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珠峰冰川萎缩的速度越来越快

    [内容预览]

    | 2013/5/29 11:25:13
    研究人员怀疑珠峰地区冰雪量的下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图片来源:拉斐尔·贝尔佐夫斯基(Rafal Belzowski)/ 盖蒂图片社研究人员声称,全球变暖正导致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上的雪和冰加速融化。据英国《卫报》报道,由意大利米兰大学一位尼泊尔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的50年里,珠峰之上或周围的冰川已经萎缩了13%,雪线与50年前相比高了180米。研究认为,冰川消失的速度

    [阅读全文]

  • 冰封400年苔藓"起死回生" 复苏后蓬勃生长

    [内容预览]

    | 2013/5/29 11:18:55
    400年前被冻在北极地区的苔藓如今在实验室焕发生机  科学家说,小冰期时代的冰封植物重新萌发新芽,已有400岁高龄的苔藓类植物样本在实验室环境下焕发生机,蓬勃生长。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对加拿大北极“泪珠冰川”周围进行了勘探。当地冰川2004年来每年以3-4米的速度急剧消融。这使得小冰期(大约1550-1850年)以来被冰封的土地重见天日。  “我们沿着冰川边缘行走,发现许多东西从冰川下破冰

    [阅读全文]

  • 祁连山冰川加速退缩

    [内容预览]

    | 2013/5/28 15:57:48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祁连山西段老虎沟12号冰川地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检测和数据分析发现,祁连山最长的一条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也叫透明梦柯冰川)的末端位置和冰川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 相关资料显示,从1957年到2008年间,老虎沟冰川附近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尤其在1997年到1998年,气温的年变化幅度升高了1℃。&

    [阅读全文]

  • 赤道上空平流层东西风减弱有助臭氧层空洞缩小

    [内容预览]

    | 2013/5/24 10:17:05
    日美科学家23日报告说,气候变暖使赤道地区上空平流层的东西风过去60年不断减弱,而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运送臭氧的风力变强,这可有助于两极臭氧层空洞缩小。  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含有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赤道上空的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8至50公里的高空。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赤道附近上空从1953年到2012年的风力

    [阅读全文]

  • 中国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总体稳中有升

    [内容预览]

    | 2013/5/22 8:00:50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刘羊旸)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21日表示,中国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已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上稳中有升,并且一批极度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  印红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341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仅存7只发展到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1700只;东北虎野外种群从2000年12至

    [阅读全文]

  • 北极生物多样性正退化

    [内容预览]

    | 2013/5/22 7:53:19
    新华网瑞典基律纳5月15日电 (记者 付一鸣)北极理事会15日发布《北极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说,北极生物多样性正退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保护北极生态。  北极理事会在当天召开的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发布了这份报告。报告不仅包含了关于北极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架构以及最前沿科技信息,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报告说,引起退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变暖导致万年冰川消融;北极迁徙物种

    [阅读全文]

  • 候鸟迁徙:一场生命搏斗

    [内容预览]

    | 2013/5/18 15:07:31
    北极雨燕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远的候鸟,行程达2.2公里湖南桂东“千年鸟道”上无良猎鸟者打出的探照灯黑白兀鹫是迁徙高度最高的候鸟,可飞翔于上万米的高空  □张强  1、鸟儿为何每年不辞劳苦南北迁徙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大雁们又往北飞……这是小学课本有关候鸟迁徙的课文。  在历史上,人类很早就注意到鸟类的迁徙现象,战国时期《吕氏春

    [阅读全文]

  • 海洋快速酸化威胁北极生态系统

    [内容预览]

    | 2013/5/12 9:04:17
    日前公布的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北极生态系统一直承受着冰川以空前速度消融的压力,而现在又面临着另一个潜在威胁——海洋的快速酸化。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该调查报告称,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转为以碳酸的形式进入海洋且浓度越来越大,导致海洋酸化,使得贝类和蟹类难以形成它们的外壳,并且还可能危害鱼类繁殖。冷水比温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因而北极特别脆弱。该报告说,目前全球表层海水的平均酸度比工业革命开始时

    [阅读全文]

  • 报告称海平面上升湿地消失 候鸟或迁徙途中饿死

    [内容预览]

    | 2013/5/8 9:40:13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6日警告称,随着海平面的不断升高和大量荒地的开垦,常年迁徙途中停靠澳大利亚等国沿海湿地的数百万只候鸟可能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在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国家环境研究项目下,研究员对候鸟的迁徙生活习惯展开研究。该报告指出,如果失去23%至40%的栖息地,这将导致高达七成的候鸟死亡。报告说,部分地区已有高达30%至80%的候鸟饿死。  研究员福勒说:“每年有数以数百万计的水鸟从俄罗斯

    [阅读全文]

  • 大堡礁生态环境堪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警告

    [内容预览]

    | 2013/5/6 10:05:27
    悉尼5月5日电 对于目前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不堪的生态环境,不仅环保人士表示忧虑,也在引起联合国的关注,如不尽快改善大堡礁水质,有可能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发布了对大堡礁所处环境的评估报告,指出澳有关部门对大堡礁水质改善的管理缺乏力度,也没有停止会对大堡礁产生不利影响的开发计划。联合国希望澳大利亚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大堡礁的水质环境,特别是对相关发展计划进

    [阅读全文]

  •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每年退缩4至8米 气候变暖加速消融

    [内容预览]

    | 2013/5/4 16:15:11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是乌鲁木齐市母亲河——和平渠的发源地,对首府乃至全疆水资源的稳定、自然生态的平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近年来,受地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一号冰川在加剧退缩,面积大幅缩减,平均每年退缩4—8米。截止到2012年,一号冰川已由1962年的1.95平方公里缩小到1.62平方公里。  我们的“储水库”在流泪,建保护区迫在眉睫。  4月23日,由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加重洞庭湖区防汛抗旱压力

    [内容预览]

    | 2013/4/25 9:03:04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孟浩然诗句中浩浩荡荡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泊。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它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约2625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气候变化在洞庭湖萎缩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影响?又给湖区的防汛抗旱带来了什么变化?当地又该如何应对?带着忧虑,“

    [阅读全文]

  • 中科院称芦山强烈地震对大熊猫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内容预览]

    | 2013/4/23 15:30:28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经过紧急预评估,初步推测地震对该市大熊猫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雅安被称为大熊猫的故乡,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在该市境内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0%左右,是受芦山“4·20”7.0级地震影响严重的区域。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于4月20日紧急启动芦山地震灾情监测与评估工作,其中于4月22日针对雅安市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开

    [阅读全文]

  • 巨型蜗牛入侵美国佛州 壳硬能扎破轮胎

    [内容预览]

    | 2013/4/17 9:01:32
    这种蜗牛能长到25.4厘米  蜗牛不足惧,但长得跟老鼠一样大,那就被看成“灾难”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14日报道称,巨大的蜗牛频频“入侵”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而从这种巨型蜗牛2011年9月首次出现,到现在人们已经抓了11.7万只。  “这种蜗牛体积可大如老鼠,喜欢吃用于粉刷房屋或灌缝的灰浆,补充钙质让体壳生长”。报道援引加州农业和消费者事务部发言人丹尼丝·费波尔的话说。  据介绍,这种蜗牛学名

    [阅读全文]

  • 珊瑚礁系统重生研究获进展

    [内容预览]

    | 2013/4/12 14:45:32
     图片来源: N. Thake   1998年时,斯科特礁就是个“鬼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面温度升高,引发一场灾难性的漂白事件,该事件摧毁了澳大利亚西海岸巨大的珊瑚礁系统。 当时对前景的预测是很严峻的——斯科特礁与和它最近的邻居之间的距离要超过249公里,依靠珊瑚幼虫来重建斯科特系统已经没有可能,而科学家认为依靠珊瑚幼虫让珊瑚礁重新生长的过程对于珊瑚礁的

    [阅读全文]

  • 苏丹首次发现皮毛黑白相间的“熊猫蝙蝠”

    [内容预览]

    | 2013/4/12 14:43:4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研究人员在苏丹南部最新发现一种类似于熊猫身体纹路的蝙蝠新物种,声称这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发现。 苏丹南部最新发现“Niumbaha”熊猫蝙蝠 这项发现被称为“千载难逢的重大发现” 熊猫蝙蝠的皮毛纹路非常独特,类似于熊猫的皮毛 熊猫蝙蝠非常罕见,科学家认为这是一支新物种。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生物副教授迪安-里德负责这项研究工作,她说:“这种蝙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称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大量生物灭绝

    [内容预览]

    | 2013/4/11 11:49:49
    海平面上升(资料图)据外媒报道,奥地利科研人员4月9日公布研究报告表示,海平面不断上升将吞噬多种生物的存活空间,导致大量生物灭绝。 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模型计算预测,到本世纪末,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将升高约1米。到2500年,这些地区的海平面将升高5.5米。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海平面升高1米,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就将失去约1%的陆地面积,加上潮汐

    [阅读全文]

  • 巴西大片热带雨林被牛"吃掉" 18%雨林被彻底损毁

    [内容预览]

    | 2013/4/11 11:14:48
    图为巴西帕拉州被非法砍伐后的雨林  巴西超市协会与巴西联邦公共事务部最近签署协议,拒绝出售亚马孙热带雨林中非法开辟的牧场生产的牛肉。此举再次将热带雨林保护拉回公众的视野。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横贯8国,大部分在巴西境内,迄今该国已有18%的雨林被彻底损毁。  在巴西,牛肉占人们食用肉类的82%。此外,伊朗、俄罗斯等国对牛肉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巴西养牛业迅猛发展,间接推动了雨林的

    [阅读全文]

  • 专家:北极融冰致全球三月寒冷

    [内容预览]

    | 2013/4/8 9:00:15
    “出门还冷得伸不出手,在家坐着能打冷战。”你是不是觉得沈阳今年这股倒春寒冷得厉害。其实,整个过去的3月,北半球多个国家还是“冬天到头,春日不来”。  欧洲3月31日已经开始进入夏令时,但英国《每日和星期日快报》4月2日报道称,“裹好了,寒流将会持续到5月。”北美本应春意盎然的3月却下起暴风雪,樱花如同腊梅在飞雪中绽放。  对此,专家表示,席卷英国和欧洲、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暴风雪和倒春寒,与北极海冰大

    [阅读全文]

  • 奇特小鱼现身南极洲 全身流动着透明血液

    [内容预览]

    | 2013/4/7 16:41:27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科学家在南极洲一公里深处的冰冻海水里,发现了一种全身流动着透明血液的鱼。 据报道,这种眼斑雪冰鱼(Ocellated Ice Fish)能像其他鱼类一样生活,只是体内的血液绝对透明,而且身体表面没有覆盖鳞片。 东京海洋生物公园的专家说,这是因为眼斑雪冰鱼没有血红蛋白的缘故,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很独特的。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