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鼠钻进新型"戴立克"喂鸟器 独享美味花生
[内容预览]
| 2011/6/27 11:23:30这只聪明的松鼠把头钻进新型喂鸟器后,它看起来像是乔装成了戴立克戴立克形状的喂鸟器里的花生由铁丝网挡着 这个外形奇特的喂鸟器是由科幻影迷克里斯·鲍尔科姆制作的,他最初支持时间之王的最大死对头,并拥有两个实物大小的模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这只松鼠的脑袋钻进一个外形古怪、有点像戴立克(Dalek)的喂鸟器里后,它看起来像是在模仿一部电视节目中最著名的坏人。这个里面塞满花生的新奇发明[阅读全文]
-
首张"荧光地图" 揭示全球陆地植物生长状况
[内容预览]
| 2011/6/27 11:15:16今日视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近日公布了全球第一张陆地植物荧光地图。该地图是根据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光谱仪小组2009年收集的数据绘制而成,显示了全球陆地植物的分布情况。 植物荧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副产品,是一种难以探测的暗红色光。植物的荧光信号在不同的季节对比明显,当光照、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时,光合作用会更强,因此植物荧光在北半球的7月份和南半球[阅读全文]
-
海洋生命告急
[内容预览]
| 2011/6/27 8:41:11日前,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组织各方专家召开研讨会并发出警告: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给海洋环境与生物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之前科学家的预计,海洋生命很可能已进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灭绝期”。 灭绝速度让人震惊 此次会议由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和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共同组织召开。会议地点在英国牛津大学。亚历克斯·罗杰斯博士是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的主管,也是此次会议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说:“当我[阅读全文]
-
太平洋海藻80万年来首现大西洋
[内容预览]
| 2011/6/27 8:36:30据新华社专电一些欧洲研究人员26日说,伴随气候变暖,一种生长在太平洋的海藻80万年来首次出现在大西洋。他们担心,外来海洋生物入侵威胁大西洋鱼类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这种现象如果持续,后果不堪设想。 10个国家的17个海洋研究机构近期投入一个调查海洋生物现状的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伴随气候变暖、海冰消融,一种微小的太平洋海生浮游硅藻在洋流作用下漂过北冰洋,80万年来首次“重返”大西洋。 另外,去[阅读全文]
-
“北漂”至新西兰的南极帝企鹅“水土不服”
[内容预览]
| 2011/6/25 12:27:20日前“北漂”至新西兰北岛海滩的一只南极帝企鹅因出现“水土不服”症状,24日被送至惠灵顿动物园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北岛居民克里斯蒂娜·威尔顿20日晚出门遛狗时,发现了这只高80厘米、约10个月大的帝企鹅。专家认为,它可能是在南极觅食时迷失了方向,至少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才到达新西兰北岛。这是44年来[阅读全文]
-
大气CO2积聚不太可能引起气候突变
[内容预览]
| 2011/6/24 17:24:23在地球历史上有过平均温度在数十年内发生迅速变化达10摄氏度(18华氏度)的例子,一些人推测随着CO2在大气中大量积聚,这样的历史可能会重演。 如很多近期的研究一样,新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似乎是冰期海洋环流改变的结果。新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似乎是冰期海洋环流改变而非大气CO2积聚的结果 “可能存在温室气体导致气候突变的其它机制,但这种机制无法从地质纪录中找到,”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教授David Ba[阅读全文]
-
广东鼎湖山发现新鸟类种 包括黑翅鸢日本松雀鹰
[内容预览]
| 2011/6/24 12:38:27牛头伯劳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博士研究生张强在开展“鼎湖山森林演替不同阶段鸟类群落及混合群研究”期间,共记录森林鸟类108种,隶属9目31科,其中9种属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新鸟种类。至此,该保护区已观察到的鸟类名录从205种增至214种。  [阅读全文]
-
科学家警告称海洋环境恶化超预期
[内容预览]
| 2011/6/22 10:24:13科学们警告称,由于人类活动,如污染排放和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物种正面临严重的灭绝危机 专家们呼吁立即采取措施,限制影响海洋环境的人类活动,阻止恶化趋势的继续 污染:报告显示人类活动正导致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些后果包括使海水温度上升,缺氧,以及酸度增加 根据报告,人类活动导致的一部分影响已经达到了原先预测中的“最坏情况”的程度,这其中包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北冰洋海冰的融化 新浪科技讯 北京[阅读全文]
-
研究称:30年后北冰洋夏季将无冰
[内容预览]
| 2011/6/22 8:52:1830年后北冰洋夏季将无冰 北极气候变化包括格陵兰冰原融化,会导致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达1.6米。 如果海平面照这种速度继续上升,从孟加拉国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全球将有很多沿海地区面临被水淹没的威胁。 核心提示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说,未来90年海平面将会大幅上升,世界各地的很多沿海城市将会洪水泛滥成灾。这项最新预言是根据对北极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得出的,它预测的海平面上升高度是联合国的正式评估结[阅读全文]
-
植树不能阻止变暖 造林对气温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内容预览]
| 2011/6/21 14:42:29【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6月19日文章】题:植树不能阻止全球变暖 联合国未能准确计算保护森林给全球气候带来的益处。 树木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家园,还能储存原本会让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为此,联合国2008年设立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该项目会根据森林储存的二氧化碳量来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它们保护森林。 该项目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森林也会以其他方式改变温度。靠近地球两[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内陆三角洲:多个动物种群面临生存危机
[内容预览]
| 2011/6/21 14:41:25新华网哈博罗内6月20日专电(记者郭骏 罗淑珍)博茨瓦纳动物保护组织“大象无国界”日前发布一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位于博北部、号称世界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内的多个动物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 “大象无国界”通过对三角洲内动物较集中的恩加米兰区调查发现,与1996年的一次调[阅读全文]
-
共生固氮菌为天然化合物之宝藏
[内容预览]
| 2011/6/21 11:59:45美国拉荷亚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Bradley S. Moore及其同事发表在《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弗兰克氏菌属的土壤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有用天然化合物,包括抗生素、除草剂、色素、抗癌剂等。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基因挖掘技术从这种细菌中发现与多种高价值天然化合物类别结构类似的遗传结构。“这种巨大的生物合成能力让人联想到很多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细菌,如大部分药用天然抗生素就来自链[阅读全文]
-
太阳即将休眠 新冰川时代或将减缓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1/6/21 9:06:40版画显示了1683年泰晤士河结冰的景象。 2003年,充满炙热气体的巨大电磁环(右)从太阳表面发射出来。科学家预言,在十年内,太阳会进入少有的休眠期,这会造成小冰川时代。 过去4年,太阳经历了相对平静的时期,很少太阳黑子出现。科学家预测,太阳的周期将始于2020年,会发生太阳黑子完全消失几十年的情况。 有关新冰川时代的说法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有科学家称,太阳自18世纪的小冰川时代后,再次进[阅读全文]
-
阳光可降低金藻毒性
[内容预览]
| 2011/6/20 16:05:20贝勒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阳光可以降低金藻毒性。美国南部每年死于金藻毒素的鱼数以百万计。金藻的常见属 虽然金藻主要为沿海物种,但人们在德克萨斯的河流和湖泊中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包括中部的惠特尼湖及韦科湖,北部的格兰伯里湖。专家认为影响毒素产生的环境因素有几种,但贝勒大学的新研究表明阳光是影响金藻毒素对鱼类毒性大小及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研究发现金藻毒素暴露于自然日光的时间越长,[阅读全文]
-
菲律宾:发现300新物种 包括一种会发"笑声"的蝉
[内容预览]
| 2011/6/20 9:41:41新发现的甲壳动物 最近,在菲律宾,科学家发现了300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00种新海洋无脊椎动物、11种新鱼、40种新蜘蛛、1种可以通过身上的斑点将自己伪装隐藏起来的鲨鱼以及一种会发出“笑声”的蝉等等。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院组织了35名美国和菲律宾专家进行了为期6周的野外考察。科学院院长特里·高斯李讷称菲律宾复杂的地质历史使得它成为一个新物种的“金矿”,“在地球上,菲律宾比其[阅读全文]
-
研究暴风雨的形成 提高预测准确性
[内容预览]
| 2011/6/17 16:44:56研究暴风雨的形成可提高对非洲干旱地区降雨预测的准确性,这些地区因为干旱作物种植期通常很短。 来自英国、法国及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利用对西非萨赫勒地区的卫星观测来说明即使是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土壤湿度微小差异就能影响暴风雨的行成。研究结果于2011年6月12日刊登在《自然地理科学》网络版上。 在萨赫勒地区,季风会突然到来,种植期及雨季的相对时间可以决定好收成或根本没有收成。更好的预测模型对这些降雨对于他[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逾1.9万个物种濒临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6/17 8:10:08中新网6月1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6日公布的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生存状况已知的59508种生物之中,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 今年列出的濒危物种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尚未获得相关数据的物种达到了8996种。该联盟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调查,并呼吁各国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已经灭绝或野生状态下已经灭绝的物种有861种。[阅读全文]
-
北极震撼原始风景 未被人类征服的荒蛮之野
[内容预览]
| 2011/6/16 11:14:24如果你想寻找一块从未被人类征服过的原始土地,那么就请跟随摄影师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前往阿拉斯加东北部的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北冰洋海岸的卡卡托维克村与布鲁克斯山脉之间的平原上,生活着大群的波丘派恩驯鹿。波丘派恩驯鹿的名称来自于波丘派恩河。 波丘派恩驯鹿群的一部分正在向布鲁克斯山脉水草丰富的雅格地区迁徙。雅格地区的波丘派恩驯鹿群。 在天气较热的季节,蚊虫滋生。为了逃避蚊虫的叮咬,驯鹿群会爬到气[阅读全文]
-
红碱淖严重缩水 珍稀鸟类生存现状堪忧
[内容预览]
| 2011/6/15 22:40:00红碱淖湿地的遗鸥。 6月17日即将迎来第17个“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栖息动物的影响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榆林市坚持不懈地实行了封山(沙)禁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将被破坏的地表植被面积恢复、增加了20多倍,这为鸟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但由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缓慢,榆林目前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保护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在整体推[阅读全文]
-
墨西哥湾:今年可能形成史上鱼类面积最大死亡区
[内容预览]
| 2011/6/15 13:43:56新华网华盛顿6月14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研究人员14日公布的预测报告说,受密西西比河春季洪灾影响,墨西哥湾今年可能将形成史上面积最大的鱼类死亡区。 这种死亡区是指因海水严重富营养化而造成鱼类等生物无法生存的区域。墨西哥湾鱼类死亡区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量富含氮、磷的农用肥料排入墨西哥湾所致。[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