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江苏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8

  主办单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时间:2013年9月22日起

  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江苏”为主题,面向城乡公众,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社科普及活动,加大社会科学在全社会的传播力度,使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关注和参与社科普及,促进公众人文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推动社科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化社科普及服务社会大众凝聚民族力量

  ——写在江苏省第十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之际

  中国江苏网9月18日讯     江苏省社科普及宣传周是省社科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构建的全省社会科学宣传和普及活动有效载体,由省市县三级社科联每年以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在全省范围内联动举办。从2004年首次创办以来,已经走入第10个年头。

  十年来,社科普及活动丰富多元、精彩纷呈,据统计,全省开展各类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社科成果宣传展、社科书市、社科知识“六进”和大型广场咨询等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活动2万余次,组织专题报告会、大型讲坛和巡回演讲3万多场次,出版社科普及读物120万册,发放资料7千万份,创建50家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每年全省社科普及直接受众超过100万人次,辐射数百万人群。这对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精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普及社科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当前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离不开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对于社会的创新、进步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决定性影响。

  早在2004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中共十八大报告也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科普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科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目前社科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直接、最有效、最受欢迎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科普及实践中来。

  加强社科普及载体建设,推动社科公共服务各级社科联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类科普载体建设,注重规模和质量,强化特色品牌效应,促进社科优秀成果走近社会大众,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需求,更好地发挥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加强社科普及设施建设,拓宽社科普及渠道各级社科联应不断探索和开辟多种途径,充分整合和开发利用现有的教育、文化等活动场所共建社科普及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社科普及设施,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社科普及,创造条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场馆建设纳入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推进社科普及活动社会化、常态化。

  加强社科普及组织建设,实现社科普及联动各级社科联是社科普及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也是发展社科普及事业的主要社会力量,应发挥好主动积极作用,努力创造条件牵头建立社科普及工作协调制度,为社科普及和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提供建议,切实履行“推进社科普及与咨询”职能,促进各项社科普及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社科普及制度建设,改善社科普及环境各级社科联和社会有关方面应重视推动我省社科普及地方立法,明确社科普及力量的职责,落实社科普及专项经费来源,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立有效机制和激励措施,支持和鼓励社科专家参与社科普及,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科普及专业化人才,切实保证社科普及事业永续发展。

  我们坚信,积极推进与深化社科普及,将更扎实地为社会大众做好社科公共服务,推动江苏社科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将更好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