们还没梳理得很清晰。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主题就来讨论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包括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人类中心论和人类道德的支点。


  
  环境冲突和生态公正有关
  ◎徐朝旭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是生态保护。就是我们不去追问它的终极依据是什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第二是生态幸福。生态幸福是比可持续发展观更深层次的一种价值观,我们的发展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要使人民的日子过得好一点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环境污染已经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建设美丽中国这样一个价值诉求越来越强烈。
  第三是生态公正。生态环境的保护跟生态公正两者是有内在关联性的,如果公正这个问题没解决好,环境问题永远解决不了。我们现在很多环境冲突的背后都是跟公平正义有关。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三个原则当成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道德体系的根本点。


  
  要建立科学的“需要观”
  ◎陈志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们之所以赞成生态文明,绝不是抽象的、思辨的概念游戏,也不是被动应对当前生态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切实体验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文明的。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片面发展造成的不协调、不和谐的局面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实际上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很快我们将陷入全面的生存危机。
  我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创建科学的需要观或科学的消费观。刚才说了,科学发展是一个包含很多要素、多层次的立体网络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存在一系列社会矛盾,而需要和生产是深层次的核心矛盾,因此正确处理需要和生产的矛盾,是事关落实科学发展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人口不断增长,人们的需要也不断增长,而且出现很多新的需要,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日益加剧了。要解决需要和生产的矛盾,如果只是不断发展生产,去满足不断增多的需求,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吗?人们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吗?都应该无条件地去满足吗?由此我就提出一个想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有科学的生产观,而且要有科学的需要观、消费观,这和价值观念是有关系的。
  我们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人有社会性,所以人的需要不但是个人需要,也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我们一直主张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都是合理和正当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如此,对于那些导致破坏环境的需要、消费就不应该鼓励。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