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产业发展 草原治沙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李秋怡)四川在草原治沙上正在探索一种新生态经济模式——将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从单纯生态治理向生态经济共赢转化。6月26日,“川西北高原草地沙化治理生态经济新模式研究与示范”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启动,引入生态经济新理念,探索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力图探索出一条成本低、效益好且可持续的新路,实现生态恢复、产业发展、牧民增收多方共赢。
副省长刘捷出席项目启动仪式。
由于过牧、鼠害、全球气候变化等叠加因素,半个世纪以来,川西北草地沙化面积增加了5.3倍,阿坝州若尔盖一些地方已出现流动沙丘。专家认为,尽管沙化的影响已经出现,但现在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因为川西北正处于沙化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很多技术模式和产业模式可以派上用场。
该项目引入生态经济新理念,通过种植独一味、红景天等中藏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大力培育发展以中藏药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以生态产业支撑治沙事业,培育和增强沙区治理的造血功能。探索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机制,引入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布局,成为投入实施主体。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科技、林业、环保、畜牧有效互动,科研单位通过技术入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形成共同体,形成新的利益格局——政府、企业、牧民、科研人员多赢。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促进生态文化与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定位四“区” 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采用生态经济新模式 紧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发展平台 推进绿色文明崛起 高效生态经济赢取未来 生态经济展宏图 国际水稻有害生物生态治理工程三门启动 赣州:变矿山经济为生态经济 数亿民资抢滩宁海生态经济 江西获基金支持促进减排低碳 推进生态经济建设 8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启动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