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六年艰辛造林 石漠化治理驱动生态效益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3

  6月29日,叙永县江门竹浆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增加竹农收入4亿元,新增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叙永县,石漠化面积一度达83万亩,哪来丰富的林业资源?这得益于该县2004年率先在全省开展的石漠化治理试点。

  该县依据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和土壤气候特点,确定了分流域治理方案。沿赤水河流域,按海拔从低到高,依次发展核桃、板栗、甜橙、桃子等为主的干果、水果;漆树、油桐等为主的木本油料和杉木、柳杉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沿永宁河流域,重点发展绵竹、慈竹、硬头黄等为主的纸浆用竹;海拔800米以上区域,重点发展楠竹、杉木、香椿等用材林。

  6年艰辛造林,该县石漠化面积以每年2.3万亩的速度递减,竹基地则以每年8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全县竹基地由2004年的不足25万亩增加到目前的80万亩。“我家20亩石头山,现在光卖竹片和竹笋,每亩每年可赚1000多元。”落卜镇草坝村4社的童祥荣大爷高兴地说,几十年不见的斑鸠、野鸡、野兔又出现了。

  随着林业资源的积累,该县培育发展了79家竹类企业,所生产的水尾大竹笋、天池苦竹笋、分水罗汉笋等产品远销海外。去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1.2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8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随着江门20万吨竹浆纸、年产1万吨竹笋深加工生产线、年产200万平方米竹地板等产业项目成功招商,竹产业将有力促进叙永县域经济发展。

  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促发展。叙永县继续完善石漠化治理方案,实施沿河流两岸造竹100公里、沿公路两旁造竹100公里、竹基地总规模100万亩的“三百工程”,力争实现竹业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收1亿元的发展目标。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