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经济特色:南海开发和“三生共融”
广东、山东和浙江三省被确立为首批海洋经济国家试点省,这标志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全面启动,也同时把广东的海洋发展晋升为国家战略,广东将进入全新的海洋时代。与山东试点重在海洋科技,浙江试点重在港口经济有所不同,广东试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南海开发和“三生共融”的综合发展上。把推进海洋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共融作为海洋发展的着力点。
南海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以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带动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是世界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南海是我国唯一的深水海,资源极其丰富,南海资源勘探和开发可以带动我国深海技术和海洋油气、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海洋开发必须有近陆作为陆基支撑。福建正在构建海西经济区,侧重于对台产业合作;海南已被定位为国际旅游岛,侧重于服务业;广西的建设重点是北部湾经济区,且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广东是南海开发的最好陆基。广东应瞄准南海开发陆基建设,大力引进、培育、发展相关产业、科研机构和人才,把广东从“珠江时代”引向“海洋时代”。
二是可以进一步加强广东与东盟的合作,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广东本土经济目前遇到了资源紧缺、劳动力短缺、环境恶化、土地空间紧缩等一系列发展瓶颈问题,“走出去,在海外再造一个广东”成为广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临近的东盟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有大量的粤籍华人华侨,是广东“走出去”的首站。广东应大力推动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大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大力开展与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深度对接,在东盟“10+1”合作的南宁陆线之外,于南海开辟一条东盟“10+1”合作的广东海线,从而把南海建成东盟“10+1”合作的经济内海。
广东海洋经济国家试点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广东的海洋经济建设是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全方位统筹综合开发过程,是一个实践海洋科学发展的试点。广东之前传统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导致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民生建设长期缺位,海洋生态被严重透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明确提出要“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必须要着眼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把推进海洋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共融作为海洋发展的着力点。这就要求在试点中要以陆海统筹的思路合理划分广东的生产、生活、生态岸线,做好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建成一个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民生幸福、海洋环境优美的海洋强省。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立海之根 切实做好“海”文章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迎来发展新契机 “十一五”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3.5% 浙江:海洋经济迎来“科学春天” 海洋经济:迎来新机遇 "十二五"规划制定海洋发展战略 各地共拼海洋经济蓝图 浙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集聚科技人才 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支撑 海洋经济加速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海洋经济更要注重生态建设 发展海洋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