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外来物种入侵已致星云湖纯种大头鲤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2/17 9:12:42中新社昆明2月16日电 (记者 杨洋 张刚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6日消息,经过该所科学家采集研究,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国家II级保护动物星云湖纯种大头鲤已经灭绝,目前星云湖中的现生鲤鱼多为大头鲤及多种鲤鱼的杂交后代。 星云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富营养化湖泊,湖中分布有很多云南特有的鲤科物种。其中大头鲤由于其特有性及珍贵性,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星云湖外来物种入侵较为严重,了解目[阅读全文]
-
研究称土拨鼠喜欢拥抱接吻 观众越多爱越浓
[内容预览]
| 2011/2/15 11:22:28中新网2月15日电 北美土拨鼠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喜欢通过亲吻和拥抱传达爱意。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当有很多“观众”的时候,土拨鼠甚至会亲吻得更多。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亚当·奥特莱(Adam Eltorai)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成年土拨鼠在被围观的情境下亲吻得更多,“当更多的人在观看时,它们会更加爱意绵绵,亲吻和接触更多,更少打架”。 奥特莱说:“土拨鼠的问候方式与人类差不多,它们用[阅读全文]
-
加拿大研究称海冰融化使北极熊生育率下降
[内容预览]
| 2011/2/14 15:13:42加拿大科研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报告说,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逐渐缩减,生活在加拿大哈得孙湾的北极熊生育率正在下降。 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的一个大型海湾,位于北冰洋边缘,是北极熊的重要栖息地。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科研人员分析了哈得孙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冰层缩减的情况,并将所获得的数据与北极熊的数量进行对比。 海冰[阅读全文]
-
深海发现两种古老海藻 属于独特古老的全新类群
[内容预览]
| 2011/2/12 7:24:36科研人员最近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海中发现了两种海藻,这些海藻可能代表了以前并不认识的古老藻类。该发现的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的《藻类学杂志》上。 绿藻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绿色植物,早在距今10亿年以前,绿藻就已经从植物界这个大家族中分化出来了。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从事藻类研究的研究人员对媒体说:“这些藻类生活在210米深的海水中,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来说,这个深度的确难以想象。当然,在浅海中,你[阅读全文]
-
南极冰盖下卧1500万年 地球最神秘湖泊将揭面纱
[内容预览]
| 2011/2/11 16:00:21南极冰盖下有不少湖泊(资料图片) 据英国媒体2月9日的消息,随着俄罗斯南极东方站科学家操纵钻头节节深入,全世界最神秘的一片湖泊即将掀开面纱,它在过去1500万年里一直静静地隐藏于南极洲厚厚的冰盖下,里面也许孕育着从未被人类所知的生命形式。 这个名为“东方湖”的冰下湖存在于南极冰盖下3750米的深处,和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样大,是南极洲150个冰下湖中最大、最深且最与世隔绝的一个,迄今为止人类的[阅读全文]
-
2010年亚马孙雨林的降雨量更少 又经历一场大旱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9:13新华社讯 2005年,亚马孙雨林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旱。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2010年,亚马孙雨林的降雨量更少,干旱范围比2005年更广。 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日前报道说,西蒙·刘易斯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气候和降雨量等数据发现,与2005年的干旱相比,2010年亚马孙雨林经历的干旱导致更多树木死亡,这使得去年有更多的碳被留在大气层中。这一发现表明,亚马孙地区类似的且反复出现的干旱会对[阅读全文]
-
海洋越来越吵鲸鱼变"高音" 几乎是50年前的十倍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8:02去过酒吧的人一定会有一种感受:如果酒吧嘈杂,交谈时不得不提高声音,以使对方听到。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对鲸的求偶呼叫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鲸鱼向情侣发出的求偶信号越来越大———几乎是50年前的十倍。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越来越吵闹的海洋环境。 研究者们在英国周边海域深入观察了鲸鱼是如何应对越来越喧闹的海洋环境的。 被选择进行研究的海域里,有大量的海上钻井平台,有繁忙的海上运输,还有声音巨大的海洋[阅读全文]
-
揭示最本真特征 鸭嘴兽隐藏于基因中的秘密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0:18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首次发布鸭嘴兽基因组的详细分析数据,为揭示隐藏于基因密码背后的鸭嘴兽的秘密提供了启示。 基因分析认为,鸭嘴兽基因组的构成揭示了其最本真的特征,即同时兼具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比如,鸭嘴兽长有类似爬行动物的四肢;这一特征能够在相应基因片段上直接读出。又比如,在爬行动物的基因组中,有一串专门控制胎儿大小的基因,这些基因无论来自精子还是卵子,其活动能力都是一样的,而哺乳动物[阅读全文]
-
海水颜色影响飓风路线
[内容预览]
| 2011/2/9 18:18:57一项研究表明,海水颜色可能会有力地阻止飓风肆虐。研究人员模拟了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水颜色变化,发现飓风减少了70%。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落差,因为该地区的飓风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叶绿素的帮助下,单细胞浮游生物能将阳光转化为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研究发现,海洋中的叶绿素极大地减少了飓风的发生。当海水中的叶绿素浓度降低,海水颜色也相应减淡,就会降低该地区的飓风数量。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地球物理[阅读全文]
-
法扫描真足蛇化石 研究成果推动揭示蛇起源之谜
[内容预览]
| 2011/2/9 12:19:45新华网巴黎2月8日电(记者李学梅)法国研究人员日前通过先进的X光技术,对一块真足蛇化石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这种蛇与现代的陆生蜥蜴十分类似,这一成果有助于科学家揭开蛇的起源之谜。 该研究由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科研中心的古生物学家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报告说,这块真足蛇化[阅读全文]
-
最珍稀鸟类罕见镜头 新西兰枭鹦鹉仅约百只
[内容预览]
| 2011/2/9 11:03:58北京时间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旨在保护野生珍稀或濒危鸟类的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近日揭晓。各国摄影师深入到地球上许多最偏远的地区,花数星期时间躲在相机背后,只为捕捉这些野生珍稀或濒危鸟类的罕见镜头。在此次大赛中,摄影师共拍摄到地球上566种最濒危的鸟类,这些鸟类包括:新西兰枭鹦鹉、巴西秋沙鸭、亚洲朱鹮等。 1. 新西兰枭鹦鹉新西兰枭鹦鹉 这是由沙恩-麦克因内斯拍摄的新西兰枭鹦鹉,该作[阅读全文]
-
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11/2/8 22:56:28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而且近年来有加速消减趋势。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最新成果表明,利用多年遥感监测技术进行青藏高原冰川、雪线、湖泊、湿地等变化情况遥感调查表明,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总[阅读全文]
-
“冷”是更强的气候变化信号
[内容预览]
| 2011/1/31 23:43:15这个冬天北半球的冷,是不是表示“全球并未变暖”?科学家指出——“冷”是更强的气候变化信号上海的这个冬天很冷。其实生活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人们,在这个冬天都经受着低温、寒风和暴雪的煎熬。而与此同时,有报道说越来越多的北极海冰融化。12月16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外墙的护网上滴水成冰。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当日上海市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摄氏度,郊区为零下3-零下5摄氏度,部分地区有冰冻。 新华社记者 裴[阅读全文]
-
海洋古生物菊石也有牙齿和颚 捕捉浮游生物
[内容预览]
| 2011/1/30 18:16:44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是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品种。菊石具有多种形态,并大量存在于化石标本中。但随着大多数恐龙的消失,这些硬壳生物在白垩纪第三纪生物大灭绝中消失。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馆长尼尔·兰德曼和他的同事利用X射线同步辐射微层析成像器对旋杆菊石(一种出现在中生代的菊石)进行化验,发现软体旋杆菊石和鱿鱼和章鱼一样,含有所谓的咀嚼齿舌。研究人员对在这种无脊椎动物身上发现颚并不感到惊讶,兰[阅读全文]
-
全球美丽"雪卷"奇观 最大直径可达60厘米
[内容预览]
| 2011/1/28 17:10:12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雪卷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冬季自然现象。只要温度、风速、地形等外部条件都符合要求,雪卷奇景可以发生于世界上任何地方。但是,这种美丽、神奇的景观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的,想看到雪卷奇观需要一点点运气,甚至连许多专业的气象专家一生都无缘得见。以下就是发生于全球各地的雪卷奇观: 1. 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的杰作天气决定了积雪的结构和密度 许多人都曾经堆过雪人,他们都[阅读全文]
-
融水的产生会降低冰川移动速度 晚夏时急剧减慢
[内容预览]
| 2011/1/28 17:06:01人们也许以为,在气温较高年份所增加的融水会在移动的冰川或冰层与下面的基岩之间起润滑作用,从而加快冰体移动的速度。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现在,关于格陵兰冰体移动速度的卫星观测数据,为最近的一个理论预测提供了经验支持。该预测是,与高融水输入相关的高效冰下水系的发育事实上会降低冰的移动速度。来自“格陵兰冰层”上六大冰川的数据表明,虽然最初的冰移动速度的加速在这项研究工作的全部六年中都是相似的,但在温暖年[阅读全文]
-
非洲黑犀牛:猎杀是为了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1/28 16:49:42非洲黑犀牛是珍稀濒危动物,但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黑犀牛、遏制非法偷猎和贸易行为,一直是非洲国家面临的难题。 但生态保护组织相信,在合理监管前提下开放狩猎,才是保护黑犀牛的最好办法。 开猎场效益可观 &nbs[阅读全文]
-
水母暴发已成严重生态灾害 我启动水母研究计划
[内容预览]
| 2011/1/27 13:22:27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全球海洋出现水母异常增多现象,我国近海尤为严重,水母暴发已成为我国除有害藻华之外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近日,作为“973”计划之一的“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介绍说,该项目拟解决导致我国近海水母暴发的主要因素、关键过程和驱动机理,水母暴发对海洋[阅读全文]
-
研究称:格陵兰冰盖抵御气候变化能力超预期
[内容预览]
| 2011/1/27 13:19:44格陵兰冰盖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可能超过研究人员的估计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26日报道,格陵兰冰盖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可能超过研究人员的估计。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一些冰川在夏季移动的速度比寒冷季节更加缓慢。 报道称,10年前,研究人员发现格陵兰岛的一些冰川比以前移动得更快。冰融化的时候,冰川下聚集了更多的水,对冰川移动起到润滑作用。 气候变化预测认为,未来数年气候升温,人们担[阅读全文]
-
南极企鹅集体俯首哀悼死亡幼仔 场面悲壮
[内容预览]
| 2011/1/27 11:15:52企鹅集体俯首哀悼死亡幼仔 企鹅幼仔横尸遍地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外媒报道,近日摄影师在南极拍到了数十只企鹅集体低头悼念死亡幼仔的画面,死亡原因不明。 据摄影师Daniel J. Cox称,天气变化或食物缺乏都可能导致此类悲剧的发生。 虽然和成千上万只企鹅站在一起感觉很棒,但Cox也亲眼目睹了气候变化给这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场所带来的威胁。 不过,Co[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