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更新鲜
日前,记者来到该县老厂乡么龙村委会,村民何晓常介绍,么龙村委会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山头抹帽子,山腰拉肚子,山脚盖被子,下一场山雨退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的恶性循环。如今么龙村有2000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栽上了树木,实行封山育林,山脚300多亩坝子也不再受水淹。么龙村委会老纸厂村货小家一家4口2个劳力,过去一年劳作在田间地头,每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2002年以来,货小家共造林38亩,每年出栏肥猪创收1万多元,开食堂创收1万多元,现在他家每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土冲村委会龙吊寺村牛路家造了10亩林,他说:“造林就像在银行里存钱,过几年这些林成材了,卖出去就是一大笔收入。”
罗平县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把还山、还林、还权、还利于民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激发了群众发展生态林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大力推进配套改革,投资160万元建成林业服务中心,建立林木产权流通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体系、金融服务平台体系、木材流通交易平台体系、深加工产业服务平台体系。木材交易市场的建立,方便了群众的购销,规范了行业经营。成立了林权抵押、投保两个领导小组,与银行业、保险联系商谈,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风险投保运作模式。
自1999年以来,该县共投入资金6208.73万元用于生态林建设,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37.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35万亩、封山育林21.9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7.8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7万亩、改扩建82亩苗圃1个、新建瞭望台1座、建设防火隔离带12公里、生土防火线5公里、购置运兵车1台,新建沼气池2360口,对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公益林建设中,通过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营林措施,林木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更趋于合理化,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生产生活、国土保安、村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岩溶石山石漠化植被恢复等建设,全县森林面积大幅度递增,林木覆盖率不断上升,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有林地面积86.3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90.165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1.3275万亩。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加快生态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大漠边关守护绿色 天山环保启新篇:从生态建设中得实惠 坚定不移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庐山:生态建设孕育文明新风 我国18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 昆明滇池外海湖滨“退人退房”推进生态建设 为了雪域高原碧水蓝天——西藏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贵州生态建设以点带面 生态建设惠民 清洁能源入户 构建和谐生态 林芝地区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生态之城”再树新坐标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