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共处?

    [内容预览]

    | 2012/5/23 5:49:54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本期《环境》聚焦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共处、如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保护措施的强化,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数量迅速增加。而由于原有的栖息地容量饱和,缺乏足够的食物,野生动物出来伤人、袭击家畜、损毁农作物的

    [阅读全文]

  • 生物学家拍摄荧光微生物 “隐身”更可怕(图)

    [内容预览]

    | 2012/5/22 6:01:40
    荧光微生物  根据介绍,丹尼尔通过把微小生物添加荧光物质,在紫外线光下它们就会发出绚丽的色彩,而丹尼尔则捕捉了一些照片。丹尼尔表示:“这些荧光生物必须利用紫外线才会发现,它们可以吸收紫外线,变成绿色、红色、或者蓝色的生物。很少有动物含有天然的荧光物质,所以我用了一些化学工作,使它们成为荧光动物。”  对于这样的照片,丹尼尔解释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用什么化学物质,不过就照片来说,它们不是很清晰,显

    [阅读全文]

  • 大熊猫,你在野外还好吗?

    [内容预览]

    | 2012/5/22 5:53:26
    昨日上午,来自中科院、中央电视台、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工作人员齐聚都江堰市玉堂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他们将从这里出发,深入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综合科学考察和武装巡护,全面调查了解当地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栖息地自然资源情况。  1  解密“熊猫家园”  携带20台红外相机  63名壮士步行出发  45岁的明顶红来自虹口镇

    [阅读全文]

  • 多地处现日环食

    [内容预览]

    | 2012/5/21 9:56:03
    5月21日清晨,精美绝伦的日环食天象在天宇上演,中国境内环食区及部分偏食区均可欣赏到太阳“带食而出”的天文奇景。当日,由于北京地区被薄雾笼罩,很多地区市民无法亲眼目睹“初亏”时刻,但“食甚”、“复圆”依然可凭肉眼观看。 图为“食甚”时刻。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5月21日清晨,精美绝伦的日环食天象在天宇上演,中国境内环食区及部分偏食区均可欣赏到太阳“带食而出”的天文奇景。当日,由于北京地区被薄雾笼

    [阅读全文]

  • 据研究显示:地球每天吸收太空尘埃多达300公吨

    [内容预览]

    | 2012/5/21 9:36:41
    地球每天所吸收的太空尘埃少则5公吨,多则300公吨。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地球每天所吸收的太空尘埃少则5公吨,多则300公吨。由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教授约翰-普兰牵头的价值250万欧元的国际项目将找出这一差距的答案。  据报道,宇宙尘埃与陆地大气(CODITA)项目将研究出尘埃从外太空落至地球表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该项目也得到欧洲研究协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的

    [阅读全文]

  • 最早生物钟或在25亿年前出现

    [内容预览]

    | 2012/5/20 5:33:19
     25亿年前出现的能够制造氧气的原始生命或许已经开始运行最早的生物钟了。5月1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颇具争议的论文指出,可吸收氧呼吸作用所产生的有毒副产物——例如过氧化氢——的酶能够以周期的形式出现盈亏,并存在于生命的各种形式当中。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能够支配生理节奏并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的普适生物钟。 图片来源:pjmorley/Shutterstock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巨型乌龟化石 曾以捕食鳄鱼为生

    [内容预览]

    | 2012/5/20 5:22:08
    美国古生物学者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发现了一种巨型乌龟化石,据推测,这种乌龟生活在6000万年前。据外媒5月17日报道,美国古生物学者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一座矿坑中发现了一种巨型乌龟化石。据推测,这种巨型乌龟生活在距今6000万年前,体型庞大,甚至可能以捕食鳄鱼为生。 据悉,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古生物学者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一座煤炭矿坑中,发现了这种巨龟化石。据推测,这种巨龟是在恐龙灭绝500万年

    [阅读全文]

  • 全球种子库已收集75万种物种

    [内容预览]

    | 2012/5/19 3:25:56
    位于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好似矗立在雪地上的一个防空洞入口。这个深入地下的“防空洞”储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75万种植物种子,是维持地球物种多样性的“保险箱”。种子备份今年2月28日,在最新一批种子入库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又一次关上两扇厚重的不锈钢大门,将凄厉的北极风挡在外面。这批新到的种子重1吨,是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的2.5万种农

    [阅读全文]

  • 亚马逊部落生态破坏严重

    [内容预览]

    | 2012/5/18 7:00:20
    人民网巴西利亚5月17日电 (记者 颜欢)国际生存权利组织17日在一份声明中警告称,亚马逊地区阿波人集居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原始森林遭到非法伐木者大面积砍伐,并称其为世界上“濒危最为严重”原始部落。  巴西政府此后也表示,现在移居至亚马逊森林流域的“外来侵入者”数量已为原有土著居民数量的十倍,因此造成生态破坏,阿波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阿波部落是唯一留在了亚马逊地区的两个古老的游牧部落之一,

    [阅读全文]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天气模式混乱

    [内容预览]

    | 2012/5/17 21:54:29
    从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水到严重的干旱和森林大火,太平洋海水温度的自然波动足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2009年3月24日,一位重庆农民在干旱的稻田里劳作。拉尼娜导致的干旱覆盖南美、澳大利亚和南亚,并持续至2011年初。(来源:路透社)  厄尔尼诺海洋—天气模式与澳大利亚干旱、南美部分地区的洪水都不无关系,而它的“孪生姐妹”拉尼娜则引发相反的天气现象。这两种现象目前正不定期地交替发生。  2011

    [阅读全文]

  • 可爱北极熊宝宝做伸展运动似练瑜伽

    [内容预览]

    | 2012/5/17 3:03:24
    抬腿:清晨,在莫斯科动物园中,一个只有5个月大的熊宝宝抬起腿,做了一个腿部伸展运动,样子很像人类的瑜伽动作。  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一天早上,在莫斯科动物园中,一个北极熊宝宝在做每日必不可少的“伸展运动”,但看上去像是在练瑜伽功,样子可爱极了。该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抓住时机,拍下这些精彩瞬间。  这些惹人喜爱的照片显示,这头只有5个月大的小北极熊将腿伸直,用手掌寻找平衡。这些动作无疑是人类健身程序

    [阅读全文]

  • 气候报告称悉尼正变得“越来越热” 海平面上升

    [内容预览]

    | 2012/5/15 4:56:42
    中新社悉尼5月14日电 (记者朱大强)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委员会1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等地气温在不断升高,正在变得“越来越热”,而且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在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这份报告名为《关键十年:新州的影响和机会》指出了气候变化对新州带来了各种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报告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悉尼炎热的天数已上升了60%,暑天在延长而且强度在增加。   由此,新州

    [阅读全文]

  • 南极新巨型冰架受到全球变暖威胁

    [内容预览]

    | 2012/5/14 22:10:21
    据科学家预测,到这个世纪末,南极洲还将有一块巨大的冰架会消失,这无疑将加速海平面的上涨。  菲尔希内尔—隆尼冰架(Filchner-Ronne)位于南极洲东部,威德海边上。到目前为止,这块冰架还没有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现在大部分能观测到的冰架融化现象都位于这块大陆西岸的阿蒙森海。不过,德国艾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这块约为450,000平方公里的南极冰架正在受到威胁。 

    [阅读全文]

  • 研究称北太平洋垃圾带40年内扩大百倍 威胁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5/14 13:01:24
    中新网5月1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报道,一份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生物学通讯》上的研究报告称,漂浮在北太平洋大面积的塑料垃圾旋流,在过去40年里扩大了100倍。  报告称,在美国夏威夷至加利福尼亚之间的海域,由小于5毫米见方的微塑料碎片组成的垃圾,已经对公海的自然环境造成威胁。  研究报告说,从1972年至1987年期间,多数供测试用的海水样品未发现含微塑料。但是现在,这个含大量微塑

    [阅读全文]

  • 夏威夷海滩大部分遭受侵蚀

    [内容预览]

    | 2012/5/14 12:55:53
    夏威夷大学协同美国地理研究协会(USGS),日前发表了一个报告,显示欧胡岛、毛伊岛、考艾岛70%的沙滩长期处于被侵蚀状态。USGS和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50公里的海岸线,将侵蚀和堆积生长都考虑在内,发现1900年至2000年间沙滩的平均侵蚀率为每年0.4英寸。其中,侵蚀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欧胡东部的兰尼河口,每年约为6英寸。  “夏威夷岛屿群的命运似乎在千百年以前就已经注定,那些曾经停泊法国

    [阅读全文]

  • 喀麦隆拍到最稀有大猩猩 世界仅存250头

    [内容预览]

    | 2012/5/14 3:16:10
    一个不同寻常的新视频展示了克里斯河大猩猩最早的“相机陷阱”画面。这种动物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大猩猩  世界上只有不到250头克里斯河大猩猩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在喀麦隆卡瓜纳大猩猩自然保护区的“相机陷阱”拍到了世界上最稀有的大猩猩--里斯河大猩猩,尽管视频只有几分钟,却展示了这些灵长类动物生动的微观世界。  这些高大动物在灵长类家谱上和人类关

    [阅读全文]

  • 新西兰现全球最毒水果害虫

    [内容预览]

    | 2012/5/13 4:32:08
    一只昆士兰果蝇(网页截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0日报道,新西兰近日发现一只被称为全球最恶毒水果害虫的澳大利亚昆士兰果蝇后,向全国发出红色警报,警报称该国价值20亿英镑(约合200亿元人民币)的水果蔬菜业正受到威胁。 这只雄性昆士兰果蝇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市郊区罗斯基尔山(Mount Roskill)发现的,当地立即被宣布成为“控制区”,即任何蔬菜水果都不能外运。随后,新西兰全

    [阅读全文]

  • 迷你猛犸象“现身”希腊岛

    [内容预览]

    | 2012/5/11 22:17:04
     这头肩高约1米的迷你象不是普通的大象,而是一头世界上最小的迷你猛犸象。 图片来源:(照片)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绘图)Armand Morgabn, From Biol. Lett., 2, (2006) 在岛上生存可能会是一件“坑爹”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孤立的环境常常会使大个头哺乳动物的体型缩小,同时又将小型生物变成庞然大物。&nb

    [阅读全文]

  • 北冰洋表层甲烷泄漏

    [内容预览]

    | 2012/5/11 6:23:31
    照片展示了北冰洋冰盖上的裂口,海水表层的甲烷从这些裂口释放到空气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张卫星照片,展示了北冰洋冰盖上的裂口,海水表层的甲烷从这些裂口释放到空气中。  北极区储存着大量的甲烷——一种强有力的温室气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区蕴藏的甲烷有可能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知道,北极区的冻土和海洋沉积物(包

    [阅读全文]

  • 亚洲虎虾在北美海域繁衍 威胁水域生态系统

    [内容预览]

    | 2012/5/11 3:33:41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虽然亚洲虎虾被视为美味佳肴,但它们在墨西哥湾和美国东岸蔓延,已对区内水域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北卡州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沿海渔业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海洋生态学家摩里斯(James Morris)说,这种甲壳类生物可长到13吋长,重近1磅,外壳盘旋着深色和白色条纹。他们对海湾的生态系统可能极具破坏性。  根据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的统计,过去20年,来自西太平洋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