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落实沙化封禁保护措施,遏制新增沙化面积
人民网银川6月18日电 (记者周志忠) 记者从宁夏林业局获悉,今年初宁夏所确定的150万亩造林任务,目前已经完成105万亩。在落实沙化封禁保护措施,坚决遏制新增沙化面积方面,宁夏积极推进防沙治沙、完善和提高黄河金岸造林绿化水平、推进生态移民和加快特色林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为防治荒漠化与干旱做出了积极贡献。
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和深入推进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宁夏围绕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深入实施“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截至5月中旬,宁夏全区实施人工造林87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全区完成义务植树1000万株以上。
在沿黄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过程中,宁夏沿黄10个市县加宽林带,补栽大苗;在有条件的地方栽植了花卉,栽植有色树种,特别是栽植了蜀葵等地方花卉。各相关县(区)还加强了对前两年栽植树木的管护,切实巩固黄河金岸绿色长城建设成果,提高了黄河金岸绿化美化水平。
宁夏35万生态移民启动实施后,所有迁出区土地进行了围栏封育。同时,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封禁保护、荒山造林、退耕地造林等手段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做到迁出一片生态恢复一片。认真做好生态移民迁入区庄点绿化,美化生态移民区的环境;积极扶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培育林业产业基地,为生态移民提供致富路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把林业优势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民增收重要手段。宁夏扩大枸杞、红枣、苹果等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结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新型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建设以中宁为中心,清水河沿岸、银北为两翼的枸杞基地和灵武及中部干旱带的红枣基地。着力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宁夏全区新增经济林41万亩。其中:枸杞7.7万亩,红枣18.7万亩,苹果3万亩,葡萄4.9万亩,其他经济林3.7万亩。
据了解,宁夏不等不靠,依靠机制创新加大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途径形成新的利益引导机制,吸引企业、个人参与林业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共同投资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宁夏全区各市县区春季投入林业建设的资金超过20亿元,大多数县区春季造林投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有些市县投入超过亿元。各市县区还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参加生态建设,全区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10亿元。
记者同时了解到,对宁夏今年所确定的营造林150万亩任务尚存35万亩未完成任务,将主要通过封育来实施。自治区林业部门已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宁夏同时提出了加强新造林和中幼林的抚育管护、巩固造林成果等项工作,以做好灌水、除草、松土等落实完善林木管护,以促进林木生长,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