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制定系列保护海洋政策措施
洞头县完成海洋保护规划
◆郭志建
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市、区)之一,对素有“百岛县”之称的洞头县来说,海洋生态环境更是重中之重。洞头县近年来充分贯彻“打造生态洞头,建设海上花园”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海洋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全力吹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号角。
倡导生态元素,发展低碳渔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及其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周边海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捕捞强度远超过渔业资源的承受能力,洞头县完善海洋捕捞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降低近海捕捞强度。引导渔民加大渔船、渔具技改力度,安装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积极发展远洋捕捞,鼓励在渔船上安装节油器,加大废油回收力度,设立3个渔船废油回收点、4艘海上流动回收船,在油库增建油水分离器实行节约型渔业生产,保证了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
改变传统方式,发展生态养殖。根据《洞头县海洋养殖海区功能区划分》,进一步规范海区布局,疏散养殖密度,规范养殖投入使用,推行养殖生产日志制度,切实加强养殖标准化管理,试验推广鱼藻贝蟹立体套养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发挥多品种养殖的生态互补作用,净化水质,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养殖品种品质,促进高效生态养殖。出台专门渔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推广无公害生产力度,建成了西岙口、垄头岙等13个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面积达1294.94公顷,并通过省级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验收,捷禾羊栖菜等13个产品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理引导发展以紫菜、羊栖菜为主,鼠尾藻、海带间作的浅海海藻多元化生态养殖,有力缓解海区富营养化程度。同时,在原有“两菜一箱”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深水养殖,在温州三丰省级无公害养殖示范园区的基础上,抓好半屏深水网箱养殖区、百浪鼓休闲生态养殖区和竹屿休闲养殖区等生态产业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海洋牧场建设。改变传统增殖放流模式,大力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力实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年,全县总投资7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投放人工鱼礁5.3万立方空体共2.1万余座(其中钢制鱼礁288座、混凝土鱼礁2.08万座),增殖投放乌贼两万头、黑鲷195万尾、真鲷60万尾,下一步准备增殖放流150万尾鲈鱼、乌头、鲷类等苗种。目前,近岸海域周边生物多样性、丰富性有了明显提高,渔业资源得到进一步修复。
加强海岛保护,加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力度。洞头县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市、区)之一,无居民海岛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开发一直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的规划作为依据。今年洞头县通过不懈努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已编制完成《洞头县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同时《洞头县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洞头县鸟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址论证报告》、《洞头县鸟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可研报告》已于10月底完成规划编制,这些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将大力推进海洋环境污染整治,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温州湾(洞头)鸟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已经在积极筹划申报中。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