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应更聚焦多样化自然生境恢复

    [内容预览]

    | 2024/9/7 16:35:09
    日前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指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水生生物生境总体稳定,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但也要看到,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尚未恢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形势仍然严峻,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仍处于低位。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仍面临很多困难,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长江是流动的生态系

    [阅读全文]

  • “中国植物守护者计划”在云南启动

    [内容预览]

    | 2024/8/29 10:31:45
  • 科考团队首次发现我国有戈壁熊分布

    [内容预览]

    | 2024/8/27 17:29:31
    记者27日从中国林科院主持承担的第三次新疆科考项目——新疆自然保护地调查与国家公园潜力区科学考察项目了解到,项目团队在野外科考工作中首次发现我国新疆伊吾县有戈壁熊分布。 在新疆伊吾县下马崖乡拍摄到的戈壁熊红外相机照片。伊吾县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项目组成员、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副研究员薛亚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团队通过野外调查和走访座谈,对新疆伊吾县中蒙边境地区进行考察,从该县林草部门收集到了疑似

    [阅读全文]

  • 西安打造野生动物“庇护所”

    [内容预览]

    | 2024/8/20 10:27:33
    本报记者王双瑾西安报道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西安市新设立城北野生动物急救站,为区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提供了便利。 目前,西安市共有城东、城中、城南、城北4个野生动物急救站,以及1个野生动物救护站,可就近对伤病、迷途、受困野生动物实施救助。急救站主要针对伤情较轻的野生动物实施救助,若野生动物伤情过重,则需送往救护站实施进一步救助。 据介绍,2023年西安市救护野生动物578起

    [阅读全文]

  • 人象和谐成就“象”往的生活

    [内容预览]

    | 2024/8/14 21:45:40
  • 从1→4万,让“地球独子”不再孤单

    [内容预览]

    | 2024/8/11 17:54:20
  • 第14个全球老虎日 | 守护老虎 “王者”归来

    [内容预览]

    | 2024/7/29 16:02:35
  • 东经110°神农架川金丝猴在此繁衍生息

    [内容预览]

    | 2024/4/12 10:19:05
    本报记者张倩 “那时候,一些专家不相信在神农架会有川金丝猴。一代代人用研究成果证明了川金丝猴的确在这里安了家。” 在神农架土生土长的姚辉,父母曾投身林业事业。长大后当姚辉再次踏上这片故土,并成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多年来,他背着行囊,双脚走过一个个山头,守候着这片3253平方公里的土地。 很多人熟知湖北省神农架,缘于其神秘的色彩。却鲜有人知道,关于世界上

    [阅读全文]

  • 让野生动植物被发现被保护

    [内容预览]

    | 2024/3/20 9:40:47
    黑脸琵鹭飞临台州市箬横镇双透村百亩湿地。 任胜和 项弋凌 钱慧慧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网红萌兽水獭在水中畅游、“未上色”的蝙蝠在洞穴里倒挂、活泼灵动的柳莺在枝头歌唱……青山绿水“引客”,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在浙江省台州市“亮相”。 近年来,台州市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全域调查。 多个珍稀物种“落户”台州 台州市

    [阅读全文]

  • 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三年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内容预览]

    | 2023/5/24 11:05:00
    本报讯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园林绿化局及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1,同比增长0.4%,实现了连续多年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好成绩。 2022年,北京市集中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绿化隔离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均为良好。 北京市的“大尺度”森林景观已成规模,生境连通性增强,

    [阅读全文]

  • 热爱变守护,还自然鸟语花香

    [内容预览]

    | 2023/4/24 18:18:26
    本报记者肖琪 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昆虫和鸟类是最容易接触到的野生动物。尤其近几年,观鸟活动日益兴起,保护鸟类也因此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注。然而,在保护的同时,盗猎鸟类、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行为也依然存在。 4月至5月初,全国各地相继进入“爱鸟周”,纷纷举办爱鸟护鸟主题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自然,观鸟护鸟。此外,一些环保机构和志愿者也在长期坚持开展鸟类监测、栖息地保护与反盗猎行动。每一份热爱终将

    [阅读全文]

  • 保护大熊猫 荥经有3个“圈层”

    [内容预览]

    | 2023/4/7 9:39:04
    本报记者王小玲 走进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大熊猫标识、大熊猫雕塑随处可见。龙苍沟镇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和关键栖息地,也是连接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种群遗传基因交流的关键走廊带。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门户,龙苍沟镇按照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圈层发展”模式,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思路,积极探索路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第一圈层:

    [阅读全文]

  • 调整后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公布

    [内容预览]

    | 2023/4/4 16:23:43
    中新网广州4月3日电(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3日消息,调整后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近日正式发布,长梗木莲、见血封喉等26科39种植物榜上有名。 据悉,《名录》涵盖26科39个物种,涉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中华双扇蕨,裸子植物有长苞铁杉、长叶竹柏、宽叶粗榧等3种,被子植物有长梗木莲、见血封喉、细叶石仙桃、大田顶杜鹃等35

    [阅读全文]

  • 衡水湖越冬鸟类超6万只

    [内容预览]

    | 2023/4/4 16:14:17
    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刘佳 范晔 春日的衡水湖渐渐热闹了起来,百余只小天鹅迁徙至此,或驻足停留、或嬉戏觅食,鸟鸣声、风声、水声交织在一起。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以近自然的方式推进衡水湖生态环境修复,设立季节性核心区,为野生动植物创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滨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振杰介绍,目前,衡水湖鸟类种群数量稳定,2022年越冬的鸟类超6万只,创近年新高;鸟类种类不断增加,由建区时的28

    [阅读全文]

  • 成都探索野化放归生态环境恢复模式

    [内容预览]

    | 2023/3/16 12:04:17
    本报记者王小玲成都报道 “是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还是将其保护起来?”近日,在一场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的司法保障学术交流会上,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瑶提出新思路。 在审理一起环境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提出对陆生野生动物进行野化放归的生态环境恢复模式,判令被告人按照涉案猕猴现状赔偿生态损失,承担存活野生动物的野化训练费用,为推动构建损害严惩、责任追究

    [阅读全文]

  • 云南亚洲象种群不断壮大

    [内容预览]

    | 2023/1/31 21:08:26
    本报记者蒋朝晖 “云南亚洲象群体之间的交流频繁,种群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日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介绍了栖息在云南的亚洲象现状。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前夕,15头云南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故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为COP15的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这群亚洲象也成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亮丽名片。一年多过去了,

    [阅读全文]

  • 大熊猫在四川好“巴适”

    [内容预览]

    | 2023/1/17 17:30:49
    本报记者王小玲 四川省是大熊猫的故乡。 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四川省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大熊猫栖息地202.7万公顷,分别占全国也是全球总量的74.4%和78.7%。 近年来,四川省加快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成片进度,着力实施完整保护,并以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为核心,让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把栖息地留给大熊猫 四川省拥有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截至2021年年底,这里有581只圈养

    [阅读全文]

  • 青海:极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内容预览]

    | 2023/1/10 22:14:44
    中新社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10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面积达639.08平方公里,对该物种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中国甚至世界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青海湖周边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 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在官

    [阅读全文]

  • 广东云开山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小灵猫

    [内容预览]

    | 2023/1/10 14:30:36
    本报见习记者郑秀亮 通讯员陈富强报道 近日,记者从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云开山保护区)获悉,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中山大学王英永教授研究团队在收取整理野外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的活动影像。 “这是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小灵猫的珍贵影像记录。”云开山保护区负责人介绍说,小灵猫的发现,为这一物种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阅读全文]

  • 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回应了社会关切

    [内容预览]

    | 2023/1/4 10:42:12
    本报记者陈媛媛 《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未来野生动物保护将起到哪些积极意义?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 法律因需修订,回应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切 记者: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哪些规定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这些规定将对生态文明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