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强力削减排污总量
西部地区禁止污染型项目建设
《意见》明确,我市将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强力削减排污总量。
按照中、东、西产业规划布局,中部地区突出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限制新建污染较重项目。西部地区禁止污染型工业项目建设,限制医药、化工、印染等行业,对建材行业提高准入门槛,鼓励向绿色、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东部地区禁止新建污染重、规模小、耗能高的皮革、化工项目,鼓励医药、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高端医药及制剂等低污染、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在城市主导风向限制建材、采矿等行业;市区供热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其他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采取集中供热或推广分布式能源供热。
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规划环评要求的园区和环境质量不达标的重点区域,禁止新上增加污染物的项目。
强化区域限批和挂牌督办制度
我市将强化区域限批和挂牌督办制度。对未完成年度总量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治理任务,河流监测点位断面水质考核不合格,未按期建成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或未完成防护距离内村庄等敏感点搬迁的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
对一个地区有多家违法企业被挂牌督办的县(市)、区,对其所在地实施“区域限批”。
对连续两个月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超标的县(市)、区,提出“区域限批”预警;对连续三个月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超标的县(市)、区,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审批该地区所有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问题,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制度;对在挂牌督办工作中督办不力、监管不到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