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震后海啸袭击中途岛 数千只海鸟死亡
[内容预览]
| 2011/3/17 11:44:37美国渔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3月12日发布的照片显示,海鸟幼雏被冲上中途岛动物保护区附近海岸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16日报道,美国联邦野生动物保育局官员表示,座落在夏威夷西北部的中途岛,上周被日本外海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导致数以千计的海鸟死亡。 据报道,美国夏威夷野生动物保育官员表示,距离“夏威夷”西北2000公里的“中途岛”是一座珊瑚环礁,岛上至少1000只信天翁与数[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立起"布墙" 阻止有毒的蔗蟾蜍泛滥成灾
[内容预览]
| 2011/3/17 11:06:41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用布立起一道隔离墙,以阻止有毒的蔗蟾蜍泛滥成灾。 这道隔离墙大约有人的膝盖高,长两公里,其他野生动物可以穿越,但蔗蟾蜍不能。这种外来生物在当地大量繁殖,分泌或喷出的毒液足以杀死野生动物和宠物。 “阻止蔗蟾蜍基金会”经[阅读全文]
-
肯尼亚多年持续干旱已造成50余头大象死亡
[内容预览]
| 2011/3/17 9:33:52新华网内罗毕3月15日电 (记者 戴阿弟)持续多年的干旱正严重威胁肯尼亚众多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据此间媒体15日报道,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察沃国家公园负责人赛拉斯·穆雷西日前说,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目前正面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保护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挑战。 穆雷西说,干旱已造成察沃野生动物保护区许多野生动物死亡。仅在保护区姆济马泉水池一处,干旱造[阅读全文]
-
美国鱼类大批死亡或因软骨藻酸中毒
[内容预览]
| 2011/3/17 9:32:52美国研究人员12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污染可能是导致日前美国洛杉矶以南的国王海港海域数百万条鱼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否定了这起事件与环境污染无关的说法。 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渔猎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称,当地近日连续发生暴风雨,大批鱼类被赶进封闭的码头区,拥挤的空间内含氧量不足是导致这些鱼类因窒息死亡的原因。 但美国南加州大学海洋学家戴维 卡伦指出,研究人员在对死鱼进行解剖化验[阅读全文]
-
蜘蛛试验:物种或能适应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3/17 8:33:18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对一条已被广泛研究的草地食物链,植物—蚱蜢—蜘蛛,再度进行了研究。蜘蛛的捕食行为已知是对温度敏感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者们料想高温将导致蜘蛛停止对蚱蜢的捕食,从而有更多的植物成为蚱蜢的食物。 然而,在他们的研究中,来自高温地区的蜘蛛比来自低温地区的蜘蛛能忍受更高的温度范围,因而能继续控制蚱蜢的数量。这表明尽管温度升高,蜘蛛能够适应当地条件维持它们在群落中的重要角[阅读全文]
-
干旱严重威胁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态平衡
[内容预览]
| 2011/3/16 11:13:52新华网内罗毕3月15日电(记者戴阿弟)持续多年的干旱正严重威胁肯尼亚众多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据此间媒体15日报道,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察沃国家公园负责人赛拉斯·穆雷西日前说,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目前正面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保护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挑战。 &[阅读全文]
-
美夏威夷一火山近日爆发 喷发熔岩引起山林大火
[内容预览]
| 2011/3/15 16:59:03中新网3月15日电据美联社报道,当局称,美国夏威夷一座火山近日爆发,喷发的熔岩在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引起一场山林大火。 该公园消防人员14日称,自13日以来,山林大火已经烧毁至少75英亩的山林。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护林员雷恩(Mardie Lane)表示,大火已经在桃[阅读全文]
-
非本土蛇类正在威胁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本土鸟类
[内容预览]
| 2011/3/15 8:26:32《科学日报》2011年3月10日消息: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国家公园里生活着上百种本土野生生物。已知以本土物种为食的非本土缅甸蟒也在这里安了窝。现在科学家们首次对鸟类在缅甸蟒食物中的组成以及缅甸蟒可能对佛罗里达本土鸟类包括一些濒危物种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缅甸蟒(学名: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东南亚本土动物,首次在埃弗格莱兹被发现、记录是在[阅读全文]
-
毒海星入侵南太平洋珊瑚礁 吞噬附近生命
[内容预览]
| 2011/3/14 13:15:16北京时间3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莫雷阿岛是南太平洋上一座古老的岛屿。到2008年,这座岛屿近海的特马厄珊瑚礁的健康状况都还很不错,但是稍后侵入的带有毒刺的长棘海星和飓风使其进入瘫痪状态。 目前国际组织正在对位于南太平洋上的莫雷阿岛进行研究,了解它过去的生物多样性,查看现在的生物生存情况,以便找到能令其重现生机的方法。[阅读全文]
-
污染:海洋生物无形的障碍
[内容预览]
| 2011/3/14 7:56:01《科学日报》2011年3月10日消息:超过50%的美国人口和超过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快速增长的人口已经大大改变了沿海水域生态系统。 一个最广泛的人类压力因素就是化学物质和污染物对海洋的排放。在加州南部海湾,不下雨的情况下,来自60多种污水和城市径流一天的液体排放量超过10亿加仑(约455万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两个污染源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水和被严重改造过的流域[阅读全文]
-
全球冰盖融化加速 未来海平面可能上升32厘米
[内容预览]
| 2011/3/13 15:38:57格陵兰冰盖未来10年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7米。 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资助的科学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ice sheet)消融的速度,远快过高山冰川(glacier)和冰帽(ice cap)消融的速度,这消融速度比预测模式所显示的还要快,成为促使地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冰盖指的是面积达5万平方公[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大堡礁告急
[内容预览]
| 2011/3/11 9:22:45澳大利亚大堡礁作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是保存最完好的海洋公园。前往大堡礁海域潜水是不少人的梦想之旅:海水湛蓝、清澈见底,珊瑚丛生、色彩绚丽,鱼群擦身、形态各异…… 如今不少潜水者发现,珊瑚丛色泽暗淡、不复鲜丽,栖息珊瑚礁区的红石斑鱼、波纹唇鱼等数量减少、踪迹难觅。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环境恶化、人类活动等因素正日益威胁这片珊瑚王国的生存。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由大约3000个岛礁组成,面[阅读全文]
-
全球冰盖融化迅速加快 未来海平面或上升32厘米
[内容预览]
| 2011/3/10 12:52:43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资助的科学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ice sheet)消融的速度,远快过高山冰川(glacier)和冰帽(ice cap)消融的速度,这消融速度比预测模式所显示的还要快,成为促使地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冰盖指的是面积达5万[阅读全文]
-
南极小企鹅胸前绒毛呈罕见"心形"
[内容预览]
| 2011/3/9 13:26:20这只帝企鹅幼崽胸前绒毛呈罕见心形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外媒报道近日,一名摄影师在南极拍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帝企鹅幼崽,它胸前的羽毛呈罕见的心形图案。 著名摄影师和野生动物影片制作人苏·佛拉德(Sue Flood)称,在她二十年的极地拍摄历史中,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并说这是由于企鹅换[阅读全文]
-
美60岁高龄信天翁:孵出小鸟 一生飞行300万英里
[内容预览]
| 2011/3/9 12:55:34中新网3月9日电美国地质调查和鱼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局8日发布一则消息称,一只60岁的信天翁在夏威夷中途岛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孵出一只小鸟。而据外电报道,它是目前美国已知年龄最大且还能自由飞行的鸟。 这只夏威夷信天翁名为维斯多(Wisdom),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这个种族通常预期的两三倍之多。在已有[阅读全文]
-
洞庭湖:白额雁归来
[内容预览]
| 2011/3/9 9:56:06每一次,年轻的倪璇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讲解的时候,都会向到访者复述这样一个故事。 1999年冬天,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白额雁,随后对其进行了救治,并给它戴上了一只颈环,标号“001”。第二年春天,这只小白额雁跟随候鸟大军离开了美丽的洞庭湖。没想到,2002年冬天,它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了回来。“这一次,它是带着一家5口回来的。”倪璇说。 作为一名讲解员,倪璇见证[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多暴风雪 令人堪忧
[内容预览]
| 2011/3/7 9:02:52据新华社电 美国科学家3月1日说,气候变化使全球变暖,也令暴风雪来得更猛烈、更频繁。 美国关注全球问题科学家联盟成员杰夫·马斯特斯说,随着全球变暖,更多水分进入大气,意味着四季里出现更多极端暴风雨雪天气的可能性增加。 马斯特斯举例,美国东北部过去两个冬天遭遇大暴风雪侵袭,为1960年至次年冬以来之最。“如果气候继续变暖,今后数年强降雪天气可能增多,”他说。 美国全国冰雪数据中心主管[阅读全文]
-
耐涝水稻同时具有抗旱品质
[内容预览]
| 2011/3/7 8:50:06水稻是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食 一项研究显示,一个提高水稻植株耐涝能力的基因同时能增强该植株从干旱中恢复的能力。 研究者们发现该基因,Sub1A,能使水稻植株经过一段时间的干旱后通过长出新的茎来存活。 水稻是30亿人的主要粮食,其中大于25%种植于极端气候条件地区。 该研究的具体细节已经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杂志上发表。 “对于这些植物,其耐涝性不但没有降低其抗[阅读全文]
-
北极赤潮
[内容预览]
| 2011/3/6 22:38:27> 赤潮是一种或少数几种海藻的爆发性生长,海藻作为浮游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赤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即使是在北极洋冰冷的海水中。它们的发生通常都是有理由的,如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营养过剩,或因为春季温度升高而自然发生。在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和冰的融化已经引起该地区自然赤潮周期的改变。慢慢地,赤潮提前出现,这种改变对整个食物链和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阅读全文]
-
加拿大研究发现2050年大型海鱼可能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3/4 15:00:52加研究称40年后:大鱼灭绝 小鱼称王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果海洋世界里不再有鲨鱼、金枪鱼、鳕鱼等大型肉食性鱼类,将会是何种情况?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近日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的最新调查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中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洋中的大型鱼类甚至可能在2050年灭绝。 该调查是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渔业中心的威利·克里斯滕森发起的。调查报告称,[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