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四川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条红线”严管水资源

Eedu.org.cn 作者:谭江琦    资讯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5
  根据水资源的供应量来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优化调整工农业生产结构这是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强调的“量水发展”思路之一。11月22日,省长蒋巨峰主持省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意见。会议还制定了我省农民收入促进计划。

  会议指出,尽管我省人均水资源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季节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和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管理。

  会议研究确定了我省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节水指标,要求抓好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节水,着力推进工业节水,深入推进城镇节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配置水资源,严格管理水资源。

  会议强调,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我省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加,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今年起,在全省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到2016年末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其中2011至2015年年均增长12%。会议研究了发展种植业、林产业、畜牧业、水产业、劳务产业、农村服务业及家庭工业,以及拓展途径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增收途径,明确了工作责任单位和发展重点、项目、目标。省农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等6部门分别制定了专项促进计划。

  我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48个县的牧区占全省幅员面积的61.3%。会议指出,加快推进牧区跨越式发展,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要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区发展条件;着力改善民生,提升牧区公共服务能力,把我省牧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会议审定了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积极治理、合理避让、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系统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提升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水平,使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

  会议审定了我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两个专项规划,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意见》、《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研究了我省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