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保护
中广网拉萨9月5日消息(记者索朗达杰)“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全区30%以上的中重度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遏制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势头,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这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实施年限为2008年至2030年。
根据规划,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内容概括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3大类10项工程。规划实施以来,西藏天然草地保护工程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改善,草原生产力明显提高。 目前,西藏全区大部分森林、江河、湖泊、草场、湿地、冰川、雪山和野生动植物等都得到较好保护,区内水、气、声、土壤、辐射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状态。拉萨、山南、日喀则地区的大风天气明显减少,城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拉萨至山南至日喀则地区的雅鲁藏布江防护林体系已初见成效,有效保护了沿江农田。
据了解,《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以来,已到位投资29.3亿元,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明年农发林业项目有了“航标” 何家振:西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三龙”建设布局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西藏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姚檀栋委员:科学看待西藏生态保护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