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风景:低碳交通“株洲模式”已经形成

绿色的婚礼队伍出现在大街上,引来无数羡慕的眼球 见习记者 熊威 摄
株洲网讯(记者 胡小亮 实习生 姜姿 通讯员 彭晚华)一年多以来,低碳出行理念迅速在株洲市民中传播。自去年5月7日我市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以来,每天约有15万人次借还车。其中,市委书记陈君文以身作则,常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今年5月22日,陈君文更是与50多名中外市长代表一起在株洲签署“市长宣言”,骑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
在各界的努力下,低碳交通的“株洲模式”已经形成。据悉,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组团前来株洲取经,低碳交通的“株洲模式”将来或在全国“开花”。
身体力行,传播新理念
陈君文书记一直不遗余力
家住天元区的胡先生早就听说陈君文只要没紧急公务,就会骑自行车上下班。“开始我还不信,可连续几天的经历让我改变了看法。”胡先生说,去年的冬天,寒风凛冽,他多次在韶山路口等红绿灯时见到陈君文骑着自行车回家。
“当时大约是晚上11点,我还和书记聊了几句。”胡先生说,陈书记告诉他要少骑摩托车,多骑自行车出门。
身体力行,传播新理念,陈君文一直不遗余力。
“有次我骑自行车在等红绿灯,旁边是个局长的车,他很不好意思。所以现在局长们也慢慢骑自行车了。”陈君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骑自行车好处多多,但关键是在长期坚持,“我退休了肯定骑自行车,因为我觉得骑车也是很时尚的事,对身体很好。”
陈君文还常说:“公共自行车,不仅绿色低碳,而且还能减少交通开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体现城市文明。”
一年减少碳排放13650吨
100余个城市组团前来株洲取经
市创建办负责人表示,公共自行车启用的一年间,我市共节省汽车用油400万升,节省2900万元,减少碳排放13650吨。
此外,公共自行车也改变了市民交通工具分担率情况。去年5月之前,自行车在市区交通出行分担率仅为2%左右,如今,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出行分担率达到12%,高峰期达到20%。
株洲这一模式正成为全国的焦点。今年5月22日,参加第七届中博会“市长论坛”的50余位中外市长代表,在湘江风光带共同签署“市长宣言”,倡导低碳交通、绿色出行方式。国家住建部要求在全国推广株洲的做法和经验,于2011年10月27日将株洲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试点城市。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慕名来株,参观考察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据了解,深圳、西安、兰州等城市已有全面推广意向,江西的新余、宜春,山东的济南、济宁,以及湖南的益阳、岳阳,也正在与株洲市进行洽谈。
□ 我们在进步·数据
54.38亿 两年时间里,株洲投入54.38亿元,改善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小街小巷157条,主次干道改沥青路面38条,人行道改造11条。科学合理渠化交叉路口258处,施划临时停车泊位9325个。
6000万 两年间,市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了涵盖全市、“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的111个电视监视点、5个制高监控点、80个信号灯控路口、66套电子警察系统、80个微波检测点等,实现了对全市10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控。此外,全面优化了交通语言系统,新建、改造交通标志牌5346块,重新设计、施划交通标线25.85平方米,重新设计、改造、渠化路口248个,新建83个信号灯控制点。
3300万 目前株洲公共自行车卡已超过16万张,且以每天300张左右的速度递增。株洲市区已有10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放了16000台车。据统计,一年时间里借还车人次达3300万。
14730 去年9月8日,株洲中心城区627辆公交车,全部换成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使得我市建成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数据显示,混合动力公交车线路节油率在15%以上,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各类有害物质排放量14730吨。
700 株洲将用三年时间,围绕低碳交通理念、低碳交通设施、低碳交通运输以及低碳交通科技四个方面,建设“四位一体”的低碳交通运输新体系。株洲市区始发的50公里左右道路客运新增或更新车辆必须全部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而公务用车也将纳入到新能源、替换燃料更新改造的范围之内。
据悉,目前株洲市区1955台出租车中,超过700台为节能环保出租车。
37 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过程中,全市交警部门完善了37条主干道、21条次干道、12条支路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有关标志牌2000余块,施划标线7000余平方米,取消占道停车位300余个,对10个公交站点的非机动车道进行了改造。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