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靓市 打造幸福人居
近年来,上虞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将“生态靓市”上升为市域发展总体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共部署,着力营造幸福人居环境。
一是健全目标责任体系。编制完善生态市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等专项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生态建设的重点。建立党政“一把手”主抓生态的责任体系,提出“宁可减少GDP,也要下降COD”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乡镇(街道)、开发区年度考核,严格实施行政问责;在企业层面,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一律取消各类扶持政策。
二是着重抓工业污染整治。深入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全面实施“三高一低”项目(设备)三年淘汰计划,3年来共淘汰改造项目120余只,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8家,实施重点循环经济项目65只,开展ISO14000认证97家,两家省级开发区和道墟化工小区完成生态化改造任务。
三是力推产业转型升级。制订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落实扶持资金1.6亿元。实施“211企业培育工程”、“五个一批创新工程”等,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重构进程。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浙东新商都”城市品牌和“四季仙果之旅”旅游品牌,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和结构转型。
四是加大环保基础投入。完成投资6.5亿元的污水处理二期建设,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投资3.6亿元,实施城区污水“联网工程”和连接九个乡镇的污水管网“延伸工程”,三年来新增城区生活污水截污量近2.1万吨/日;完成城乡垃圾集中处置一体化,加快饮用水供应一体化建设。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三年来企业累计完成环保配套设施投入6亿元。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垃圾发电厂、固废焚烧二期等项目已建成投运。
五是深化生态系列创建。相继开展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生态市、省森林城市等创建,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0个、绍兴市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清水河道工程和“绿化示范村”创建,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加强绿化造林和湿地保护,建成海防林800公里、2万余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重视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全市上下正从生态保护走向生态自觉。
“十一五”以来,我市年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COD 和SO2累计完成削减率分别达26.53%和19.62%,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并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被评为全省生态建设优秀县(市)和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市)。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力求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一是以技术创新拓展生态文明空间。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和引进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产业链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绿色技术”,以技术创新发掘生态经济增长空间。二是以结构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层次。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快引进和培育凸现上虞比较优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量经济的绿色化,并着力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率。三是以制度创新强化生态文明保障。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等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四是以文化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体系,推进生态责任制的落实。强化“资源环境成本”意识,健全企业内控机制,提高企业环保自觉性。积极倡导现代生态观念、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起更加坚定、优质的生态文明理念。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诸暨路径 周其凤: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在行动 专家“把脉”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 走生态立省之路 促生态文明建设 苍山县环保局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浙生态文明建设综述:绿色生活更清新 苍山环保局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从“红色长征”到“绿色长征” 贾治邦:林业部门将采取四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