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经济 探索惠农新方式
16日,“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第六届)全球年会”落下帷幕。此间,“绿色金融和低碳经济”成为与会的经济学家、金融机构领袖、行业领先企业领导者热议的话题之一。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复苏新的增长点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以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与会者各抒己见。
机遇: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复苏的迹象其实是各国政府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的结果,这种增长显得较为脆弱。因此,寻找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显得尤为迫切。
联合国地球基金理事会主席莫里斯·斯特朗说,“虽然现在经济局势艰难,但幸运的是,我们也在当中看到了机遇,这就是低碳经济。”
斯特朗认为,金融复苏不能简单地期待经济能回到过去的状态,而是应该转变目前经济增长模式,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全球经济依然面临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退化的风险,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选择。
“其实,我国政府已经把低碳经济列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中国银行海外机构董事王元龙说,“特别是在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金超过了2000亿元。”
王元龙认为,目前碳金融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中国的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业务是大势所趋。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主动进行机构的调整和人才的培养,积极创新碳金融业务的新模式。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国低碳经济、绿色金融发展也面临成本及价格等诸多问题,需要有配套政策予以扶持,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王元龙说。
途径:绿色金融扶植低碳经济
针对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北京市金融办公室主任霍学文认为,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应该依靠金融机构。
霍学文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一般通过制度改革、技术创新、金融扶植三大途径来解决。现阶段期望我国迅速出台新制度不太可能的,因为其中涉及法律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企业评价的改变等方面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相比之下,技术创新较容易做到的,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眼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任就落在金融机构肩上。
“通过金融来解决低碳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多了,只要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就可以带动这个行业技术创新,乃至制度变革,正像当年推动IT产业发展壮大一样。”霍学文说。
他建议金融机构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构建碳交易所等交易平台,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探索:低碳经济如何让农民增收受益
讨论低碳经济未来发展道路时,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提出,应尽早将碳交易扩展到中国农村市场,以低碳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受益。
黄杰夫介绍,他们目前正在美国进行探索,“目前,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有1万多个农村家庭在市场上交易,他们以交易价格为信号,运用免耕、植树、种草、制造沼气等方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黄杰夫同时强调,“国外经验只能借鉴,若想应用在中国,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农民的政策和规定。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使农民受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有不少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找上门来洽谈业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碳交易也会像股票、证券等交易所一样,做得生机勃勃。”黄杰夫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