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生态文明行动计划》解读

Eedu.org.cn 作者:胡桃星光    资讯来源:无锡新传媒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9

    《无锡市生态文明行动计划》本月出炉,谱出未来5—10年的“绿色乐章”。万余字的《行动计划》写下的是一部“交响乐”:太湖水环境治理是“重音”,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城市等汇成“和音”,共同把乐章主题推向生态城建设。《行动计划》的目标定为:2015年初步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这正体现了这份《行动计划》的最大亮点:这不光是环境治理计划,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建设计划。

    交响乐不能由单一演奏者完成。《行动计划》的部署——七项重点工程、十大示范项目,让人们看到,市委市政府的坚定决策、职能部门的着力推进、600多万无锡市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将这“绿色乐章”奏出真正动人的旋律。

    行动“重音”,再创一个科学治太“黄金期”

    始终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推进治太工程建设,实施重点流域治理,确保到“十二五”末,主要水体控制断面的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功能区要求,彻底消除城区河道黑臭现象。

    本月初,全国第一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在贵阳市举行,“无锡成果”引起轰动。尤其是“太湖水质实时监测传输系统”,由于能让远在贵州的人们看到太湖水质实时数据而受到广泛关注。市环保局人士上周接受采访时说起了一个细节,曾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现任贵州省省长的赵克志,当天参观无锡展区时专门点击了系统中的“伯渎港”——他曾当过这条河的河长。“赵省长开心地读出了实时数据:劣五类水已经变成四类水了!”

    2007年至今,无锡开展了1900多项太湖治理工程,投入300多亿元,在全流域的治理工作中走在前面。而这份《行动计划》将首项重点工程设为:实施以太湖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再次传递这样的理念:“始终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在太湖治理上实现新的突破。

    “十一五”的治太以工程为主,那么“十二五”会有什么变化?市太湖办主任顾岗介绍,“十二五”期间,太湖治理将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从点线治理转向流域治理;从污染控制转向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并重;从工程建设转向工程建设与管理并重。“四大转变”推动太湖治理工作,保证饮水安全万无一失,控源截污全面覆盖,资源节约形成体系,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再创一个科学治太“黄金期”,为无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科学治太“黄金期”,将迎来流域治理的关键期。无锡太湖(蠡湖)新城片区、直湖港片区、望虞河西岸片区和宜兴太湖西片区——《行动计划》中的4个重点区域将成为治太亮点,共同诠释流域治理理念。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太湖治理的“流域目标”定为“四个一”。建设一个清水流域,引流活水、生态修复,建成太湖新城清水流域;保护一条清水通道,重构水系、控源截污,保护望虞河清水通道;改善一片流域水质,拓新沟河、整治支浜,改善直湖港流域水质;构建一道生态屏障,控制面源、退田还林,构建太湖西岸生态屏障。

    科学治太“黄金期”,需要全城共同出力。细细品读这份《行动计划》,不单是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绿色经济发展工程、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工程、低碳城市建设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源环境机制创新工程以及生态文化推广工程,都蕴含着治理太湖、保护太湖的诸多要求。太湖需要全方位的治理与呵护,期待全社会从理念到行动的共同努力。

    构建体系,积极探索无锡特色发展之路

    到2015年,初步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基本确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太湖治理实现突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0年底,我市已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建成生态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如何走?《行动计划》指明:要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无锡加快“四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时代特征、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要求我们着眼于探索体系的构建。“《行动计划》关注的不仅是环境问题,而是通过努力初步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认为,这份关键时期出台的《生态文明行动计划》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而考核指标中的内容、比重和要求远远高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    以太湖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工程、绿色经济发展工程、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工程、低碳城市建设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源环境机制创新工程以及生态文化推广工程——七项重点工程构成的体系中,一些核心亮词值得注意。

    比如“绿色”。一方面是绿色经济,更多地突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起15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太湖沿岸纵深5公里范围内全面建成循环经济带。另一方面是绿色无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出要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15年新增森林面积7100公顷。而生态文化推广工程更侧重于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包括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宾馆、生态村等。比如“全面提升”。以太湖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和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工程全面回答了市民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从水、大气、噪音到工业固废处理、辐射监管、土壤修复等。环保部门将对此进行全方位感知监测,并落实相应措施。到2012年建成全市“安全供水高速通道”网;到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100%;2011年底实现对全市所有放射源实施在线监控。

    同一词汇出现在不同工程中,一定程度也透射出体系建设的意义。以绿色为例,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无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当然,由七项重点工程构成的体系中,最突出的一个亮词仍是“全社会参与”。生态文化推广工程一方面倡导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将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让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获益者和监督员。只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使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出强大的生态文明功能。

    先试先行,十大示范项目一年半见实效

    编制完善中水回用规划,加大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等的收集处理和循环使用力度,逐步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到2015年全市再生水回用率力争达到33%。建立健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至2012年,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达到100%。

    加快实现生态现代化,项目是抓手。《行动计划》确立了十大示范项目——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太湖(蠡湖)新城“清水流域”、万顷良田建设、循环经济、光伏太阳能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绿色乡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创建。

    生态文明建设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这十大示范项目就担负起先试先行的“探路者”重任,并分别对应相关的示范地区和责任部门,力争到2012年能够建成一批示范工程,以此为引领推动生态文明计划的有效实施。换言之,从现在起的一年半时间内,十大示范项目将迅速实施并能够逐步展示成效。

    盘点十大示范项目的考核指标,有关人士指出,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这两项的实现难度较大。按既定目标,到2015年全市再生水回用率力争达到33%,也就是说,就现在全市每天150万吨的污水处理量而言,其中49.5万吨要回用起来。为此我市将重点实施完成惠山区中水回用工程、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锡山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市排水总公司再生水利用工程、太湖新城再生水供水站等项目。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时一步到位铺设自来水、污水、中水三根管子,目前锡东新城已完成这方面的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环保重要举措。今年5月,新区新安街道启动了新一轮的垃圾分类试点,由于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拣正确率已超过50%,成效初显。按照计划,我市将继续在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单位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小分类”试点,至2012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住宅小区、单位达20个以上,并全面建成“源头机械收集、中间密闭转运、终端焚烧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成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达到100%。

    建设低碳城市,节能降耗是无可争议的核心指标。市建设局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有关人士介绍说,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的能耗占了近三成,为此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已成为低碳潮流。我市从城建资金、墙改基金等渠道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支持方式由单体项目逐步转向建筑节能示范区应用,并统筹兼顾城市和农村,至2012年完成2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任务。(胡桃星光)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