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研究发现冰川消融速度比过去350年快100倍

    [内容预览]

    | 2011/4/12 11:17:40
    科学家最近发现,有些山岳冰川正在以比过去350年来快100倍的速度消融。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是基于为研究南美巴塔哥尼亚冰川而开发的一种新的冰流失计算方法而得出的结论,并引发了对全球农作物灌溉和水供应问题的担忧。当前,按照这一计算方法,巴塔哥尼亚冰川损失的冰量相当于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水量的五分之一。科学家声称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世纪初,冰川的融化速度比先前计算的要慢得多;但过去30

    [阅读全文]

  • 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滥砍滥伐问题严重

    [内容预览]

    | 2011/4/8 17:37:15
    热带地区面临的森林滥砍滥伐问题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严重,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过渡的砍伐,那里广袤的原始热带雨林正处于危险之中。  近来,在环保组织压力的推动下,当地政府已经开始保护现存的热带雨林。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沙捞越州政府官员说,该州70%的森林现在已经处于保护之中。但是,有环保组织使用“谷歌地球”图像查证之后认为,有迹象表明那里森林的滥砍滥伐比官方宣布的情况要严重得多。图片:谷歌地球图像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在南极发现大量“强悍”微生物

    [内容预览]

    | 2011/4/8 8:13:40
    本报讯  据《自然》网站4月4日报道,智利南极科考队近日在蓬塔阿雷纳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了一批生存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此次公布了超过300种微生物,其中约70%属于新种类。研究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制,有助于开发防辐射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新技术。   该科考是智利南极研究所的研究活动,由南极生物资源组织生物科学基金会负责人、生物化学家珍妮·布莱梅领导,集

    [阅读全文]

  • 气候学家:北冰洋淡水湖将使欧洲进入"冰河世纪"

    [内容预览]

    | 2011/4/7 14:32:55
        据德国《图片报》4月6日报道,气候学家日前警告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北冰洋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如果这些淡水流入大西洋,将会破坏大西洋暖流,让欧洲进入“冰河世纪”。     欧洲科研项目CLAMER的科学家称,该淡水湖的总水量大约相当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的两倍。荷兰皇家科学院的学者劳拉·德-施托伊尔称:“加拿大和

    [阅读全文]

  • 黄土高原尘土来自柴达木盆地

    [内容预览]

    | 2011/4/6 20:02:07
    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报告说,在山脉的演变中,风是一个比此前所认为的强大得多的力量。报告的第一作者保罗·卡普说,在亚洲中部,风蚀作用把原本应该形成山脉的基岩变成了尘土。身为地球科学教授的卡普说:“谁都没想到风会这么有效。” 教科书在讲述侵蚀山脉和影响其演变的力量时举的例子是河流和冰川。 卡普说,风能够发挥同样强大的作用。他和同事估计,风对山脉的侵蚀效,率可能

    [阅读全文]

  • 蚂蚁和白蚁有助于提高干旱地区小麦产量

    [内容预览]

    | 2011/4/5 9:31:19
    《科学日报》2011年3月31日消息:根据《自然通讯》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蚂蚁和白蚁对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文章作者为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悉尼大学的科学家。蚂蚁和白蚁是农民的好帮手   “蚂蚁和白蚁在干旱农业中所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蚯蚓在冷湿地区所起的作用一样,但直到现在蚂蚁和白蚁的这些功能潜力所得到的关注还很少,” CSIRO的Theo E

    [阅读全文]

  • 人类病毒威胁山地大猩猩 将给后者带来生命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4/1 15:19:37
        研究人员30日说,一种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有可能传染给山地大猩猩,给后者带来生命威胁。     研究人员在卢旺达一座国家公园中发现,12只山地大猩猩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其中两只死亡。这种病毒可引发肺炎,尚不清楚这些大猩猩何以感染这种病毒。     山地大猩猩是全球十大

    [阅读全文]

  • 一种海藻具有清除核污染功能

    [内容预览]

    | 2011/4/1 8:34:01
    本报讯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近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年度大会上称,一种海藻可将核废料中的锶和钙分离开,有望成为消除核事故污染的“清洁工”。   美国西北大学材料学家米娜·克雷西说,这种生活在普通淡水中的海藻名为念珠新月藻,这种新月形的念珠藻具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将水中的锶清理出来,并将其沉积在亚细胞结构液泡形成的晶体内,液泡能“包容”具有放射性的

    [阅读全文]

  • 海洋中首次发现能分解塑料的微生物 引发新忧虑

    [内容预览]

    | 2011/3/31 16:21:39
        海洋中出现了一个吞噬塑料垃圾的“小世界”。据《自然》杂志网站3月28日报道,在3月24日至25日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海洋废弃物大会上,马萨诸塞州森林洞穴海洋研究院(WHOI)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在海洋中发现能消化塑料垃圾的微生物,并提出了他们的新忧虑:塑料中的有毒物质有可能被引入海洋食物链中。    &nb

    [阅读全文]

  • 东南亚发现新种红眼蝮蛇 通体翠绿眼睛好似宝石

    [内容预览]

    | 2011/3/30 10:33:25
    北京时间3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1999年至2003年,科学家曾在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搜寻绿蝮蛇踪迹,而后在实验室对捕获的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身体特征确定它们是否是新物种。在东南亚,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种蛇类,被称之为“红眼绿蝮蛇”。但由于只能根据一些标本加以了解,他们对这种蛇知之甚少。     1.红眼蝮蛇   红眼蝮蛇(

    [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2.6亿年前素食龟兽

    [内容预览]

    | 2011/3/28 20:33:25
      “剑齿类龟兽”生活在2.6亿年前,它们不是食肉性动物,而主要以树叶和根茎为食。       考古学家最新挖掘发现一种史前类龟动物,它长着锋利的剑齿,嘴中遍布着牙齿。       由于其素食习性使得剑齿结构似乎是多余的,但像匕首一样的剑齿可用于抵御掠食者。&

    [阅读全文]

  • 镜头揭示百合花蕾绽放秘密

    [内容预览]

    | 2011/3/25 8:45:00
    摄像机镜头揭示了百合花蕾绽放秘密的奇妙细节。     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研究者们说他们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花朵的花瓣边缘会产生有特色的皱褶。  摄像机镜头的精确测量显示百合花瓣边缘的生长长度大于中间部分的生长长度。  这给花蕾施加了压力,最终推动了它的绽放。  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大学的博士生Haiyi Liang 和L Mahadevan教授。  科学家们

    [阅读全文]

  • 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将被调整缩小

    [内容预览]

    | 2011/3/25 8:34:44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李艳)今天记者从著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了解到,他们对农业部提起了行政复议。此前,“自然之友”关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申报书》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部分的综合考察报告》的信息公开申请均被农业部以“所申请信息属过程性信息”为由遭到拒绝。“自然之友”提起行政复议,除要求公开所申请的两项信息外,还一并提请有关部门附带

    [阅读全文]

  • 大批加拿大海豹南下美国生活但原因不明

    [内容预览]

    | 2011/3/23 10:01:08
    人民网3月23日电 加拿大东部大西洋沿岸生活着一种憨态可掬的格陵兰海豹。它们最喜欢在冰天雪地里活动,而且表情好像在微笑。现在,这些原本生活在寒冷北方的家伙竟开始大量向位于南部的美国沿海“移民”。这种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引起当地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  过去,每年冬天,人们都能在美国东北部沿海发现少量格陵兰海豹幼仔和小海豹。今年,人们在却在美国东部各州发现了100多头成年格陵兰海豹。甚至是远在美

    [阅读全文]

  • 珊瑚礁衰退并非完全人为所致

    [内容预览]

    | 2011/3/23 9:24:53
    过去数十年里,珊瑚礁的衰退总是直接归咎于人类行为。但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研究人员发现,珊瑚礁的衰退并不完全是由人为所致,一些珊瑚礁仅仅是由于生命周期终结而停止生长。  曼彻斯特大学珊瑚礁专家克里斯?佩里(Chris Perry)教授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斯科特?史密瑟斯(Scott Smithers)研究发现,过去的一万年里,澳大利亚大堡礁某些区域,不同的

    [阅读全文]

  • 潜泳者与数百只蝠鲼水下共舞

    [内容预览]

    | 2011/3/22 9:45:01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自由潜泳者加里·拉特尔与一群蝠鲼共游水下。这群蝠鲼正在寻找它们最理想的交 配地。  数千只蝠鲼“集体行动”以抵御捕食者。  拉特尔游进蝠鲼群,短短一分钟后,他就被蝠鲼甩在后面。 蝠鲼群继续快速向前行进,寻找交 配地,被甩在后面的拉特尔仍紧追不舍。  &nbs

    [阅读全文]

  • 台湾发布首份繁殖鸟类调查报告

    [内容预览]

    | 2011/3/20 11:39:45
    台湾野鸟学会18日发布了首份台湾地区繁殖鸟类调查报告,在台湾各地发现的200多种繁殖鸟类当中,麻雀的数量最多,红嘴黑鹎则分布最广。  “台湾繁殖鸟类大调查”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记录到201种和205种鸟类。经统计,红嘴黑鹎在75%的采样区内被发现,在台湾的分布最广;麻雀在51%的采样区被发现,平均每个采样区有18只被记录,数量最多。  报告显示,经过两年的调查资料对比,珍稀类品种台湾画眉族

    [阅读全文]

  • 北极春季繁茂期提前或影响整个食物链

    [内容预览]

    | 2011/3/19 22:47:24
    本报讯  春季来临,气温回暖冰雪消融,而对北极地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繁茂季节越来越提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葡萄牙和墨西哥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根据卫星数据绘制了北极繁茂发生的时间图表,发现一些地区的春季繁茂已经提前了50天,这可能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研究发表在3月9日的《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北极繁茂是一年一度海洋事件中的关键大事,这一变

    [阅读全文]

  • 摄影师拍满月当空冰岛北极光照片 宛若仙境

    [内容预览]

    | 2011/3/18 9:47:22
         明亮夜空:2月19日,摄影师卡斯汀·朗恩伯格(Kerstin Langenberger)在冰岛拍摄了这张满月下的北极光照片      宛若仙境:镜头下,冰岛的辛格维尔国家公园白雪覆盖,夜空中极光缤纷,在这绿色和紫色的天空帷幕下,一切宛若仙境  水中倒影:这张照片拍摄于挪

    [阅读全文]

  • 联合国报告:蜜蜂生存面临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3/18 9:00:55
    近日联合国发布一项报告称,如果人类不深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那么蜜蜂的种群数量将会持续急剧下降,这将影响到依赖蜜蜂授粉的全球粮食作物生长。十余种因素都与全球范围内蜜蜂数量的减少有关,包括:开花植物的消失、杀虫剂的滥用、有害物的全球传播、空气污染乃至气候变化等。  该报告还发现,新的剧毒真菌病原体也对蜜蜂以及其它授粉生物形成了致命威胁。这些病原体分布遍及全世界,它们随着全球化的运输以及急速增长的国际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