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缺位海洋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本报浙江象山9月16日电(记者陈瑜)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王殿昌在今天举行的2011中国海洋经济峰会上表示,海洋经济发展遇到总量增加与结构调整、质量提高双重压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成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课题。
“海洋经济规模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随着东部率先发展布局完善,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腾飞之势。”王殿昌援引《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8439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9.7%。但当前近岸海域开发过度与远海开发不足、区域间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与问题比较突出。
“从全国沿海行政区域整体情况看,产业园区雷同,产业结构雷同问题比较突出;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耗能产业少。”王殿昌举例说:环渤海湾5800公里岸线,密布着大小港口60多个,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2009年全国20个亿吨大港,环渤海地区就有8个。640公里长的津冀海岸线上分布着天津、秦皇岛、唐山(含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黄骅四大港,其中曹妃甸港距离天津港仅38海里。而在辽宁的锦州湾,1公里距离内存在着锦州和葫芦岛两个港口。
“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空间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王殿昌表示,大规模的近海岸活动,导致近岸海域由海变陆;近海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质量严重下降变劣;海洋生物物种遭毁灭,海洋水产总量明显减少。他建议坚持陆海统筹,统筹海洋维权与周边稳定、统筹近海资源开发与远洋空间拓展、统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布局调整、统筹海洋经济总量与质量提升、统筹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海洋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等。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广东海洋经济特色:南海开发和“三生共融” 立海之根 切实做好“海”文章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迎来发展新契机 “十一五”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3.5% 浙江:海洋经济迎来“科学春天” 海洋经济:迎来新机遇 "十二五"规划制定海洋发展战略 各地共拼海洋经济蓝图 浙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集聚科技人才 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支撑 海洋经济加速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海洋经济更要注重生态建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