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灭绝的神秘动物:塔斯马尼亚虎 到底是狼还是虎?
[内容预览]
| 2011/5/30 13:49:19它到底是狼还是虎?因身上斑纹似虎,因此被人称为塔斯马尼亚虎,但又不能完全称之为“虎”;因类似狗的样子,又称“袋狼”。从它的骨架结构和狩猎习惯来看,“虎”的称号似乎更贴切。这种动物在上世纪30年代灭绝。最近,研究者们为其灭绝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原因:塔斯马尼亚虎肘部的形状可能是它灭绝的原因。它肘部的弯曲度更倾向属于伏击型、短距离掠食的食肉动物,[阅读全文]
-
英国红领绿鹦鹉泛滥成灾 繁衍速度令人咋舌
[内容预览]
| 2011/5/30 13:48:14红领绿鹦鹉是英国流行的家庭宠物。但在伦敦的许多郊区,这些鸟儿的数量急剧膨胀,以致泛滥成灾,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害鸟。它们的群叫声会烦扰附近的居民,其大量觅食甚至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1995年,英国的红领绿鹦鹉只有1500只,但几年前已经达到3万只。许多人认为红领绿鹦鹉都是逃出来的笼养鸟,但在过去十年间他们的繁衍速度还是令人咋舌。有些科学家认为[阅读全文]
-
英国近海发现世界最长白垩暗礁 绵延32公里
[内容预览]
| 2011/5/30 10:15:02潜水员罗布·斯普瑞在诺福克海岸的近海拍摄的白垩暗礁照片。生活在这处暗礁的一只可以食用的螃蟹,它周围布满羽状海葵。在这处暗礁发现的一条“笑脸” 东波鳚和一条鲳。在这处暗礁发现的一条“笑脸” 东波鳚和一条鲳。海洋搜索志愿者凯特·里瑟尔在谢灵厄姆暗礁发现一只常见大虾。潜水人员发现的这处白垩暗礁距离诺福克海岸很近,但是他们并没透露确切的位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最近英国潜水人员在诺福克[阅读全文]
-
海洋酸化 美味鲍鱼雪上加霜
[内容预览]
| 2011/5/28 9:02:49一项研究表明,海洋酸化对早已处境困难的加拿大卑诗花斑鲍鱼来说可能会是雪上加霜。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证明海水化学性质的改变正在对濒危物种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美食的花斑鲍鱼生活在北美西海岸: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到美国阿拉斯加州。尽管加拿大卑诗省在1990年就禁止商业捕捞花斑鲍鱼以保护它防止其数量继续减少,花斑鲍鱼的处境还是很困难,主要是因为人类对它的非法捕捞。 为了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尤[阅读全文]
-
常见阻燃剂危害水生生物
[内容预览]
| 2011/5/27 9:20:40《科学日报》2011年5月24日:美国贝勒大学环境健康研究人员发现在发育早期接触到常见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BDEs)的斑马鱼会出现发育畸形、行为改变甚至死亡。 他们的研究将发表在《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6月份那一期上,是首个就多种PBDE混合物的行为改变、身体畸形及死亡影响对斑马鱼进行的研究。 从毛毯到沙发到保鲜膜等很多常见的家居用品中都含PBDEs。实验室还从母乳及婴儿脐带血中测出了PBDE[阅读全文]
-
地中海:外来物种入侵严重
[内容预览]
| 2011/5/26 7:53:33《科学日报》2011年5月23日消息:近几十年来地中海东部海岸环境中出现了包括有毒的河豚在内的900多种新的外来物种。一项由哥德堡大学开展的历时4年的研究表明,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了整个食物链的改变,而相关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还很缺乏。 “地中海是世界上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海洋,但我们对外来物种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认识因为缺乏沿海动植物基础知识而受阻。物种一旦在地中海立足下来,再想要消除它们就几乎是不[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致新疆冰川显著退缩
[内容预览]
| 2011/5/26 7:28:08新疆的冰川水资源居全国第一,在新疆水资源构成和河川径流调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最近30多年来,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出现了剧烈的消融退缩,冰川融水径流量普遍增加,新疆的水资源量对气温的依赖性增加。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勤最新研究发现,未来新疆水资源会因冰川储量的枯竭而急剧减少,冰川水资源及其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也随之消失,使水资源状况恶化。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社[阅读全文]
-
动植物灭绝程度被研究者夸大
[内容预览]
| 2011/5/26 7:24:09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采用当前流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濒危动植物进行研究,会夸大动植物所面临的困境和动物灭绝的规模,其幅度达160%以上。 “此前预测的由于生存环境消失而引起的物种灭绝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如果按先前认为的那种灭绝程度需要更多生存环境的消失。”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两位专家在研究中这样说道。虽然研究报告给出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但同时报告也承认,人类活动在不断摧毁从热带地区到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阅读全文]
-
油棕种植破坏生物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11/5/24 17:14:31研究人员说油棕种植园正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照片由Matthew Struebig提供) 《科学日报》2011年5月22日消息: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油棕种植造成的森林破碎化正在对生物多样性的多个层面产生灾难性影响。 研究人员担心如果不采取措施去保护和管理剩余的森林,某些物种将难以继续生存。 这项以蝙蝠作为环境变化指示物的研究发表在《生态学通讯》上。 小组对马来西亚半岛中部[阅读全文]
-
新报告:受地球暖化影响 海平面百年内将升1米
[内容预览]
| 2011/5/24 17:11:25中新网5月24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澳大利亚官方发表的最新报告说,受到全球暖化影响,全球海平面将在一个世纪内上升高达一米,这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的“百年一遇”严重水灾变得较为普遍。 澳洲政府气候委员会周一(23日)发表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书。报告指出,地球表面温度正在急速升高是毋庸置疑的。 报告是根据全球最及时的气候科学报告撰写的。报告称,人类工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可能是气温升高、海水[阅读全文]
-
放流能否拯救长江四大家鱼?
[内容预览]
| 2011/5/20 10:14:09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江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长江中鱼类资源持续衰退,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四大家鱼。拯救其野生种群和栖息环境、尽快恢复种群数量已是当务之急。 近千条正值繁育盛期、每条重达20多斤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放入长江。这些源自长江的健壮亲鱼将肩负起恢复长江鱼类种群数量、增加天然鱼苗资源的使命。 杨波摄 放流的每条亲鱼都重达20多斤。 张可佳摄 ◆张可佳[阅读全文]
-
自然界的伟大旅程 全球动物的"万里长征"
[内容预览]
| 2011/5/20 9:43:37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动物界的大迁徙对很多读者而言并不陌生,很多人对于非洲大草原上的牛羚、斑马和其他动物壮观的奔跑景象印象深刻。可是这只是冰山一角。以下这些动物的迁徙,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征。 1、灰鹱的长途跋涉 灰鹱的长途跋涉 读者中或许有人会为了吃一顿好吃的而长途跋涉,但是这个和灰鹱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种生活在新西兰的鸟类每年都会长途跋涉近4万英里(约[阅读全文]
-
摄影师捕捉到:雌狮为护幼子掌掴雄狮瞬间
[内容预览]
| 2011/5/19 14:56:38雄狮不断骚扰幼狮,为此雌狮狠狠打了它一巴掌。雄狮意识到雌狮保护幼仔的决心有多强后,显得有点畏缩。小狮子正在一片干涸的沼泽地上晒太阳,雄狮突然跑到它身边。雌狮斗争到底,结果迎来的是一家人和好如初。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9日消息,如果父亲教育儿子时太过火,或者出手太重,大部分母亲都会出面干涉,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人类专属。摄影师最近就拍到一只雌狮因为嫌雄狮对幼子做的太过分,竟扑上前去,与雄狮对打[阅读全文]
-
珊瑚礁开采造成岛屿沉没
[内容预览]
| 2011/5/16 9:01:18专家说南亚第一海洋生物圈保护区两个小岛屿的沉没主要是珊瑚礁开采的结果。 这两个岛屿是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群岛中的两个。 海龟是充分享用该海湾丰富的食物及其栖息地的动物之一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被认为拥有世界上一些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组成群岛的21个岛屿面积约560平方公里(216平方英里),作为马纳尔湾国家海洋公园的一部分受保护。 渔民在Poomarichan及Villangu[阅读全文]
-
中科院研究称近30年新疆冰川出现剧烈消融退缩
[内容预览]
| 2011/5/12 8:17:58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国科学院5日消息,由该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新疆冰川近期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近30年来,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出现剧烈的消融退缩,冰川融水径流量普遍增加,并对气温的依赖性增强。 这项发表于《第四纪研究》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称,在所研究的1800条冰川中,过去26-44年间,总面积缩小11.7%,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阅读全文]
-
全球蜜蜂数量锐减 瑞士科学家称手机是罪魁祸首
[内容预览]
| 2011/5/10 13:43:09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两个月前发表的首份全球蜜蜂现状研究报告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北半球的蜜蜂数量急剧下降,欧洲地区减少了10%至 30%,美国减少了30%,而中东地区锐减了85%,联合国认为,杀虫剂的使用、空气污染是蜜蜂的主要杀手。而近日瑞士科学家对此有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现代通讯工具手机是罪魁祸首。  [阅读全文]
-
神秘强大致命真菌 或是两栖动物锐减"真凶"
[内容预览]
| 2011/5/9 18:09:31濒危的青蛙。 近几十年来,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数量锐减,部分品种已经濒临灭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地球古老生物家族走向衰落和灭亡?仅仅是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吗?据科学家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正在两个大洲的两栖动物间蔓延扩散,这种流行性疾病兴许才是罪魁祸首…… 编译:许珍 来源:DISCOVERY NEWS 神秘而强大的Bd真菌 从1970年开始,世界上两栖类动物种[阅读全文]
-
巨蚁在高温气候中传播
[内容预览]
| 2011/5/5 19:17:59巨蚁化石与蜂鸟大小相当 科学家说在地球历史上的炎热时期,一种体长5厘米(2英寸)有余的巨蚁使用大陆之间的陆地桥梁穿越北极。 这种被命名为Titanomyrma lubei的蚂蚁生活在大约5000万年前,是所发现的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 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古代湖泊沉积物中挖掘出来。 在英国《皇家学会杂志B集》中,一个加拿大-美国的研究小组论证了无论是那个时期还是现在的巨蚁几乎总是生活在炎热[阅读全文]
-
美洲鼠兔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内容预览]
| 2011/4/30 21:29:50根据《全球变化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在过去的10年里因为全球气候变化美洲鼠兔灭绝速度提高了将近5倍。 通过对110年鼠兔分布数据及62年地区气候数据的分析,这项研究的作者证明了美洲鼠兔在美国大盆地的分布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化着。 向更高海拔撤退 美洲鼠兔(Ochotona princeps)是一种小型、看上去象仓鼠的兔科动物,通常出现在美国西部石山坡和岩浆流。这种有着浓密柔软的毛的可爱[阅读全文]
-
英国计划控制和尚鹦鹉
[内容预览]
| 2011/4/26 7:21:24来自英国政府的消息说,一种威胁野生生物和作物的鹦鹉将被从野外消除。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说这种来自南美的和尚鹦鹉是入侵物种。 它宣布的控制措施包括把这种鹦鹉关进鸟舍、清除它们的巢或者,作为最后的办法,枪杀它们。 Defra估计英国境内约有100只这种以绿色和黄色为主的鸟,主要在英格兰东南部。 尽管这种鸟还没造成任何损失,Defra说它们可能威胁“国家基础设施”。 它说[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